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02日12:57 來源:上游新聞
小劉今年18歲,是廣東省一名高三學生,但今年高考前他卻因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抓獲,此事在當地引發關注。
9月2日,上游新聞從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人民檢察院了解到,目前小劉已被提起公訴。案發時,小劉利用自己研發的黑客軟件盜取了1億條個人信息,并在境外網站上以換取比特幣的方式出售,嚴重危害公民個人信息安全甚至是國家數據信息安全。
黑客軟件案,暴露18歲電腦高手
辦案人員徐靜超向上游新聞記者介紹,小劉的落網源于另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2018年9月,無錫市惠山區警方接到網友舉報稱,有人在論壇、貼吧等平臺售賣公民個人信息以及盜竊信息所用的黑客軟件。惠山警方立案偵查后,跨省抓捕了江西籍26歲犯罪嫌疑人付某。
據付某交代,向他出售黑客軟件的網友叫“i春秋”。獲取該信息后,惠山區檢察院與惠山區警方順藤摸瓜,意外破獲一個更大的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辦案人員介紹,通過對“i春秋”進行技術調查,惠山區警方鎖定該網名網絡IP地址位于廣東省信宜市,使用者就是小劉。同時,警方還發現小劉盜取的公民個人信息,有一部分正在境內外網絡渠道公開售賣。
小劉被警方帶走時,他的老師和同學們都不敢相信。據了解,小劉平時學習成績挺好,是個比較老實的學生。
案發后小劉交代,他是一名理科生,經常利用節假日操作電腦,自學計算機技術,還通過技術軟件瀏覽境外網站“取經”。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他在各大論壇、貼吧看到查詢網絡用戶個人信息的方法,并對此產生興趣。不出一個月,他就編寫出了一款軟件,可輕松獲取網站用戶賬號和對應手機號。
境外販賣個人信息,以比特幣結算
辦案人員介紹,經過不斷改進,2018年7月左右,小劉又編寫出一款能夠批量獲取信息的軟件。將該軟件接口與某網站對接,便能成功獲取該網站的用戶賬號以及對應手機號碼。他還專門在境外租用10多臺服務器支持操作。僅一個月時間,他就非法獲取了約1億條公民個人信息。
此后,小劉不僅在境內網絡建立起微信、QQ群,還在境外使用聊天工具自助編寫“信息查詢”機器人,將數據庫通過微信、QQ等群聊以包月查詢形式向他人兜售。他還通過“翻墻”軟件在境外以比特幣為交易貨幣,販賣上述數據庫長達兩個月,共計獲利約2萬元。
小伙心很大,夢想建立“數據帝國”
小劉在供述中表示,按照設想,他將會對數據庫中上億條個人信息進行整理,進而獲取用戶名、手機號碼對應的真實姓名、家庭地址等公民個人信息,利用技術手段實現經緯度實時定位,從而建立起一個強大的“數據帝國”。
小劉被提起公訴后,辦案檢察官向上游新聞記者表示,該案數據總量大,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精準,暴露出了一些網絡平臺用戶信息存在明顯的安全問題。同時犯罪嫌疑人買賣個人信息均為線上交易,為逃避打擊和監管,依托QQ群、微信群,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交易,甚至通過“翻墻”技術登錄一款境外聊天軟件,以比特幣為貨幣單位進行交易。由于境外IP地址難以追尋,交易平臺不具備監管能力,所以信息交易情況極其隱蔽。
據今年5月報道,南京市建鄴區莫愁湖街道長虹路的路邊公廁就安裝了人臉識別取紙設備。據新華社,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薛軍表示,人臉信息作為生物識別信息,一般來說伴隨著人的一生,是不可更改的。
進入數字時代,很多企業建立了自己的征信系統,加大征信業開放力度相當于聚合這部分社會資源,促使征信服務機構提供多維度個人信用評分制度,提高行業整體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征信信息的獲取源自于公民、企業等信用主體的交易行為,涉及個人隱私、商業機密,要注意做好信息安全保護。
新技術不斷催生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的同時,一些APP侵害用戶權益問題也在顯現,對違規APP進行整治是當務之急。檢測中還發現,中小APP開發企業整改應對能力不足,出現了管理短板、技改短板、經驗短板,已成為治理重點。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負責個人信息保護政策的中央行政機構“個人信息保護委員會”25日以臉書擅自使用用戶信息為由,對其處以67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978萬元)的罰款,并進行刑事控告。
針對“圓通‘內鬼’致40萬條個人信息泄露”一事,今天(17日)早間8時34分,@圓通速遞 發布聲明回應稱,疑似有加盟網點個別員工與外部不法分子勾結,利用員工賬號和第三方非法工具竊取運單信息,導致信息外泄。公司隨后向當地公安部門報案,并全力配合調查。相關犯罪嫌疑人于9月落網。
我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11月1日零時正式啟動,持續至12月10日,隨后開展普查數據處理、匯總等工作,2021年對外發布主要數據公報。技術和制度的雙重保障,應該可以消除居民對個人信息泄露的擔憂,相信絕大多數居民面對人口普查時,能夠打消顧慮積極配合人口普查。
據了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從今天(11月1日)開始持續到12月10日,全國大概有700萬名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將對4億多住戶進行填報。與歷次人口普查不同的是,這次普查全面采取電子化采集方式,由普查員使用智能手機或PAD登記普查對象信息并聯網實時上報。
北京商報記者嘗試安裝叮嗒出行后發現,僅因誤觸開屏廣告,幾秒之內,手機便顯示正在下載并要求安裝“淘寶特價版”App。App通過收集的信息對用戶進行精準營銷,還可能涉嫌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涉嫌不正當競爭,違背了基本的市場經濟準則。
10月28日,新京報記者獲悉,據工信部最新發布的2020年第五批關于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結果,有贊精選涉及違規收集個人信息等問題被點名。工信部近期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手機應用軟件進行檢查,截至目前,尚有131款APP未完成整改,其中涉及有贊精選等電商類APP。
近日,一篇講述手機失竊后事主驚心動魄的經歷的文章在網絡熱傳。草案對敏感個人信息作出界定,并設專節明確敏感個人信息處理規則,即基于個人同意處理敏感個人信息的,個人信息處理者應當取得個人單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