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16日10:54 來源:《求是》
“我們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風光……”
盛夏時節,新疆大地瓜果飄香、游客如織,藍天麗日下,一派祥和繁榮的景象。調研組所到之處,城市發展錦上添花,鄉村牧區面貌一新。火熱的時令里,隨處可見幸福安康的笑臉,到處都有動情曼妙的歌舞。當地的民眾,往來的游客,無不由衷禮贊:新疆是個好地方!廣袤的祖國邊陲,各族人民團結一家親,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正奏響一部盛大的交響樂。
在孕育神秘樓蘭文化的若羌,縱橫交織的鄉村道路干凈整潔、四通八達,坐落兩旁的農家屋院井然有序、整齊劃一,郁郁蔥蔥的30萬畝若羌灰棗林成為鄉親們的“搖錢樹”……美麗的田園風光與日益現代化的村莊搭配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在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喀什,古老與現代相望凝視,歷史和現實交相輝映,散發出多元文化交融的迷人韻味。喀什老城里一街一特色,一巷一產業,房屋多以純手工制作的磚雕裝飾,糅合羅馬立柱、波斯木刻、印度石膏雕、俄羅斯風格的落地窗等多種建筑風格,令無數中外游客神往流連;在城市的另一邊,喀什經濟開發區積極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正在成為新產業、新業態、新動能的聚集地,文化傳媒、股權投資、信息科技等千余家企業注冊落地,區位地緣優勢、口岸開放優勢不斷顯現。
走進游客爆滿的烏魯木齊國際大巴扎,瞬時墜入琳瑯滿目的商品海洋,新疆特色商品、各地優質商品、境外各類工藝品,令人大開眼界。香味誘人的各種美食,絢麗奪目的民族歌舞,在這里每天迎接著八方來客。旅游旺季,中外游客最多一天能達到30萬人次。自由漫步的海量游客,最能體驗什么叫安定祥和。
烏魯木齊馕文化產業園,毫無疑問是一個大創意。數十家食品企業借助馕文化產業園搭建的“工業+文化+旅游+電商”大平臺,不斷延伸產業鏈,每天花色各樣的10萬只馕品銷往北京、上海、河南、山東等地。這里不僅呈現著新疆的繁華與美麗,也展現著各族群眾安居樂業、和諧幸福的生活畫卷。
生活在新疆,令人開懷,讓人羨慕,新疆今天更是一個好地方!
問渠清如許 源頭活水來
回望新疆歷史,從1949年9月25日實現和平解放,10月1日各族人民同全國人民一道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的舉國盛事,到1955年10月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新疆真正開啟了歷史發展的新紀元。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新疆與祖國同奮進、共成長,走上了一條發展進步、繁榮昌盛的康莊大道。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標。實現這個心愿和目標,離不開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圖為2018年12月31日,千余名群眾齊聚烏魯木齊天山大峽谷,同唱《我和我的祖國》,表達對祖國的摯愛。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供圖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新疆工作,心系新疆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對新疆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新疆視察,多次主持會議研究新疆工作,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2014年5月召開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明確把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作為新疆工作總目標,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黨的治疆理論和實踐,確立了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這些思想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題寫賀匾——“建設美麗新疆,共圓祖國夢想”,道出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聲,凝聚了全國人民的美好祝愿和期盼。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新疆代表團參加審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對新疆工作提出殷切期望,為進一步做好新疆工作指明了目標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強大動力。
新疆各族干部群眾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疆工作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擼起袖子加油干,堅定不移推動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在天山南北落地生根,新疆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改革深化、民族團結、民生改善、宗教和睦、邊防鞏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在新疆一路高歌。
今日之新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現代化裝備水平大幅提高,靠天吃飯已經成為歷史。圖為2018年4月15日,瑪納斯縣樂土驛鎮三岔口村,綠源農業合作社6700畝棉花陸續開播,衛星導航無人駕駛拖拉機在地里精準作業。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供圖
經濟總量從1952年的7.91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1.2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1952年的166元,增長到2018年的4.9萬元,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增長了37.7倍。
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319元和119元,分別提高到2018年的32764元和11975元,年均分別增長12.3%和12.2%。
一大批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難題得到解決。實施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實施全民一年一次免費健康體檢、實施農村學前三年免費教育、實施農村安居和游牧民定居工程、建立大病醫療保險制度、實現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應保盡保……
今日之新疆,各項事業欣欣向榮,各族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與日俱增,團結、穩定、幸福、安寧的美好生活一步步成為現實。
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最緊要:穩定是治疆之基
“新疆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要放在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上。”201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視察時強調,新疆分裂和反分裂斗爭將是長期的、復雜的、尖銳的,有時甚至是十分激烈的。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指出,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總目標。
烏魯木齊市西大橋,夜幕降臨,周邊樓體被LED燈裝扮得五彩斑斕,如今此處已經成了“網紅打卡點”。2018年10月8日晚,一場“我愛你中國”主題燈光秀在這里隆重上演。在8分鐘時間里,現場擠滿了成千上萬的市民和游客,大家手中揮舞著國旗,舞動的紅與透亮的燈光遙相映照,渲染天幕,向全國人民顯示了各族人民的團結情、愛國心,也展示了這座城市現代化、國際化的魅力與活力。
“想想幾年前公園北街那起駭人的暴恐案,再看看眼前的美好夜景,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啊!”站在西大橋上,市民劉海強老人沉醉于烏魯木齊的五光十色、安寧祥和,凝望萬家燈火,心緒難平,感慨萬端。
老人所說的暴恐案,是2014年5月22日發生在西大橋附近公園北街的嚴重暴力恐怖事件。那天早上7時50分許,一伙暴徒駕駛2輛汽車,沖破防護欄,沖撞碾壓早市上毫無覺察的人群,引爆爆炸裝置,造成39名無辜群眾遇難,90多人受傷。令人悲傷,令人憤慨!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亂。”
一個時期以來,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暴力恐怖勢力,為了達到他們分裂、肢解中國的罪惡目的,蓄意歪曲歷史、混淆是非,肆意散播“泛突厥主義、泛伊斯蘭主義”。他們抹殺新疆是中國固有領土,否定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多宗教并存的客觀事實,企圖把新疆各民族和中華民族大家庭、新疆各民族文化和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割裂開來,陰謀搞亂新疆。
針對嚴峻復雜的反恐形勢和各族群眾對打擊暴力恐怖犯罪、保障生命財產安全的迫切要求,新疆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總目標,堅持把維護穩定作為壓倒一切的硬任務、重于泰山的政治責任,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立足抓早抓小抓快抓好,全面落實維護穩定的“組合拳”。
深入開展嚴打整治,對暴恐團伙和暴恐分子依法實施精準打擊,打出了聲威、打出了氣勢、打開了局面,令暴恐分子聞風喪膽,人民群眾睹之心安。
加強重點領域防控,健全反恐維穩工作機制,黨政軍警兵民協調聯動,打一場人民戰爭,鑄就反恐維穩鋼鐵長城。
維護社會穩定,防范和打擊“三股勢力”滲透,邊境防控是關鍵點,也是難點。
新疆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8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5600多公里,大部分位于崇山峻嶺之間,常年積雪冰封,邊境防控形勢極其嚴峻和復雜。
位于帕米爾高原的紅其拉甫,氧氣含量不足平原的一半,風力常年在七級以上,最低氣溫達零下40多攝氏度。在紅其拉甫邊防線上,拉齊尼·巴依卡一家祖孫三代接力傳承,為邊防官兵做義務向導。70年來,他們踏遍了帕米爾高原至喀喇昆侖山脈、中巴邊境的冰峰雪嶺,足跡遍布每一道山溝、每一條河流,悉心守護標識國家主權的每一塊界碑。用他們自己的話說:“邊防部隊的官兵日夜巡邏邊境線,使祖國的邊關得以安寧,牧民得以安居樂業,守邊護邊也是我們每一個老百姓的共同責任。”
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縣委副書記、縣長姑麗扎爾·阿布熱合曼介紹,在縣域793.6公里的邊防線上,像拉齊尼·巴依卡一家這樣的護邊員還有許多。他們與邊防部隊官兵和邊防派出所民警一道日夜守護邊境線的安全。
“境外有種子,境內有土壤,網上有市場。”意識形態領域是反恐維穩沒有硝煙的戰場,在這里,斗爭和較量也異常激烈。
新疆依法開展去極端化工作,堅決治理非法宗教活動、非法宗教宣傳品、非法宗教網絡傳播,有力遏制了宗教極端思想的滋生蔓延。
喀什市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的學員們,根據巴哈爾古麗真人真事編演的舞臺劇,令觀者深受震撼。
今年24歲的巴哈爾古麗,曾受宗教極端主義的嚴重毒害,生活如噩夢一般痛苦。
自從她進了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接受健康生活的教育開始,漸漸擺脫了宗教極端主義奴役的魔爪,感受到了從沒有過的輕松。“來到這里之后,我真正明白了宗教極端思想破壞了我的家庭,破壞了我的青春,讓我的整個青春都是在黑暗中度過的。”她說,“我重新享受到了校園的生活。我在這里學語言、學法律、學技能,就想用學到的知識,過上美好的生活,不讓我的孩子和我以前一樣。”
近年來,新疆各地、各部門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去極端化”教育活動,挽救了一個個被扭曲的心靈,教育了一大批受極端思想迷惑的群眾。
維護穩定,標本兼治方能長治久安。
新疆堅持“一手抓打擊、一手抓預防”,既依法嚴厲打擊暴力恐怖犯罪,又重視開展源頭治理,通過著力改善民生、加強法治宣傳教育、依法設立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進行幫扶教育等多種方式,最大限度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權免遭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侵害。
艾麥爾·依克木是葉城縣烏吉熱克鄉吐克曼貝希村村民,他家里一直保留著一只搪瓷碗,碗已摔得有些變形,可他始終沒舍得扔。這只普通的碗有不尋常的故事。
多年前,艾麥爾滿腦子宗教極端主義想法,他的一言一行,都按照宗教極端思想炮制的“教法”、“家法”行事,認為如此才能“進天堂”。他媽媽不信教,他就不吃媽媽做的飯,認為“不清真”。“有一次回家,媽媽剛做好拉條子,給我端上來一碗。我拿起碗摔到地上,飯菜撒了一地,還把媽媽大罵了一頓,媽媽傷心地哭了。”艾麥爾說。
2017年,艾麥爾到葉城縣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學習。艾麥爾開始反思:“我對照法律法規反思自己之前的言行,才發現自己已經偏離了正常的生活軌道,被宗教極端思想洗腦了。如果不參加教育培訓,我將來也許會成為一個危害社會、人人唾棄的暴恐分子,后果不敢想。”
后來,艾麥爾主動申請回鄉宣講,媽媽給他做了香噴噴的拉條子。捧起那只曾被他摔得變形的搪瓷碗,他淚流滿面,哽咽請求媽媽的原諒。
在培訓中心,艾麥爾學習了電焊技術。“以后我結業了,會說普通話,會電焊,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多掙錢,好好孝敬媽媽,彌補我以前的過錯。”艾麥爾說。
美國《國際聚焦》雜志記者維爾·湯普森參觀完喀什等地的教育培訓中心后寫道:“有人或許認為這些年輕人受到脅迫。對此我要說,快樂是裝不出來的,我親眼看到的是快樂……這會是一個安全繁榮的地區,為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人們帶來絕佳機遇。”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團結。只有各民族團結一心,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暴力恐怖勢力才無可乘之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疆的問題最長遠的還是民族團結問題。民族分裂勢力越是企圖破壞民族團結,我們越要加強民族團結,筑牢各族人民共同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的鋼鐵長城。”
“咱們新疆好地方,民族團結一家親。”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給庫爾班大叔的后人回信時說:“希望你們全家繼續像庫爾班大叔那樣,同鄉親們一道,做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模范,促進各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在黨的領導下共同創造新疆更加美好的明天。”
新疆國際大巴扎是新疆商業與旅游繁榮的象征,集建筑、民族商貿、娛樂、餐飲于一體,是新疆旅游業產品的匯集地和展示中心,是“新疆之窗”。圖為2018年10月1日,在烏魯木齊新疆國際大巴扎步行街,歌舞演員和游客一起載歌載舞,歡度國慶。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供圖
2017年,新疆開通從烏魯木齊到和田、從北疆到南疆的特快旅客列車“民族團結一家親號”,架起了一座各民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的“連心橋”。圖為2017年4月11日,各族旅客從高鐵新客站乘坐“民族團結一家親號”專列出發,大家在車上跳起了麥西來甫。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供圖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疆把民族團結工作放到全局高度謀劃,持續深入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和民族團結聯誼活動,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如今,各族群眾結對認親,成為新疆大地最動人的畫面。“民族團結一家親號”列車滿載真情,穿梭往來。區地縣各級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各族干部職工從“走下來”到“沉下來”再到“住下來”,從“住村里”到“住家里”再到“住進群眾心里”,一座座交往交流交融的“連心橋”如彩虹般飛架天山南北。
尤良英十余年不離不棄,幫助維吾爾族兄弟脫貧致富的故事傳為佳話;庫爾班·尼亞孜十數年如一日,創辦國家通用語言小學,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摸索教學方法,組織學生背誦古詩詞、唱京劇、練書法等,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千余名學生改變了命運,在孩子們心里播下民族團結的種子……一個個模范,一個個榜樣,標示了團結穩疆的精神坐標,引領著新疆人崇德向善、團結奮進的一言一行。
“你到我家吃月餅、我到你家吃馓子”,成為節日里動人的場景;“民族團結大院”里歡聲笑語,每個人的心中充盈暖意,滿眼都是真情真意……交往交流交融中,各民族兄弟姐妹情同手足、親如一家。
基層穩,新疆穩;基層安,新疆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穩疆安疆的長遠之計和固本之舉,努力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服務群眾、維護穩定、反對分裂的堅強戰斗堡壘,讓黨的旗幟在每一個基層陣地上都高高飄揚起來。
近年來,數十萬名“訪惠聚”駐村干部,先后奔赴天山南北,積極探索基層治理的新疆經驗。
各駐村工作隊把建強基層組織作為重中之重,積極幫扶基層黨組織深入摸排找“癥結”,集體會診開“處方”,健全機制治“病根”,一項項固本強基的創新務實之舉,筑牢了基層堡壘,激活了組織末梢。如今,在天山南北數以萬計的村莊社區里,“兩委”作用發揮更明顯了,村(居)務公開更透明了,村(居)民參與決策更積極了,黨員服務熱情更高漲了,干群關系更密切了。
“我已來過新疆8次,如果你問我新疆是什么樣的,我依然很難回答你,因為新疆的美太絢麗、太多元。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新疆是安全、舒適的旅行目的地。”到新疆參加“達人西游第二季——醉美胡楊”網絡主題傳播活動的媒體人,在微博中對粉絲們這樣回復。
旅游業是傳播一個地方區域形象的有效途徑,在新疆更是社會穩定的“晴雨表”。2018年新疆接待國內外游客超過1.5億人次,比2017年增長40.1%。2019年上半年接待游客7589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46%,預計全年將超過2億人次。來自全國和世界各地的游客,用實際行動為新疆的和諧穩定點贊!
“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在新疆,大穩定大發展,小穩定小發展,不穩定不發展,而且會倒退——新疆全社會和各族各界群眾,從近年來落實總目標的鮮活實踐中,更加深刻地懂得了這個道理。
群眾真切的獲得感:民生是治疆之本
走進天山南麓塔克拉瑪干沙漠東北緣的尉犁縣,位于縣城邊上的達西村,葡萄架枝蔓蔥郁,翡翠似的葡萄青翠欲滴,道路兩旁綠蔭鋪地,綠意深濃,生機盎然。
2009年6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來到達西村考察。201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視察時講到了達西村的村訓——“口袋里要鼓囊囊,精神上要亮堂堂”。達西村村民懷著激動的心情給總書記寫信,匯報5年來村里的發展變化。201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給村黨支部書記沙吾爾·芒力克和全體村民回信,勉勵鄉親們,興疆穩疆,重在基層……讓鄉親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
360戶群眾住進新房,400多戶群眾用上天然氣,300多戶群眾開上小轎車……說起這些年來的新變化,沙吾爾·芒力克感慨地說:“總書記的諄諄囑托,讓達西村村民充滿信心,充滿干勁,現在達西村一天比一天好,各族群眾口袋里鼓囊囊,精神上亮堂堂!”
中南海連著新疆的最基層,人民領袖和人民群眾心貼心。
2017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疆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從穩疆安疆的戰略高度出發,緊緊圍繞各族群眾安居樂業,多搞一些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的項目,多辦一些惠民生的實事,多解決一些各族群眾牽腸掛肚的問題,讓各族群眾切身感受到黨的關懷和祖國大家庭的溫暖。要全面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把南疆貧困地區作為脫貧攻堅主戰場,實施好農村安居和游牧民定居工程、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完善農牧區和邊境地區基本公共服務,努力讓各族群眾過上更好生活。
新疆從人民群眾最期盼、最關心、最現實的就業、教育、醫療、社保、安居等問題入手,持續推進惠民工程,加快發展各項民生事業,讓群眾看到真真切切的變化,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重點群體“應業盡業”。堅持就業優先,突出抓好農村富余勞動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2018年全疆新增就業47.85萬人次,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280.5萬人次。零就業家庭持續保持動態清零。老百姓的“飯碗”越端越牢,勞動者人生出彩的機會越來越多。在新疆中泰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從墨玉縣轉移就業的貧困戶阿卜杜拉·喀日說:“是黨的好政策,讓我有了穩定的收入。去年,我和妻子在公司工作,一年的收入超過10萬元,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貧困人口“應保盡保”。持續建設多層次、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實現全民參保人人享有、基本養老金水平年年漲、城鄉低保標準和補助水平全面提高。其中,將貧困人口納入全民參保計劃的必保人群。截至2018年底,全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8.47%。
大病、慢病“應治盡治”。實現農村貧困人口15種大病集中救治和慢性病簽約服務全覆蓋,農村戶籍患者在地州市區域內“先診療后付費”和“一站式”結算,讓貧困患者看得起病、吃得起藥,重癥病患得到及時救治。
和靜縣哈爾莫敦鎮烏蘭尕扎爾村村民袁桂花深有感觸地講:“前不久,我突發急性胰腺炎,住進了巴州人民醫院,沒想到醫生告訴我不需要交押金,出院后只要交報銷后的自付費用就行了。”今年63歲的袁桂花和丈夫都是農民,家里以種植辣椒為主,收入不高。“以前生病了,擔心花錢多,都不太愿意去醫院。現在先看病后交錢,只需掏自付的一小部分費用,為我們大大減輕了負擔,這真是一項好政策!”袁桂花說。
學齡兒童“應學盡學”。目前,新疆已基本實現九年義務教育全覆蓋、南疆3年學前教育和12年基礎教育全覆蓋。2018年,新疆學前幼兒入園率已達到95.95%,學齡兒童小學入學率達到99.91%。
從“居者有其屋”到“居者優其屋”。2018年,新疆推進農村安居工程建設,投資143.16億元,提前全面完成28.2萬戶農村安居工程建設任務。其中,4類重點對象(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17.32萬戶,22個深度貧困縣6.9萬戶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搬進新居。
“我家今年住上了安居富民房,水、電、路都通了,娃娃上學不花錢,看病能報銷,黨的好政策讓咱們的日子越過越好。”說起如今的生活,阿克陶縣皮拉勒鄉托格其村村民謝熱普·熱合曼臉上樂開了花。
“飯碗”多起來,“短板”補起來,“底線”托起來,民生暖陽照耀著千家萬戶,各族群眾的獲得感越來越強烈。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新疆不能掉隊。
新疆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遵循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緊扣“兩不愁三保障”,大力推進“七個一批”,通過轉移就業、發展產業、實施生態補償等各種措施,有力地推動貧困戶增收脫貧。
脫貧攻堅,重點和難點是深度貧困地區。面對最難啃的“硬骨頭”,新疆把南疆四地州22個深度貧困縣及所轄的192個深度貧困鄉鎮、1962個深度貧困村和162.75萬深度貧困人口,作為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舉全區之力,集中攻克堅中之堅。采取精準滴灌、靶向治療方式,確保扶真貧、真扶貧,脫真貧、真脫貧。
2015年至2018年,全區安排下達南疆四地州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占到全區資金總規模的80%以上,安排下達深度貧困縣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占到南疆四地州資金總規模的85%以上。
一路披荊斬棘,一路春風化雨。2018年,南疆四地州深度貧困地區實現48.62萬人脫貧、444個貧困村退出,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捷報頻傳。
新疆大力實施公路、鐵路、民航網絡建設,四通八達、陸空縱橫的立體交通網加快形成。截至2019年8月初,新疆高速公路里程超過4800公里,所有地州市都邁入高速公路時代。同時,新疆也進入了高鐵和地鐵時代。圖為2017年5月,云山霧繞下的連霍高速公路新疆果子溝大橋段。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供圖
眼下的新疆,無論偏居一隅的村落小鎮,還是隱于綠洲的靜謐小城,處處都能感受到新一輪援疆工作給新疆帶來的喜人變化。
走進位于和靜縣的河北新村,一幅風情畫躍入眼簾:平整的柏油路面,設計新穎的四戶組合的兩層小樓,規劃有序的景觀步行小路……
“做夢也沒有想到,我們牧民能過上這樣的生活。”巴音布魯克草原的牧民巴爾內興奮地說:“供排水、燃氣、供熱、照明、通信,各種設施應有盡有。過上這么好的生活,離不開黨和政府的關懷,離不開全國各族人民的支持,離不開援疆省市的無私幫助。”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央財政對新疆補助累計達2.35萬億元,其中2012—2018年就達1.61萬億元。2018年達到3022億元,占當年新疆財政支出的60.3%。2010年以來,全國19個省市對口支援新疆,已累計投入援助資金1035億元,引進合作資金近1.8萬億元。1997年以來,先后有15975名援疆干部來到新疆,與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斗、建設美好家園,讓新疆各族人民深切感受到了祖國大家庭的溫暖。
各族群眾收獲滿滿的幸福感:發展是治疆之要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新疆的經濟社會發展。他反復強調,發展仍是解決新疆一切問題的關鍵,必須切實抓好。
2017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疆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嚴禁“三高”項目進新疆,加大污染防治和防沙治沙力度,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新疆。
“剛到烏魯木齊的晚上,我們逛了一圈國際大巴扎。看到繁華的夜市、洶涌的人流,大家非常吃驚。我們對投資新疆很有信心!”一位從上海第一次來新疆的投資人興奮地說。如今的新疆,穩定紅利正在釋放,發展潛力很大,他們已經確定了一家醫療機構的投資意向。
參觀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新疆成就展時,一位媒體人感慨地說:“就像這風馳電掣的動車,新疆發展的速度超出許多人的想象,她正在發力奔跑。”
新疆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推動新疆更好更快發展,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布局優化,使經濟發展迸發出新的活力。
數字是最好的佐證:1952年,全區生產總值僅為7.91億元。2018年,這個數字是1.2萬億元,增長了200倍。也就是說,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如今全區勞動者不到6小時創造的財富量,就超過了1952年一年的總量!
不只是總量提升,在所有細分領域,經濟筋骨都大大增強。
新疆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落實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推進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圖為2017年6月,昌吉州木壘縣農田。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供圖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現代化裝備水平大幅提高,靠天吃飯成為歷史;工業生產從無到有,形成了門類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城鄉面貌發生滄桑巨變。
高技術、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新疆高質量發展的新亮點:新業態、新模式、新動能的力量不斷涌現,2018年全區高新技術制造業、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速分別高于規模以上工業28個百分點和11個百分點。
烏魯木齊、昌吉、石河子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啟動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大數據、“互聯網+”、分享經濟等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2018年全區數字經濟規模達到2800億元,同比增長近10%。
更令人驚嘆的是,在地域遼闊、高山荒漠眾多的新疆,“疆內環起來,進出疆快起來”的立體交通體系加速形成。全疆高速公路里程已突破4800公里;新疆鐵路運營里程6200多公里,鐵路骨架從最初的“一”字形到“人”字形,再到如今已形成包括蘭新線、南疆線、烏準線、精伊霍線等在內的跨越“三山兩盆”的全新路網布局;擁有21個民用機場、309條國內國際航線,讓新疆與外界的距離越來越近。
古絲綢之路上,新疆“馳命走驛,不絕于時月;商胡販客,日款于塞下”,興盛久遠。如今,新疆緊抓共建“一帶一路”的重大歷史機遇,著力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全力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和我國向西開放的門戶,新絲綢之路迎來了史所未有的大繁榮。
僅以新疆通往中亞和歐洲的西行班列計算,2014年以來,新疆累計開行西行班列2451列,年均增長100%。其中,2018年當年突破1000列大關,達到1002列,通達中亞和歐洲19個國家的26個城市。
在新絲綢之路上,新疆與世界的聯系和交流愈發緊密,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高質量發展讓各族群眾收獲滿滿的幸福感。這幾年,天山南北城鄉面貌和各族群眾生產生活明顯改善。2018年新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萬元大關,達到2.15萬元,同比增長7.6%。各族群眾享受到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從心底里感恩偉大的黨、感恩偉大的祖國。
新疆之美,在擁有森林、荒漠、草原、沙漠和高原苔地,各類型生態系統氣象萬千,山河壯麗。
保護好生態環境,守護好大漠草原、雪山冰川,是各族人民的幸福之愿。
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新疆秉持對子孫后代負責的態度,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家園。
發布實施《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主體功能區規劃》,確定重點開發區、限制開發區、禁止開發區,為優化開發格局奠定基礎;在全國率先編制完成《新疆生態環境功能區劃》,劃定了新疆生態紅線。
建立能源、礦產資源開發自治區政府“一支筆”審批制度,實行生態環境保護“一票否決”,建立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堅持和貫徹新發展理念,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通過一系列舉措,嚴守生態環境保護底線。
實施塔里木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結束塔河下游連續斷流30年的歷史;設立天山一號冰川保護區域,積極實施一號冰川保護系列工程;扎實推進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工作,累計對1836個村莊實施了環境綜合整治,295萬農牧民受益,帶來了“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的嶄新面貌。
天山南北,日麗風和歌雅韻;瀚海東西,花紅柳綠譜華章。
新疆的綠色叢林逐年生長,讓戈壁大漠充滿盎然生機,僅三北防護林工程面積就有6600余萬畝,整個新疆人工綠洲面積已達6.2萬平方公里。2019年,新疆將至少再增加200萬畝新造林。
綠色改善生存環境,更為當地群眾帶來財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新疆深入人心。各地在綠洲外圍種植生態林,內部有針對性地種植經濟林,大力發展林下養殖、生態旅游等多種經營。截至2018年底,2200萬畝林果遍布新疆大地,果品年產量超過1000萬噸,總產值約900億元。特色林果業成為新疆各地發展鄉村經濟、帶動農民增收、提振幸福指數的重要抓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營造昂揚向上的社會氛圍,引導各族群眾追求現代文明生活。要為群眾提供豐富多彩、喜聞樂見的文化生活,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基層場地設施建設,加強互聯網建設和管理,激發各族群眾熱愛新疆的美好情感。
文以載道,孕育希望。新疆大力發展文化事業,不斷提升公共文化產品供給水平,積極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加大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力度。文化潤疆,培根鑄魂,促進“五個認同”入腦入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著力建設各族人民共有精神家園。
連日來,為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一場場以“我和我的祖國”為主題的快閃活動在全疆各地紛紛上演。
在風光綺麗的天山天池,伴隨著童聲輕輕唱響《今天是你的生日》的優美旋律,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們,手持鮮艷的五星紅旗,和游客們一起用快閃的形式,表達對祖國的赤子之情,對祖國生日的濃濃祝福。
新疆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促進了新疆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吸收、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文化大交流和大交融的新局面,共同譜寫中華文化的新篇章。
通過打造一批具有鮮明中華文化特點的地理標識,每年下發春聯、國學讀物、繪本,舉辦各類京劇、刺繡、剪紙培訓班等,新疆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深地浸潤在各族孩子們的心里。
出臺一系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度,維吾爾木卡姆藝術、柯爾克孜史詩《瑪納斯》、維吾爾族麥西熱甫分別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和“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實施“縣級文化館、圖書館修繕工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鄉鎮綜合文化站工程”等一系列文化基礎工程,一個個免費向社會開放的文化場所遍地開花,日益豐富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在新疆民族團結、穩定發展的大好形勢鼓舞下,一大批緊扣時代脈搏、思想內涵豐富、藝術表現精湛、生產制作精良的優秀文藝作品不斷涌現,頻獲全國大獎。文學作品《遙遠的向日葵地》《在新疆》《西長城》獲得“魯迅文學獎”;電影《真愛》《塔克拉瑪干的鼓聲》《遠去的牧歌》、電視劇《阿娜爾罕》、舞臺劇《情暖天山》、廣播劇《馬蘭謠》、圖書《援疆干部》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電影《真愛》《塔克拉瑪干的鼓聲》還獲得中國電影華表獎;歌曲《我的駐村生活》獲得中國音樂“金鐘獎”;中國畫《瑪納斯》入選“中華史詩美術大展”、油畫《甫田初實》和《薩塔爾》獲第十二屆全國美展優秀獎。
優秀的文藝作品,不僅展現了新時代新疆人的新風采,也進一步激發了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為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凝聚起強大精神力量。
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推出《新疆一分鐘》微視頻,以精準量化的“一分鐘”,展現新疆大地的日新月異:
一分鐘,6.4噸棉花銷往世界各地。
一分鐘,風力發電7.07萬千瓦時。
一分鐘,烏魯木齊國際機場迎送44名旅客。
一分鐘,霍爾果斯口岸進出口貨運量65.39噸。
一分鐘,332位游客領略新疆大美風光。
……
分分鐘,濃縮的是新疆70年滄桑巨變。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們十分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永遠牢記黨和祖國的恩情,我們的心與習近平總書記緊緊連在一起!”這是調研組在新疆之行中聽到最多的話,真誠,樸實,感人。
祖國萬歲!新疆美好!
在新疆托里縣多拉特鄉加瑪特村,村民馬合甫扎·阿勒木賽依提在家中制作氈子(4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在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斯也克鄉,工作人員在于田稻田鵝業養殖有限公司孵化基地查看鵝的生長情況(5月19日攝)。
【學習進行時】對新疆這片土地,習近平總書記有著濃濃的感情。赴新疆考察調研、參加新疆代表團審議、主持會議共商新疆改革發展穩定大計、給庫爾班大叔的后人回信……對新疆這片土地,習近平總書記有著濃濃的感情。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走遍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召開一系列脫貧攻堅專題座談會,還以書信的形式同貧困群眾親切交流,勉勵他們為了美好生活接續奮斗。在寧夏永寧縣閩寧鎮,一批批福建民營企業家投身脫貧幫扶工作,在寧夏積極建廠,支持當地經濟發展,解決當地百姓就業。
習近平近日對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作出重要指示表示,得知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鄉親們生活有了明顯改善,我感到很高興。打贏脫貧攻堅戰曙光在前,我們一起來回顧習近平總書記為少數民族脫貧攻堅作出的關鍵指示。
習近平近日對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作出重要指示表示,得知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鄉親們生活有了明顯改善,我感到很高興。打贏脫貧攻堅戰曙光在前,我們一起來回顧習近平總書記為少數民族脫貧攻堅作出的關鍵指示。
七十載砥礪前行。時代變遷中,黨中央始終牽掛新疆,高度重視新疆工作,發展完善治疆方略,引領新疆改革發展穩定不斷邁上新境界。放眼征途,一幅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錦繡畫卷,已經磅礴展開。
“讓各族群眾都過上好日子,是我一直以來的心愿,也是我們共同奮斗的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通過回信的方式,勉勵各地干部群眾干事創業,推動地方發展邁上新臺階。
“希望總書記能再來達西村走一走看一看”,達西村村民熱切盼望著。這背后,是達西村黨組織牢記總書記囑托,以“像吸鐵石一樣把鄉親們緊緊凝聚在一起”的要求自勉,帶領各族群眾齊心奮斗。
投資建設面粉廠、農貿市場、蔬菜大棚……多業并舉,達西村去年人均純收入突破3.2萬元,村集體經濟也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南疆第一村”的聲名不脛而走。走進沙吾爾·芒力克家的庭院,還是那座葡萄架,枝蔓青翠欲滴,數十株夾竹桃綠意盎然。
2014年-2018年,新疆全區累計實現58.87萬戶231.47萬貧困人口脫貧、2131個貧困村退出、13個貧困縣摘帽,2019年將確保實現60.61萬人脫貧、976個貧困村退出、12個深度貧困縣摘帽。2018年春節前后,縣領導給了一個發展鄉村旅游的思路,鄉政府也對此大力支持,卡西比西村便在鄉村旅游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