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17日11:34 來源:人民日報
“七宗罪”之說用心險惡
——美國一些人的不實之詞荒謬在哪里①
美國一些人捏造事實攻擊中國,可謂無所不用其極。最近,美國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彼得·納瓦羅四處收羅,拼湊了一個所謂的“七宗罪”之說,給中國安上“盜竊知識產權”“強制技術轉讓”“入侵電腦竊取商業秘密”“對美國市場傾銷、讓美國公司倒閉”“大力補貼國企”“輸入毒品芬太尼”“操縱貨幣匯率”等七項“罪名”,并宣稱“中國必須停止這些不當行為”,美中貿易爭端才會結束。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險惡用心,昭然若揭。
納瓦羅之流玩“帽子工廠”的把戲,企圖為其“污名化”中國招攬信眾,進而逼迫中國讓步。他們無視客觀事實,不知自省,卻一味推卸責任,栽贓他人,早就淪為笑柄,為世人所不齒?;煜诎?、荒唐可笑的論調,無論花樣如何翻新,終究是徒勞的。
中國在國際經貿往來中始終堅持平等協商、互利共贏,成為世界經濟的動力源,這是有目共睹、人所共知的事實。中國在全球創新指數中的排名連創新高,2018年向美國支付知識產權使用費86.4億美元,中國列管的芬太尼類物質品種超過聯合國規定,比美國管制措施更嚴格。美國單方面放任聯邦和地方政府對有關產業和企業提供大量補貼、救助和優惠貸款,長期大規模有組織進行網絡竊密和監聽、監控活動。事實面前,孰是孰非,不言自明。
納瓦羅被美國媒體稱為“鷹派中的鷹派”,慣以信口雌黃、危言聳聽的面目示人,炮制過很多偏激而危險的觀點。他沉迷于將中國視為“假想敵”,死抱落伍的冷戰思維不放。他寫的《致命中國》,被美國媒體評價為“充滿了仇外的歇斯底里和夸大事實,分不清事情的因果關系”,“語言煽動、觀點片面”。納瓦羅一系列經濟學觀點被公認為“高度政治化”,充滿煽動情緒的政治口號。他宣揚對進口產品征收高額關稅,同時鼓勵消費者改變購物習慣,認為這樣就可以消除美國龐大的貿易逆差。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經濟學家威廉·蓋爾直言,這種荒唐的推演是“根本不可能”成為現實的。美國卡托研究所貿易政策研究負責人丹尼爾·伊肯森指出,納瓦羅“危險且極富誤導性的全球經濟零和看法”,“沒有任何一個經濟學家贊同”。
納瓦羅之流的言行是一種危險的存在。他們完全把政治需要奉為圭臬,肆意抹黑,無端生事,制造對立,挑動仇恨,殊不知,他們在傷害他人的同時,也嚴重傷害了美國經濟,耗損了美國的聲譽和公信力。高盛集團不久前發表的報告指出,美國去年針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征的關稅,其成本全部落到了美國企業和家庭身上,對消費品價格產生的影響比之前預料的要大。英國媒體最近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經濟學家認為美國在未來兩年內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已大幅增加至45%。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斯蒂芬·羅奇指出,“致命納瓦羅”或將“致命美國”。
越來越多人開始警惕納瓦羅之流的言行,有輿論甚至將他們反經濟全球化的極端思維稱為病毒。毫無疑問,病毒不除,貽害無窮。當務之急,是需要認清危害,決不能任由病毒肆虐,危害世界經濟的健康肌體。(鐘聲)
新華社北京10月31日電 題:實施網絡監控,破壞全球數據安全——美國威脅全球安全“七宗罪”之六 新華國際時評:阻礙減排進程,貽害全球生態環境——美國威脅全球安全“七宗罪”之四
從退出《中導條約》到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美國一系列單邊主義舉動正在對全球戰略平衡與穩定構成越來越嚴重的威脅。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在英國《衛報》網站刊文指出,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在政治上是短視的,在科學上是錯誤的,在道德上是不負責任的。
新華社北京10月30日電題:推行文化霸權,妨害多元文明共存——美國威脅全球安全“七宗罪”之五 美國通過向全球各地推行其價值觀,竭力在各國培養美國價值觀的“同路人”,以實現更好維護其在全球的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霸權的目的。
題:阻礙減排進程,貽害全球生態環境——美國威脅全球安全“七宗罪”之四 新華社記者 美國一些機構和政客近期在環境領域污蔑詆毀中國,發布所謂“中國破壞環境事實清單”,還大言不慚稱美國才是全球環境保護的貢獻者。
日前,美國政府下最后通牒,要求參與建設“北溪-2”項目的企業在規定期限內撤出,否則將面臨制裁,此舉引發其盟友德國的強烈不滿。美方肆意揮舞制裁大棒,是逆潮流而動,其用霸凌手段謀求私利的企圖注定不會得逞。
題:干涉他國內政,盡顯霸權主義本性——美國威脅全球安全“七宗罪”之一 論干涉內政、顛覆政權,美國是公認的“專業戶”。近年困擾美國的中美洲移民問題,很大程度是美國肆意干涉拉美國家內政種下的苦果。
在中美新一輪經貿高級別磋商舉行的前夕,美國商務部于北京時間8日宣布將28家中國機構和企業列入實體清單,理由是它們“涉嫌打壓新疆的穆斯林”。我們希望過往打打談談的過程能夠最終貢獻出一些最大公約數,而不是將中美之間分歧的鴻溝越挖越深。
美國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彼得·納瓦羅9月8日又對媒體來了一通老調重彈,還自詡為美方權威聲音之源。這些荒謬之詞,有悖于中美雙方應以實際行動為磋商創造良好條件的大方向,毫無建設性可言。
20日晚的新聞聯播播發總臺國際銳評《將經貿問題政治化的企圖必將失敗》,嚴厲批駁美國副總統彭斯把香港問題與中美經貿協議直接掛鉤。人民日報鐘聲文章:所謂“網絡竊密”純屬倒打一耙——美國一些人的不實之詞荒謬在哪里 視頻來源:央視新聞(01:12)
從“七宗罪”之說用心險惡到“盜竊知識產權”系無中生有,人民日報鐘聲系列評論19日進入到第三篇——《“強制技術轉讓”是無稽之談》。美國《洛杉磯時報》網站18日發表文章,受對華經貿摩擦影響,近來美國運往中國的葡萄酒要承擔高額關稅,導致美對華葡萄酒出口銳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