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12日22:43 來源:光明網
柯爾克孜族的聚居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合奇縣,被稱為“獵鷹之鄉”。馴鷹習俗是柯爾克孜族在千百年來的生活中形成的獨特習俗。
人們馴服兇猛的雄鷹為自己捕獵,一只好的獵鷹可以養活一家人。柯爾克孜族人世代與鷹為伴,放牧為生。在漫長的歲月里,勇敢智慧的柯爾克孜族人民,通過馴服雄鷹來幫自己捕獵。
柯爾克孜族人民與鷹之間的親密關系還展示在舞蹈上,他們常跳馴鷹舞來表達對鷹的喜愛。
馴鷹有五個步驟,打鷹、熬鷹、養鷹、馴鷹、放鷹。柯爾克孜族人一般將一只鷹人工馴養5—7年,而后必須放歸大自然,讓其繁衍后代。
現在,柯爾克孜族已經改變了過去游牧的生活,實現了定居,生活也蒸蒸日上。但馴鷹依然作為民族的技藝被世代保存下來。
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指導、銀河系工作室和光明網共同主辦的“可愛的中國”各民族優秀知識分子講述各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系列短視頻共58集,從8月6日起,將每天推出至少一集,敬請關注。(記者 趙剛)
西藏、廣東、福建、吉林、北京、寧夏……藏族、土家族、彝族、朝鮮族、珞巴族、赫哲族、高山族……來自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的56個民族的非遺傳承人及文化工作者,帶著他們精巧絕倫的非遺技藝,在祖國的每一個角落,共同唱起這首《我愛你中國》。
光明網訊 傣族是云南特有的少數民族,是一個愛好歌舞的民族。他們視孔雀、大象為吉祥物,創造了生動形象的"孔雀舞"和"象腳鼓舞"。
勤勞的黎族婦女利用土生土長的海島棉織黎錦,創造了紡、染、織、繡四大工藝,其中又有“雙面繡”等最具黎族特色的技藝。他們用自己種的海島棉紡線、染色、織錦,最后用織好的布來制作雙面繡,并在雙面繡的圖案上體現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光明網訊 東鄉族自治縣位于甘肅省中部西南邊,是全國唯一的以東鄉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自治縣。毛氈是生活在高寒地區的東鄉族人的必需品,東鄉族的毛氈和搟氈技藝也聞名遐邇。
光明網訊 在新疆,有草原的地方就有哈薩克族人的足跡。世代以游牧為生的哈薩克人喜歡擇水草而居,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千百年來,他們以冬布拉彈唱方式記述著本民族的歷史文化,冬不拉也是哈薩克族最古老的樂器之一。
光明網訊 德昂族是一個有悠久種植茶樹和飲茶歷史的民族,被譽為“古老的茶農”。自古以來就與茶結下了不解之緣。德昂族民間神話史詩《達古達楞格萊標》就稱“德昂族是茶葉變的,茶是德昂族的根”。
貴州赤水,中國十大竹鄉之一,漫山遍野的竹林宛若“竹海”。慧心巧思的赤水姑娘,將這一根根竹子變成了精美的竹編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