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09日21:29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人民網北京7月9日電 (記者 郝孟佳)今天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介紹《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鄭富芝表示,這是新時代我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綱領性文件,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義務教育的高度重視和對億萬少年兒童的親切關懷。
鄭富芝說,素質教育的問題,是整個基礎教育包括義務教育當中最重要的一個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強調要發展素質教育,從現實來看盡管發展素質教育會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但我們推進的決心不能動搖、推進的步子不能停下來。《意見》從五個方面提出了舉措,可以概括為“五個強化”,通過這些舉措著力構建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的新格局。
一是強化育人理念。教書育人理念先行,理念非常重要,必須要有科學的教育理念、育人理念。如何強化育人理念?首先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六個下功夫”,把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樹立起來。《意見》把科學教育質量觀概括了四句話“德育為先、全面發展、面向全體、知行合一”。在實施過程中,通俗講是要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孩子,為孩子們的終身發展打好基礎,把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打好。
二是強化體系構建。要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五育”并舉的教育體系。大家都知道,我們歷來對智育是很重視的,這一次關鍵是要強化德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的育人功能,特別是把勞動教育的短板補起來。什么叫素質教育,大家爭論很多,看法也不盡相同。實際上發展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三是強化課堂變革。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這次《意見》提出一定要創新教育教學方式,變單純的滿堂灌填鴨式教育為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推進課堂革命,讓學生在學校在課堂上學得活一點,實效大一點。
四是強化評價導向。評價是“指揮棒”,是“牛鼻子”,提高教育質量,推進素質教育一定要把“指揮棒”調好,把“牛鼻子”牽住。因此,要建立發展以素質教育為導向的科學評價體系,制定義務教育評價標準體系。通俗來講就是要明確什么才是好的教育,一定要克服“唯分數、唯升學”的功利化的傾向,為學生想得遠一點,不僅僅為了當前。
五是強化組織保障。首先要明確在發展義務教育、發展素質教育方面黨政的責任,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政府要擔負起發展素質教育的主體責任。其次做好統籌,至少三個統籌,統籌教研力量,校長、教師一起教書育人;統籌管理力量,各個有關部門各盡其責;統籌社會資源,家庭和學校協同育人。
記者7日從國家發展改革委了解到,“凝思匯智 共謀新局”——“十四五”規劃《綱要》問計求策活動線上已收到建言3.7萬條,線下活動共發放問卷4000多份。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12月6日發布,全國林下經濟經營和利用面積目前已達6億畝,林下經濟總產值超過9000億元,從業人數超過3400萬。林下經濟,主要是指以林地資源和森林生態環境為依托,發展起來的林下種植業、養殖業、采集業和森林旅游業。
當地時間12月4日,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發布最新的疫情防控指導意見。美國疾控中心還建議,如果家庭成員感染了新冠病毒或疑似接觸過病毒,建議在家中也佩戴口罩。該機構警告稱,隨著天氣變冷、假日即將來臨,人們在室內的聚會活動會增多,這將加劇病毒傳播,“普遍佩戴口罩”是一個重要的防疫策略。
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生活垃圾分類列出了時間表:上海、廈門、寧波等46個重點城市到2020年年底力爭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基本全覆蓋,分類運輸體系基本建成,分類處理能力明顯增強。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財政部等七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包括盤活小區既有公共房屋和設施,保障新建居住小區養老服務設施達標,加強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布點和綜合利用,推進居家社區適老化改造。包括支持參與提供醫養結合服務,支持開展老年人營養服務和健康促進,發展社區助老志愿服務,促進養老產業聯動發展。
《通知》要求,實行個人(家庭)賬戶的,應于2020年底前取消,向門診統籌平穩過渡;已取消個人(家庭)賬戶的,不得恢復或變相設置。國家醫保局回應,城鄉居民醫保個人(家庭)賬戶取消并不會降低居民的醫保待遇,而是通過推進門診統籌進行替代實現的。
《通知》要求,實行個人(家庭)賬戶的,應于2020年底前取消,向門診統籌平穩過渡;已取消個人(家庭)賬戶的,不得恢復或變相設置。國家醫保局回應,城鄉居民醫保個人(家庭)賬戶取消并不會降低居民的醫保待遇,而是通過推進門診統籌進行替代實現的。
昨天(2日),財政部、農業農村部、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審計署、國務院扶貧辦、銀保監會等七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的指導意見》。2019年,財政部等七部委在全國范圍內聯合開展了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專項治理,發現了問題主要集中在三類。
據悉,《指導意見》還提出,到2023年,實現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監管格局基本建成;實現“一張清單管制度”“一個平臺管發放”,補貼政策的科學性和資金績效明顯提高。鼓勵在全省范圍內推行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發放補貼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