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03日07:11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鄭州9月2日電(記者 宋曉東)記者從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了解到,近日引黃入冀補淀線路渠首渠村閘開啟,標志著2019-2020年度引黃入冀補淀調水開始實施,這也是黃河水利委員會建立河北引黃調水聯絡協調機制后,首次實施向河北省引黃調水。
據了解,目前向河北省供水現有河南渠村、山東位山和李家岸等引黃線路,各線路存在無序供水、供水效率低等問題。為建立規范的調水管理機制,提高調水效率,更好地支持雄安新區建設發展和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今年黃河水利委員會協調多方建立了河北引黃調水聯絡協調機制,為更好地保障引黃入冀補淀調水奠定了基礎。
黃河水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渠村引水流量為16.7立方米每秒,后期將逐步增加。為保障本年度調水工作順利實施,黃河水利委員會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骨干水庫多蓄水,為引黃入冀補淀調水儲備寶貴水源;在年度計劃的基礎上,還滾動編制逐月及用水高峰期逐旬水量調度方案,盡可能為白洋淀及華北地下水壓采多供水;同時還進一步加強了取水用途管制,優先保障向白洋淀補水和華北地下水壓采用水。
(記者常欽)近日,記者從水利部獲悉:為解決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問題,水利部積極協調京津冀三省市深入推進2020年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河湖生態補水,截至目前,已實現生態補水37.57億立方米,完成年度目標的113%。
“要把實施南水北調工程同北方地區節水緊密結合起來”“不能一邊加大調水、一邊隨意浪費水。”1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揚州江都水利樞紐考察,了解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和江都水利樞紐建設運行情況后,再次關切節水話題,殷切提醒發人深省。
南水北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調水工程,調水流量大、調運路程長、工程涉及面廣。為了攻克這些技術難題,近20年來,陸偉剛團隊先后完成了100余項泵站流道優化數值模擬研究,加工了100余個泵裝置流道模型并完成了相應試驗。
13日下午,正在江蘇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揚州江都水利樞紐,了解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和江都水利樞紐建設運行情況。要把實施南水北調工程同北方地區節水緊密結合起來,以水定城、以水定業,注意節約用水,不能一邊加大調水、一邊隨意浪費水。
“是黃河選擇了我,而不是我選擇了黃河。開封黃河黑崗口生態修復綠化景觀工程項目區。觀景臺坐落在開封黃河黑崗口生態修復綠化景觀工程項目區,是集生態景觀、防洪保安、娛樂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生態綠化景觀工程。
“這一方面是由于上游地區生態修復和植被涵養對水土保持起到了一定作用,另一方面就是因為小浪底水庫能夠將大量泥沙排沙出庫。”張建生向記者表示,排沙出庫所節省下的庫容帶來了巨大的防洪效益,同時,小浪底水庫目前有效遏制了河床逐年抬高的態勢,下游主河槽擺動減少,整體河勢趨于穩定。
3年前,身為省農墾集團技術員的陳瑞峰回村創業,流轉了600畝地,一半金菊,一半黃蜀葵。其實,饒志倉多慮了,寶坻區政府已提前派人摸了底并做了謀劃:撥錢維修了稻田水泵;協調水利部門根據輕重緩急有序調水。
“濟洛西高速公路黃河特大橋全橋合龍現在開始……”7月26日,濟源至洛陽西高速公路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新民在黃河特大橋施工現場宣布。濟洛西項目黃河特大橋是濟洛西高速項目全線控制性工程,最高墩高達73.4米,是目前省內高速公路高度最高的黃河橋。
7月4日,黃河小浪底開始調水調沙后,攜帶大量泥沙的混濁水流從排沙洞奔騰而出,小浪底調水調沙進入最佳觀瀑期。7月4日,黃河小浪底開始調水調沙后,攜帶大量泥沙的混濁水流從排沙洞奔騰而出,小浪底調水調沙進入最佳觀瀑期。
(記者王浩)記者近日從水利部獲悉:截至6月21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累計調水306億立方米,其調水量相當于黃河年徑流量的一半還多,惠及四省市6700萬人左右,有效保障受水區復工復產用水需求。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自4月29日正式啟動420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輸水工作,6月21日圓滿結束,工程運行良好,調度平穩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