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03日12:41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記者從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獲悉,根據9月2日公布的數據,8月,境外機構投資者共達成債券交易6241億元,交易量環比增長43%,同比增長63%,占同期現券市場總成交量的3%,在交易放量的同時實現凈買入699億元。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2日,今年以來“北上資金”凈流入1269億元。
此外,進入中國債券市場的境外投資者也在不斷增加。截至2019年8月,共有2114家境外機構投資者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其中,988家通過結算代理模式入市,較去年末增長了214家;1244家通過債券通模式入市,較去年末增長了741家,118家雙渠道入市。
近日,外資機構購買中國債券的熱情持續高漲。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國際團隊負責人常征表示,在“北向通”成功運行的基礎上,推動“南向通”落地將有多重重要意義。自2017年“債券通”開放以來,境外機構投資中國債券持債規模年均增速達40%。
隨著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各項舉措加快落實,近期外資持股在A股中占比明顯上升等變化引發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做好風險防控的前提和基礎之一,是不斷提升監管能力,使之與金融開放的程度相匹配。
9月25日,經國務院批準,中國證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管理辦法》(以下簡稱《QFII、RQFII辦法》),中國證監會同步發布配套規則《關于實施〈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管理辦法〉有關問題的規定》。
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金融市場開放政策加碼,外資加倉中國債券的熱情持續高漲。人民銀行近日發布的《2020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末,中國債券市場存量規模達99萬億元,其中境外主體持債規模2.3萬億元,同比增長26.7%。
中國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昨天(28日)在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表示,金融業對外開放是中國對外開放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繼續堅持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主動有序擴大金融業高水平開放。
大幅放寬外資金融機構準入,穩步推進金融市場開放,取消企業征信評級、信用評級、支付清算等領域的準入限制……近年來,我國金融業堅定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一系列擴大金融業開放措施的落地,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今年以來,面對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較大沖擊,穩健的貨幣政策持續發力,傳導效率進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明顯增強,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有力的支撐。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認為,外資連續增持中國債券,說明中國債券市場對外吸引力上升。目前,債券通參與機構數量和日均交易量屢創新高,成為國際投資者加速進入中國資本市場的“助推器”。
股市連續上漲,牛市討論熱烈,推動A股健康繁榮成為共識。這需要市場各方常懷尊重市場、管理風險的敬畏之心,更要秉持理性投資、長期投資的專業精神,深深珍惜之、殷殷呵護之。我們期待,資本市場不失時機深化改革更加健康,資管機構因勢而動提質增效更加優秀,投資者敬畏市場敬畏風險更有收獲。
截至2020年6月底,通過債券通入市的境外機構超過550家,賬戶數量達2012個,覆蓋全球33個國家和地區;3年累計成交量超過6萬億元人民幣,單日最高成交369億元人民幣。債券通助力中國債券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和摩根大通旗艦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系列,對中國債市的對外開放起到了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