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12日15:29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中國經濟 看穩健 說信心】
光明日報記者 陳晨
4783.3億元,同比增長7.2%,這是上半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成績單;
1.94萬戶,同比增長7.1%,這是上半年中國平均每天新設企業成績單;
窺一斑而知全豹,盡管這些數據只是中國經濟成績單中很小的一部分,但足以詮釋出中國市場的吸引力、中國企業的活力及競爭力。這背后,有中國經濟強勁的內生動力作為支撐,有中國市場雄厚的內在潛力提供保障,更有中國不斷優化、持續向好的營商環境奠定基礎——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營商環境排名躍升32位,成為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經濟體之一。
簡政放權準入環境越發寬松
花了不到半個小時,海南某工程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劉柬就在海口完成了企業設立登記全部事項。“太方便了,太快了!”劉柬感慨道,他的公司設在東方市,以往只能在東方市辦理登記注冊手續。但現在海南實施商事登記“全省通辦”,讓他可以就近辦理,并在網上自主申報,不用提供各種紙質材料。
劉柬感受到的便利和速度,是我國營商環境持續向好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在便利企業開辦和經營、改革投資審批制度、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等領域,我國推出了一項項扎實的改革舉措,進行了一場場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
——企業開辦時間由原來的平均20天降至8.5個工作日以內;“證照分離”改革在全國有序推開;外資企業設立實現商務備案與登記注冊“一口辦理”。
——深化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改革,推行“一企一證”,產品種類由38類減至24類,取證時間從法定60天大幅縮短至平均9天。
——發布2019年版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兩張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進一步放寬準入限制;不斷縮減外商投資企業的審批范圍。
“圍繞破解企業投資生產經營中的堵點、痛點,我國出臺一系列政策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壓縮企業開辦時間、鼓勵外商投資,增強了企業發展競爭力、市場活力和吸引力。”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甘霖表示。
減稅降費企業負擔越來越輕
深化增值稅改革、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社保費率下調……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的落實,減輕了企業負擔,讓企業在“輕裝前行”的同時發展得更“有滋有味。”
“上半年,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1709億元,進一步降低了企業的稅費成本,鞏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成本成效,直接提升了企業盈利水平。”稅務總局減稅辦常務副主任、收入規劃核算司司長蔡自力透露,監測數據顯示,上半年,重點稅源企業的單位營業收入稅負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重點稅源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5%。
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無疑讓企業收獲了真金白銀的政策紅利。而為了讓企業的獲得感更足,對各類涉企亂收費的治理力度也在加大。
“近年來,各地、各部門加大清理規范涉企收費力度。2018年,市場監管部門查處違規涉企收費金額6.2億元。日前,《關于進一步加強違規涉企收費治理工作的通知》印發,切實解決違規涉企收費問題有了更多實招,將進一步增強企業獲得感,確保減稅降費成效。”甘霖說。
創新監管市場環境更加有序
前幾天,市場監管總局信用監管司副司長庹登夫發布了一組數據:2018年度全國企業年報公示率為91.47%,高于商事制度改革前企業年檢率。
年檢改年報,這是我國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一項舉措。“同時,各地及時將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滿3年的企業依法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依法清理長期未經營企業,強化對違法失信主體的信用約束和協同監管。截至今年6月30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網站頁面訪問量達1026.7億次、市場主體查詢量達214.6億次,年報信息在行政許可、銀行信貸等方面得到廣泛運用,有力促進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庹登夫告訴記者。
這是我國監管創新的一個生動實踐。當前,我國實有市場主體超過1.1億戶。在準入市場實現“寬進”后,為實現“嚴管”,我國創新監管方式,逐步健全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
向著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目標,我國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市場主體活力迸發,投資環境的競爭力和吸引力越來越強,中國經濟發展動力更澎湃。
《光明日報》( 2019年08月12日 10版)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國務院新聞辦24日舉行發布會,介紹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有關情況。郭蘭峰表示:“我們就鼓勵這些龍頭企業在那兒采用“農戶+合作社+企業”的模式,把工業化生產的一些程序和標準帶過去,讓他們接受這些。
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2019年8月30日成立以來,昆明、紅河、德宏三片區與周邊國家不斷深化溝通、增進互信,為中國與南亞東南亞區域發展注入源源動力。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從設立伊始,就聚焦改革試點任務,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構建高效運行機制和完善開放型制度體系。
從長期來看,我國經濟的自我修復能力是穩健的,在未來仍會對經濟發展產生重要作用,我國經濟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會得以保持和延續。基于此,一方面,我國要關注國內外格局的動態變化,做好政策工具儲備,對域外疫情發展和經濟金融形勢變化做好應對預案。
股市上漲不僅有利于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拉動實體經濟、加快復工復產,而且有利于增加居民的財富效應,對提振國內市場消費有益。無論對上市公司、投資者,還是監管部門而言,各方無不樂見以A股為代表的資本市場繁榮發展。
證監會日前就《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證券發行與承銷特別規定》(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證監會表示,未來將根據制度實施情況,對科創板發行承銷制度也相應修改完善,實現各板塊基礎制度協調統一。
以這速度看,今年不但能順利實現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減近2萬億元稅費的目標,還有可能超出預期。伴隨著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紅利落袋,前三季度,全國民營經濟銷售收入同比增長9.7%,快于整體增幅1.6個百分點,購進機器設備投資同比增長8.9%,快于整體增幅2.8個百分點。
23日,科創板首份三季報出爐,鉑力特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87.44%,當日科創板股票整體上漲。科創板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投資者要保持“平常心”,需注重企業業績和成長前景,更加理性看待科創板市場漲跌和企業業績變化。
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有了新進展。吳春耕表示,為確保落實好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的任務目標,交通運輸部將強化組織領導,加大指導和督促力度加快推進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工作,確保如期優質完成任務。
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需要加強政策評估與政策設計,提高政府精細化管理水平和駕馭經濟的能力。政策評估計量經濟學為政策評估提供了基于實際經濟數據的方法,行為經濟學和實驗經濟學為政策設計提供了有效的理論基礎與方法支撐。
▲鄭州市鄭東新區龍子湖智慧島為我省招才引智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支撐。我相信,目前的引智育才政策,如果能夠持續實施3—5年,河南農業大學一定能培養出相當數量的高層次人才,一定能建成國內一流的高水平院校。2018年10月 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召開,為推動河南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