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27日16:47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 共和國發展成就巡禮】河南新型城鎮化建設提速換擋
河南,過去以農業大省形象示人。因農業在社會發展中占比較大,長期以來,河南省因城鎮化水平過低、發展質量不高、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因素多被詬病。2014年年初,河南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僅為44%,落后全國水平近10個百分點。
如今,這個傳統農業大省的情況發生了變化:截至2018年,河南省城鎮常住人口達4967萬人,城鎮化率51.71%,城鎮化率增幅位居全國第一,完成了從鄉村型社會到城市型社會的歷史性轉變。
以城鄉區域協調性發展、百城建設提質、產城融合、中原城市群建設等為突破口,一場深刻的新型城鎮化變革正在中原大地上演。
農民變市民,真正實現城鄉統籌
“以前總覺得自己是外來戶,跟城市人有距離,現在不一樣了,有種落地扎根了的踏實。”來自河南新鄉市農村的王廣輝在鄭州一工廠內工作已有6年。今年王廣輝準備在鄭州買房,結束長期住工廠宿舍的生活。
渴望定居城市,是很多像王廣輝一樣在鄭務工人員的夢想。
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近年來,河南省圍繞讓轉移人口“進得來、留得住、過得好”,促進有能力在城鎮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使無數農民成為新型城鎮化發展紅利的分享者。
河南不僅要讓進城農民完成身份的轉變,更要實現他們生活質量的提高,讓他們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市民。這需要拿出一套高質量的“農民進城”方案。
河南以“三個一批人”為重點,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讓農民“進得來”;強化“一基本兩牽動三保障”,實行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讓農民“留得住”;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使進城農民能夠融入城市,讓農民“過得好”。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動下,河南城鎮化率一步一個臺階穩步提升:2016年城鎮化率在全國的位次上升2位,由第27位上升到第25位;2017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突破50%,達到50.16%,實現了河南由農業人口大省向新型城鎮化人口大省的華麗轉身;2018年城鎮化率增幅則躍居全國第一。
“人”字作本,為“大城市病”拔除病灶
一度,河南的城鎮化建設曾深受“城市病”干擾。
一些地市和縣城“貪大求全”,盲目擴大城區建設面積,忽視垃圾圍城、交通擁堵等“城市病”。“城市環境臟、亂、差,基礎設施跟不上,讓人住著心里也不舒坦!”有市民說。
對此,河南省委省政府認識到,這些年雖然加大了教育、衛生、環境等方面的保障力度,但總體上仍然欠賬較多。
“鑒于此,河南提出了實施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的思路,就是把中小城市的建設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點來抓,探索構建多極支撐、大小結合的城鎮體系和空間結構。”河南省省長陳潤兒說,與傳統城鎮化相比,新型城鎮化更強調對整個城市空間的規劃,以及對不同層次城鄉資源的合理利用。
在此背景下,河南在城鎮化的進程中沒有“攤大餅”或“抓大放小”,更沒有把新型城鎮化等同于冰冷的鋼筋水泥、高樓大廈,而是以綠蔭城、以水潤城、以文化城、以業興城,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2016年以來,河南以縣級市為重點,推出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突出城市特色設計,深挖城市歷史文化,做好城市生態修復,塑造城市特色風貌,進一步完善城市特色定位。得益于百城建設提質工程,蘭考、汝州等多個縣市華麗轉身,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老鄉返鄉創業、就業安家。
近3年來,全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累計實施10310個項目,完成投資8853億元。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和人居環境質量明顯提升,“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得到了生動而具體的詮釋,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大大增強。
產城融合,讓城市經濟“脫胎換骨”
從鄭州出發,駕車向北行駛40余分鐘,自鄭云高速嘉應觀站下,一座綠意盎然的門戶公園令人眼前豁然開朗。目前,這是進入武陟縣城的主要入口之一,也是“武陟產業新城”的主入口。
繼續前行,一個“綠美亮凈序”的新城逐步呈現。曾經鮮有人至的縣城新區正開足馬力向“中原智造、北岸水鄉”的目標邁進。
今年6月,位于鄭州北的武陟產業新城迎來成立3周年。在河南,武陟產業新城是一個樣本。它讓河南人觸摸到了城鎮化、城鄉融合發展一體化的新路徑。
談到產業新城,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教授黃錕認為,產業新城不是過去園區經濟的簡單升級,既不是單純的產業發展和經濟建設,也不是單純的城市建設,它是強調城市發展要以產業發展為前提,產業發展要以城市建設為基礎,強調產業發展和城市建設融合發展。
事實上,3年來,與鄭州僅有一河之隔的武陟縣,從一個沉寂小縣發展為生機勃勃的產業新城,累計引入優質企業100多家,交通路網、公園綠地、規劃展覽館等一批公共基建與城市配套服務項目建成投運,新增就業崗位5000個以上,勞動力轉移效果明顯。
武陟以后,鄭州都市圈核心區范圍內的長葛、新鄭、獲嘉、新密、開封祥符等其他5座產業新城也相繼啟動。
最新數據是,以上6座產業新城,截至目前簽約企業270余家,高新技術企業占三成,落地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裝備等12大產業集群,在建及運營產業港15個,在建產業園14個,引入阿里云、創客邦國家級孵化器5個。而這6座產業新城的基礎設施,已實現新建公園綠地345萬平方米,城市公共服務設施9.2萬平方米,景觀水系112萬平方米,交通路網60公里,為河南縣域發展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綠色成績單。
共享時代,中原城市群引領發展
“輕軌一開,鄭汴兩城變一家。”在開封工作的河南大學教師李巖,因為看上了鄭汴城際輕軌和高鐵的便利,將房子買在了鄭州郊區,每天上完課后乘坐輕軌,半個小時左右就能到家。
在河南,交通一體化推動城市一體化、資源一體化,“雙城記”頻頻唱響。一條正在修建的許昌至鄭州機場的城際鐵路,在新鄭綜保區新招錄的報關員李亞超眼中,同樣是“兩城一家”的愜意生活。
李亞超研究生畢業后,沒有選擇“北上廣”等一線城市,而是希望扎根鄭州,除了“待遇好,機會多”,還有就是能回許昌長葛安家,“守著父母,伴著山水”。
河南以中原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尤其是以“中原城市群”建設推動交通一體化,高鐵、城鐵、地鐵無縫銜接,讓河南很多人更加理性地看待“進城”與“留守”。
一方面,以建設中心城市鄭州為首的“大都市圈”讓農民想“進城”,鄭州與開封、新鄉、焦作、許昌構建“半小時”軌道核心圈,以全省8.7%的面積,集聚了近20%的人口和超過30%的經濟總量,形成“1+4”鄭州大都市區,成為引領中原城市群發展的核心增長極;另一方面,“美麗鄉村”讓農民“愿留”,縣域國土面積約占全省面積的90%,人口約占80%,經濟總量占全省經濟總量的一半以上,在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和文明城市創建融合推進下,中小城市承載能力不斷增強。
2018年,鄭州市在連續7年人口凈流入后,釋放積攢多年的“人口紅利”,常住人口達到1014萬人,首次跨入千萬人口城市行列。與此同時,鄭州市也順利實現GDP突破1萬億元、人均生產總值突破10萬元。
目前,河南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與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相差18.82個百分點,尚有2051.38萬人處于“半城鎮化”狀態。專家認為,在培育強大國內市場支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城鎮化依然是河南最大潛力,也是推動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持續動力。
大象新聞 東方今報見習記者 王琳 萌友 趙晶晶 趙鈺佩 閆波 許偉 記者從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12月1日,鄭阜高鐵、鄭渝高鐵鄭襄段、京港高鐵商合段開通一周年,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管內累計發送旅客567.39萬人,其中鄭渝高鐵鄭襄段累計發送旅客295.4萬人、鄭阜高鐵271.32萬人、京港高鐵商合段0.66萬人。
鄭州作為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近年來的發展很多人可能都有目共睹,日前,鄭州市統計局公布最新統計數字:2019年末,鄭州人口總量全市常住人口為1035.2萬人,比上年增加21.6萬人,增長2.1%。
鄭州作為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近年來的發展很多人可能都有目共睹,日前,鄭州市統計局公布最新統計數字:2019年末,鄭州人口總量全市常住人口為1035.2萬人,比上年增加21.6萬人,增長2.1%。
城市之中,河流之間,洛陽的冬韻,的確勝了春朝一籌,有著無可比擬的溫馨和希望。快速路、立交橋、地鐵、體育公園、城市書房……與此同時,洛陽城市建設的步伐,一刻也未停歇。
11月26日,由人民網·人民數據、河南省洛陽市人民政府主辦,洛陽市老城區人民政府、人民數據研究院承辦的“一帶一路”數貿發展與國際合作論壇暨洛陽市老城區“‘一帶一路’文化數貿港”項目啟動儀式在洛陽市老城區舉行。
近期,鄭州市發展改革委批復焦作至平頂山高速公路滎陽至新密段新建工程初步設計,概算總投資99.43億元。關注“鄭州發布”官方微信(微信號:zzfabu),在聊天對話框內回復關鍵詞,即可查詢以下內容:
11月9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傳達李克強總理在河南考察時提出的要求,研究我省貫徹落實意見。會議學習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研究了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有關事宜。
11月5日19時,鄭州南站站房工程主站房鋼結構屋蓋第三區域鋼桁架精準落位,標志著鄭州南站主站房鋼結構順利封頂,站房主體輪廓首次亮相。伴隨著鄭州南站主站房結構順利封頂,下一階段,站房工程金屬屋面和外幕墻施工將大面積展開。
從地形上看,鄭州和許昌之間,一馬平川;許昌中心城區到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僅50公里的距離,航空港的建設為許昌帶來機遇,也使鄭許融合發展提上日程。“市域鐵路項目建成后對促進許昌城市結構優化、經濟社會發展、區域功能構建、人民生活改善等方面產生巨大推動作用。
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龍腰”在河南,而封丘是河南沿黃戰略的“龍頭”,封丘在河南沿黃戰略落地中,處于非常關鍵的節點位置。當下,河南正在通過農業高質量發展、文旅高質量發展、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等方式,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加快構建綠色產業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