2019年09月11日10:28 來源:新華網
“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那時,每逢中秋夜人們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活動,設大香案,擺上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絕不能少,西瓜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由此看來,古代人過中秋遠比現代人要講究得多。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古人過中秋常做的十件事。
一、吃月餅
《洛中記聞》記載,唐僖宗在中秋節吃月餅,感覺味道極美,便命御膳房用紅綾包裹月餅賞賜給新科進士們。這可能是我們能夠看到的最早關于月餅的記載。到了宋代,月餅有“荷葉”、“金花”、“芙蓉”等等雅稱,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詩人蘇東坡有詩稱贊說:“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酥是油酥,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
宋以后,制作月餅不僅講究味道,而且在餅面上設計了各種各樣與月宮傳說有關的圖案。餅面上的圖案,起初大概是先畫在紙上然后粘貼在餅面上,后來干脆用面模壓制在月餅之上。滿月形的月餅也跟十五的圓月一樣象征著大團圓,人們把它當作節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贈送親友。
傳說,元朝初年,元蒙統治者懼怕民眾起來反抗,采取每十家派一名士兵監視,十家只許用一把菜刀的高壓政策。人民忍無可忍,便乘八月十五中秋節互贈月餅之機,在月餅里放一個蠟丸,蠟丸中裹著紙,紙上寫著誓言,餅底還貼一張紙做暗示,以此互相號召反蒙復國。浙江溫州一帶稱這種月餅為“三錦”,按當地方言的諧音就是“殺緊”。這大概就是今天月餅外常貼上一張紙的由來。
二、燃燈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鏡,可謂良辰美景,美不勝收。然而對此人們并未滿足,于是便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于塔上燃燈的節俗。在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錦、何湘妃《閑情試說時節事》一文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于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做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于竹竿上,高懸于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于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于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桿,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看來從古至今中秋燃燈之俗其規模似乎僅次于元宵燈節。
三、觀潮
“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這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詩。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后,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這兩書所記述的觀潮盛況,說明在宋代中秋觀潮之事達到了巔峰。
【簡介】國慶中秋8天假期,人們的旅游消費信心顯著增強,旅游消費規模相比節前大幅增長。文化和旅游部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國慶中秋長假,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6.37億人次,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游收入4665.6億元,同比恢復69.9%。
2020年的國慶中秋雙節期間,“老家河南”旅游安全有序,夜經濟、紅色旅游、鄉村旅游、文明旅游、文化生活等業態要素亮點紛呈,旅游市場展現出強勁的復蘇活力和闊步向前的昂揚 “身姿”,引起了省內外眾多媒體的密切關注和廣泛報道。
記者8日從文化和旅游部獲悉,今年國慶中秋8天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游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旅游業加速回血,內循環模式顯著。去哪兒平臺數據顯示,湖北地區各項旅游產品預訂恢復至去年同期的7成以上,新疆地區恢復達到近8成,山東青島恢復至8成,云南多城市預訂量超去年同期。全國15個省、直轄市旅游產品預訂量超去年,河南恢復至去年9成。
國慶“邂逅”中秋,民眾迎來8天長假“放風潮”。記者從省交通運輸廳了解到,高速公路出行成為絕大多數群眾的首選,較日常流量上升超過40%,日均流量與往年同期基本持平。
國慶中秋期間,森林消防指戰員在不同崗位講述“忠誠”,表達了對偉大祖國的深切摯愛,對守護祖國大美河山的擔當奉獻。【相關推薦】
今天(4日)是國慶中秋假期小客車免費通行第四天,全國公路網運行總體平穩有序。截至今日17時,受降雨影響,四川境內G4217蓉昌高速汶馬段發生泥石流,道路中斷,預計今日恢復通行。
作為海內外華人共慶佳節、祝福祖國、傳遞思念、寄托鄉愁的一大主要途徑,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秋晚會備受全球華僑華人關注,國慶中秋之夜播出后,成為海內外觀眾和網友熱議的話題。
題:供需兩旺、文旅融合、科技賦能——國慶中秋假期旅游市場掃描 相關旅游機構認為,今年國慶中秋假期期間,游客對自駕游、定制游、小團游等形式更加熱衷,城市探索、鄉村游、紅色旅游、親子游等主題深受青睞。
央視中秋晚會相約河洛 中原文化展現無窮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