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09日23:01 來源:參考消息
原標題:與美差距縮小 中國逼近全球最大消費市場——
資料圖片。新華社發
參考消息網8月9日報道 據臺灣《旺報》8月7日報道,去年中國大陸與美消費規模的差距僅2800億美元(1美元約合7元人民幣),大陸可望最快于2020年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消費市場。
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美消費規模差距從2017年的3400億美元,去年已縮小至2800億美元,中國消費規模與美國十分接近。
報道稱,若按2018年的追趕速度保守估計,大陸2020年就能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消費市場。
報道介紹,2018年美國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1.8517萬美元,大陸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約為美國的23%。若大陸的人均消費達到美國的水平,意味大陸的市場規模將4倍于美國。事實上,相關國際權威機構也預計,大陸潛在的市場規模為美國的3至4倍。
另據新華社報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說,中國市場不僅體量巨大,而且消費市場還在不斷升級。通過新一輪消費政策落地和紅利釋放,企業不斷豐富產品和服務供給,消費潛力將進一步釋放。
當前保持快速增長的新型消費將獲更多支持。專家指出,在改善“硬設施”和“軟環境”政策力挺下,各類線上消費、新型消費將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激發國內消費潛力。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完善新型消費生態體系,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是關鍵。
近期,從中央到各地陸續出臺舉措,促進重點領域消費。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看,在必需消費品穩定增長的同時,升級類消費和大宗商品消費回暖明顯。趙萍表示,如果政策落地能夠產生預期效果,根據以往數據測算,汽車消費促進政策將有望帶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個百分點左右,這將對整體消費市場回暖產生明顯帶動作用。
日前,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在四川瀘州國際會展中心開幕。何維達進一步指出,受疫情影響,傳統宏觀經濟的投資、出口、消費這“三駕馬車”中,投資和消費對于中國經濟增長顯現了不一樣的意義。
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共接待國內游客6.37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4665.6億元;前7天電影票房近37億元,為歷年黃金周次高水平……國慶中秋長假期間,零售餐飲、國內出游人數、旅行消費規模等多項數據達到今年以來的最高峰。要順應居民消費趨勢的變化,提供老百姓真正需要的商品和服務,使供給和需求的適配性不斷提高,推進消費市場潛力加速釋放。
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共接待國內游客6.37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4665.6億元;前7天電影票房近37億元,為歷年黃金周次高水平……國慶中秋長假期間,零售餐飲、國內出游人數、旅行消費規模等多項數據達到今年以來的最高峰。要順應居民消費趨勢的變化,提供老百姓真正需要的商品和服務,使供給和需求的適配性不斷提高,推進消費市場潛力加速釋放。
國慶中秋雙節期間,消費者在江西省全南縣大型購物超市選購商品。步行街、零售企業等傳統商業持續轉型升級,積極捕捉線上線下新機遇;日用品、農產品、文化旅游產品輪番走進直播間,盡展“云”端精彩;
(記者王俊嶺)記者20日從商務部獲悉:今年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2萬億元,環比增長0.85%,同比下降1.1%,降幅比上月收窄0.7個百分點,連續5個月累計收窄19.4個百分點,1—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45萬億元,同比下降9.9%,降幅比1-6月收窄1.5個百分點,消費市場呈現持續回升向好態勢。
事實上,此前一系列統計也表明,作為消費市場大頭兒的汽車家電市場已經出現加速回暖跡象,并成為消費恢復的重要支撐。深圳、甘肅、福建、浙江、河北等多地都在出臺下半年促消費新舉措,其中汽車家電產品的更新升級也成為發力重點。
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上半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均同比下降。“隨著疫情得到進一步控制,餐飲、旅游、住宿業等服務需求將加速恢復,服務業消費需求與生產還有進一步增長空間。
另據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6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74.7億件,同比增長36.8%;業務收入完成797億元,同比增長23.9%。在常態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網絡購物、在線娛樂、線上課堂等消費新業態新模式逆勢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