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11日08:43 來源:人民日報
北京9月10日電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保障豬肉基本自給為目標,立足當前恢復生產保供給,著眼長遠轉變方式促轉型,強化責任落實,加大政策扶持,加強科技支撐,推動構建生產高效、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布局合理、產銷協調的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更好滿足居民豬肉消費需求,促進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意見》提出,要穩定當前生豬生產,鼓勵地方結合實際加大生豬生產扶持力度,規范禁養區劃定與管理,保障種豬、仔豬及生豬產品有序調運,持續加強非洲豬瘟防控,加強生豬產銷監測,完善市場調控機制。要加快構建現代養殖體系,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積極帶動中小養豬場(戶)發展,推動生豬生產科技進步,加快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加大對生豬主產區支持力度。要完善動物疫病防控體系,提升動物疫病防控能力,強化疫病檢測和動物檢疫,加強基層動物防疫隊伍建設。要健全現代生豬流通體系,加快屠宰行業提擋升級,變革傳統生豬調運方式,加強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意見》強調,要強化政策措施保障。一是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完善生豬政策性保險,提高保險保額、擴大保險規模,并與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聯動,鼓勵地方繼續開展并擴大生豬價格保險試點。創新金融信貸產品,探索將土地經營權、養殖圈舍、大型養殖機械等納入抵質押物范圍。二是保障生豬養殖用地。完善設施農用地政策,合理增加附屬設施用地規模,取消15畝上限,保障廢棄物處理等設施用地需要。三是強化法治保障。加快修訂動物防疫法、生豬屠宰管理條例,研究修訂獸藥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健全生豬產業法律制度體系。加大執法監管力度,依法查處生豬養殖、運輸、屠宰、無害化處理等環節的違法違規行為。
《意見》要求,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對本地區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工作負總責,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大工作力度,抓好工作落實。各省(區、市)要在今年年底前,將貫徹落實情況報國務院。
記者7日從國家發展改革委了解到,“凝思匯智 共謀新局”——“十四五”規劃《綱要》問計求策活動線上已收到建言3.7萬條,線下活動共發放問卷4000多份。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12月6日發布,全國林下經濟經營和利用面積目前已達6億畝,林下經濟總產值超過9000億元,從業人數超過3400萬。林下經濟,主要是指以林地資源和森林生態環境為依托,發展起來的林下種植業、養殖業、采集業和森林旅游業。
當地時間12月4日,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發布最新的疫情防控指導意見。美國疾控中心還建議,如果家庭成員感染了新冠病毒或疑似接觸過病毒,建議在家中也佩戴口罩。該機構警告稱,隨著天氣變冷、假日即將來臨,人們在室內的聚會活動會增多,這將加劇病毒傳播,“普遍佩戴口罩”是一個重要的防疫策略。
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生活垃圾分類列出了時間表:上海、廈門、寧波等46個重點城市到2020年年底力爭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基本全覆蓋,分類運輸體系基本建成,分類處理能力明顯增強。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財政部等七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包括盤活小區既有公共房屋和設施,保障新建居住小區養老服務設施達標,加強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布點和綜合利用,推進居家社區適老化改造。包括支持參與提供醫養結合服務,支持開展老年人營養服務和健康促進,發展社區助老志愿服務,促進養老產業聯動發展。
《通知》要求,實行個人(家庭)賬戶的,應于2020年底前取消,向門診統籌平穩過渡;已取消個人(家庭)賬戶的,不得恢復或變相設置。國家醫保局回應,城鄉居民醫保個人(家庭)賬戶取消并不會降低居民的醫保待遇,而是通過推進門診統籌進行替代實現的。
《通知》要求,實行個人(家庭)賬戶的,應于2020年底前取消,向門診統籌平穩過渡;已取消個人(家庭)賬戶的,不得恢復或變相設置。國家醫保局回應,城鄉居民醫保個人(家庭)賬戶取消并不會降低居民的醫保待遇,而是通過推進門診統籌進行替代實現的。
昨天(2日),財政部、農業農村部、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審計署、國務院扶貧辦、銀保監會等七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的指導意見》。2019年,財政部等七部委在全國范圍內聯合開展了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專項治理,發現了問題主要集中在三類。
據悉,《指導意見》還提出,到2023年,實現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監管格局基本建成;實現“一張清單管制度”“一個平臺管發放”,補貼政策的科學性和資金績效明顯提高。鼓勵在全省范圍內推行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發放補貼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