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26日19:43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王嘉寧):貴州省湄潭縣金花村有12個村民組662戶2582人,森林覆蓋率為72%,是湄潭農村綜合改革示范村、全國生態文化村和茶葉專業村。7月23日,記者跟隨“脫貧攻堅地方行”看貴州線下走訪活動媒體團來到了金花村,探尋金花村的脫貧經驗。
金花村茶園 攝影 王嘉寧
金花村立足茶產業發展優勢,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三生空間融合發展”為理念,以農村綜合改革為抓手,以鄉村旅游發展為載體,以建設“美麗鄉村﹒七彩部落”為目標,勇于實踐,大膽探索,盤活了農村沉睡資源,激活了農村閑散資金,激發了村民支持改革、參與改革的發展活力,形成了“家家有資本、人人是股東、戶戶能分紅”的改革成果。2017年,全村農民人均收入達16400元,全村旅游綜合收入達3000余萬元,村集體經濟盈利260萬元。
金花村黨支部書記馮燕青介紹脫貧經驗 攝影 王嘉寧
隨后,記者來到了金花村的一個自然村民組——“七彩部落”。“七彩部落”現有農戶73戶274人,地處湄潭“翠芽27°”茶旅一體化4A級景區核心地帶,是觀光休閑的好去處。
近年來,依托資源稟賦,以茶旅融合發展為抓手,以改革創新為突破口,通過政府主導、村民主體、股份合作、引智引資、創業創新等措施,采取統一規劃打造、統一資源整合、統一運營管理、統一股份分紅和政府兜底基礎設施的“四統一兜底”方式,探索建立“人人是股東、戶戶能分紅”的新型農村經營模式,打造形成了基礎完善、產業配套、環境宜人的“七彩部落”,走出了一條“產業興、村寨美、村民富”的茶旅一體新路子。2016年,該村民組人均純收入達21200元,成為湄潭鄉村旅游的一個“引爆點”。
“七彩部落”開放以來,每天吸引游客上千人,日均純收入達5萬元。2015年5月運營以來,“七彩部落”旅游綜合收入達5000余萬元,占該村民組總收入的85%以上,解決周邊及外來貧困群眾就業400余人。
金花村“七彩傘陣”特色景觀 攝影 王嘉寧
“七彩部落”在村民主體基礎上,推進建設新農村向經營新農村轉型升級,全面完善道路硬化、衛生凈化、環境美化、村寨亮化等基礎設施。同時,突出創意引領,以“浪漫七彩·時尚部落”為主題,建設特色景觀,舉辦采制茶大賽、篝火晚會、特色餐飲等游樂活動,凸顯出美輪美奐的童話世界和鄉村文化,形成富有特色、獨具魅力的鄉村文化旅游亮點和爆點,建成了“美麗宜居家園、觀光休閑公園、投資興業樂園”。
金花村村民組組長徐學良說:“自從我們做了茶產業之后,我們組全部都富裕起來了,通過茶產業,帶動了我們鄉村旅游的發展,我們更進一步的富裕起來,基本上走上了小康道路,達到了小康水平。”
金花村村民組組長徐學良 攝影 王嘉寧
從金花村的茶園向下望去,百畝茶園風景壯麗,氣勢非凡。茶園里人們正在辛勤勞作,為明天更加美好的生活奮斗著。
全縣茶園36萬畝,規模、產量、產值均居陜西省產茶縣之首,成為全省最大名優綠茶生產基地縣;全縣15個鎮2個街道辦事處全部產茶,種茶農戶達7萬余戶,從業人員21余萬人,帶動貧困戶戶均增收1690元。
收完最后一茬秋茶,卡塘村卡子上組的李本會笑著算起自己的收入:養豬、種茶、種辣椒,還沒到年底已經過了萬。脫貧后的卡塘村村民李本會(左)和愛人劉遠明翻蓋了房屋,還在院子里種了20多種花草和藥材。
11月7日,在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包家鄉石佛村,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岳西翠蘭手工制茶技藝傳承人馮立彬在茶葉合作社介紹制茶工具。” 11月7日,在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包家鄉石佛村,村民陳幫貴在自家茶園查看茶樹長勢。
“合作社社員從5戶發展到104戶,從第一年產茶50多斤到去年年產茶5000多斤。吳紅先后在擂鼓、曲山等地拜師學習手工制茶技藝,還自費到福建等地學習,總結出了羌茶12道傳統工序手工制作技藝。
10月14日上午9點半,記者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乘車到達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諾山基諾族鄉新司土村亞諾寨。光明日報記者任維東攝/光明圖片 藍天白云下,站在亞諾寨高處,舉目環顧,四周全是大片的原始森林,云霧繚繞,空氣清新異常,生態環境極佳。
漳平是福建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被譽為“中國名茶之鄉”“全國重點產茶縣”“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全市茶葉種植面積11.2萬畝,總產量1.3萬噸。2019年全市茶葉總產值23億元,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4萬余個,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
武隆旅游公司供圖 極具產品力的“仙女紅”茶品牌已然打響,然而武隆人民的眼光還不止于此。武隆旅游公司供圖 作為度假區的鏈條之一,這里的茶產業正在歷經變化和升級,景區景點也在有條不紊的推進。
“脫貧振興八閩行”網評引導活動9月21日和22日走進福建漳平。據了解,漳平全市茶園面積已發展到112054畝,其中水仙茶面積5.098萬畝,高山茶4.5499萬畝,茶葉總產值從過去的7000多萬元到23億元,形成了漳平水仙茶、永福高山茶、官田鐵冠的特色品牌。
“發展茶產業其實也是我們鞏固脫貧的一條新道路,現在,我們正在規劃‘傳統種養+鄉村旅游+茶文化’這樣一種發展模式。”曹朋說,2019年,村民通過鄉村旅游實現了每戶5000元左右的收入,他預計未來還有更高的收入。
在習總書記點贊的1500萬株扶貧茶苗受捐地之一——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中寨鎮志強村的“白葉一號”茶葉基地,村民們正在為茶苗鋤草。2018年7月,浙江省安吉縣黃杜村給中寨鎮捐贈了能種植1200畝的360萬株“安吉白葉一號”茶苗,幫助當地發展茶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