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16日20:10 來源:央視網
遠眺海龍灣生態岸線修復工程。 (李文亮 攝)
央視網消息(記者 李文亮)陽光海岸,活力日照。7月15日,“我愛這片藍色的國土”主題活動采訪團來到以“藍天碧海金沙灘”著稱的山東日照,登上海邊一棟53層高樓極目遠眺,南面的一片海域格外顯眼:新建成的一條深入大海的弧形攔沙堤,與沿海的隔沙堤相擁形成了一個港灣,這就是當地堅持生態為先,退港還海興建的海龍灣生態岸線修復工程。
海龍灣工程是全國首個港口工業岸線退港還海、修復整治生態旅游岸線的重點工程,也是山東打造和諧海洋的超級工程。在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路上,日照市在“陣痛”中不斷摸索前進。
海岸線總長168.5公里,其中包括64公里的優質沙灘岸線和礁石群,日照的海洋資源可謂得天獨厚。如何把沿海岸線保護好、利用好,提高黃金海岸的“含金量”,并以此為基礎,實現整個沿海近岸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與修復,是日照市打造“藍色之城”的重要課題之一。
日照市因港而興,上世紀80年代,日照石臼區域海域因水深條件好、不凍不淤等優勢,成為我國“北煤南運”和煤炭出口的深水港址,日照的煤炭碼頭和石臼港區煤堆場,也成了當地經濟發展的一塊基石。但這一區域煤碼頭的建設,也對原岸線帶來了影響,隨著建設和煤炭作業的加快,自然沙灘已不復存在,港口與城市在岸線利用、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矛盾日益凸顯:黑乎乎的煤炭作業區對鄰近的燈塔風景區、萬平口旅游景區形成鮮明對比,當地群眾甚至無法親近大海,迫切需要一片潔凈的金沙灘。
在這一背景下,海龍灣項目應運而生。項目從外形上特別像一個海馬,同時整個日照市的旅游海岸線也像是一只大海馬,因此這個工程被稱為“海龍灣”。
日照海龍灣“退港還海”修復整治工程提出后,順利獲得國家批復,并在2016年11月正式開工建設。
山東港灣建設集團副總經理、工會主席馮偉偉介紹說,作為全國首個港口工業岸線退港還海、修復整治生態旅游岸線的項目,這是一項改善城市環境、提高居住環境的民生工程,日照市政府投入了6.1億元打造,目前工程已建設完成。建設過程中,根據該海域的水文特點、泥沙運動規律的分析研究結果,通過建設弧形的長堤、潛堤、隔沙堤等防護和修復設施,在先期人造、后期自然淤積的共同作用下,逐漸修復形成蜿蜒美麗的自然沙灘。整體修復完成后,46萬平米的美麗金沙灘將與北側緊鄰的燈塔風景區、陽光海岸、夢幻海灘等融為一體,為日照海濱增添一道美麗的風景。
同時,施工過程中,注重保護海洋生態環境,采取多種措施,避免因施工對相關海域造成污染和破壞。去年以來,白海豚、數千只海鷗、魚類及各種海洋生物頻繁出現在海龍灣施工海域,人們還在施工海域發現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海龜,退港還海項目生態修復已初見成效。
重視保護海洋生態,環衛工人正在及時清理滸苔 (李文亮 攝)
據了解,近年來,日照市實施科學護海工程,精心打造生態黃金海岸線。對全市整個岸線分期分段進行整治修復,從北線的陽光海岸帶精品岸線建設、萬寶海岸帶整治修復、大沙洼林場岸線建設,到中部小海河口海岸帶整治修復,再到南線的嵐山海上碑、多島海生態修復工程,都取得明顯成效,打造了中國大陸上少有的生態海岸帶和優美岸線。
自然岸線保有率48%,近岸受損海域修復率100%,海洋保護區11處……日照市將海洋生態建設作為“生態立市”戰略的重要內容,在全國地級市中率先建立了全海域海洋生態紅線制度,先后創建了全國首批國家級海洋公園、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典型示范區。目前,許多生態保護與建設的硬指標高于國家、山東省平均水平,未來,將把海岸帶建成三道“藍帶”、“金帶”、“綠帶”交相輝映的城市郊野。
23日上午,由中宣部組織的“三明實踐”主題采訪活動在三明正式啟動。邢善萍表示,福建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實踐地。
赤水河流經鄉鎮紛紛組織黨員干部,進企業、進河堤、進農戶,調查登記污染情況,摸清污水排放源頭,并對污染源進行排查整治。為建立和實施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制度,推進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法治化,遵義還采取組織包保、劃分責任區方式,將河段生態環保責任壓實在流經屬地鄉鎮,做到分段而治。
東方白鸛是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最早只是遷徙途經山東東營,2003年開始在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筑巢繁殖,至今累計繁殖達1954只。據東營市觀鳥協會調查,2017年有36對東方白鸛在自然保護區以外筑巢繁殖,2019年繁殖種群達到57對,2020年東方白鸛已在城區周圍筑巢繁殖。
12月2日下午,在集中收聽收看全省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建設森林河南推進會議后,鄭州市立即召開國土綠化工作推進會,對全市今冬明春的國土綠化工作進行安排部署。2021年,全市要完成國土綠化面積31300畝和中幼林撫育58000畝、開建5個森林(濕地)公園、創建完成108個森林生態鄉村和11個森林特色小鎮。
孫守剛、李亞、甘榮坤、孔昌生、穆為民、徐立毅、徐元鴻、趙素萍、王保存、張維寧、喬新江、戴柏華、王新偉、劉玉江、王戰營、錢國玉、龔立群、高體健、謝玉安、顧雪飛、岳中明、習曉軍等在鄭州或當地參加了植樹活動。
7日,以“守信互信 共踐共行——攜手推進網絡誠信建設”為主題的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在山東曲阜舉行。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發布了2020年度中國網絡誠信十大新聞評選結果,包括《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正式實施、中央文明委集中開展誠信缺失專項治理行動等。
12月7日,以“守信互信 共踐共行——攜手推進網絡誠信建設”為主題的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在山東曲阜舉行。中央文明委集中開展誠信缺失專項治理行動 重點整治互聯網信息服務等領域失信問題
2016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在福建、江西、貴州三省首批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實踐、一次次創新,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率先構建生態文明制度框架,建立完善一批基礎性制度,對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據統計,近3年來,西安高新區累計培育科技小巨人企業1100余家,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5000余家;推廣“西光模式”,累計培育硬科技企業305家。近年來,西安高新區先后發布《西安高新區硬科技產業規劃》《西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關于支持重大創新和成果產業化政策》等,全力支持硬科技產業化發展。
冬日的飄雪沒有將吉林省撫松縣“冰封”,反而讓這里孕育出更多生機。這一場冰雪盛宴只是吉林省白山市撫松縣依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開展的積極探索之一。未來,撫松縣還將繼續打通“綠水青山”“冰天雪地”和“金山銀山”之間的通道,走經濟與生態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