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07日10:58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7月6日(劉夢姣 郭夢妍)近日第二十九屆萬壽論壇在京舉辦。出席論壇的肯尼亞、墨西哥、土耳其、英國等國政界人士和專家學者紛紛為中國經濟點贊。他們認為,中國是一個強大的經濟合作伙伴,中國在經濟領域特別是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成就令人羨慕,中國在全球經濟發展進程中成為引領者是必然的。
6月25日,第二十九屆萬壽論壇在京舉行。新華網 劉夢姣 攝
“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全球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美國第一大債權國”……談到中國在經濟領域的表現,墨西哥國際事務理事會理事、前墨西哥駐韓國大使阿克斯塔如數家珍。他特別提到,過去數十年間,中國經濟取得了快速發展,尤其是在科技創新領域。“目前,中國在5G、人工智能等領域均處于世界前列。”
土耳其戰略思想研究所經濟與金融協調員皮納爾認為,中國的經濟成就給新興經濟體帶來了極大的鼓舞。“中國已成為新興經濟體的希望之光。現在,新興經濟體更加堅信,他們也能大力發展經濟。”
土耳其戰略思想研究所主席卡夫卡斯亞勒認為,中國的經濟發展進程和發展模式、政治體系和政治結構、外交語言體系及其國內政策,都對現代國際體系的塑造有貢獻。
肯尼亞公共政策分析師、美國非洲大學講師姆萬吉認為,中國經濟非常強勁,政治也很穩定。“中國在全球經濟發展進程中逐漸成為引領者,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
“中國一直是一個強大的經濟合作伙伴,尤其是在那些可能被其他國家忽視了的領域。”英國工黨全國執委會成員歐文說,對于英國來說,“脫歐”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要保持經濟社會發展勢頭,英國需向其他國家學習,建立新的合作關系。“我們(中英兩國)不能只在經濟上做合作伙伴,更要建立友好的合作伙伴關系,共享資源、技術和文化。”
墨西哥拉法埃爾·普萊西亞多基金會理事、國家行動黨前主席、前眾議長阿納亞認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驅動力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國政府的遠景規劃。“中國領導人的目光非常長遠,很多的政策都著眼于未來。我認為,這就是中國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
對于人類社會和中國經濟的未來,阿納亞表達了樂觀和期待。“若科技不斷向前發展,并運用到現實中、不斷解決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未來人類社會很可能將出現一幅極為繁榮的景象:人們在物質上極其豐富,在精神上極為幸福。我希望,作為目前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繼續發展經濟,引導這一變化的發生。”阿納亞說。
相關稿件
墨西哥等國政界人士、專家學者: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國際學者:堅持“和合”令中國贏得世界信任
專訪:中國正成為世界上最具創新的國家——訪全球“網絡峰會”創始人帕迪·科斯格雷夫
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19日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對話會并發表主旨演講。工商界人士紛紛表示,習近平主席講話立意高遠,內涵豐富,為疫情之下的亞太經濟合作指明了方向,極大地提振了工商界的信心。
我們展望到2040年建成一個開放、活力、強韌、和平的亞太共同體,實現亞太人民和子孫后代的共同繁榮。我們將繼續秉持亞太經合組織合作宗旨和自主自愿、協商一致、非約束性的合作原則,期待打造以下三方面經濟驅動力實現這一愿景: 一、貿易和投資。
國家主席習近平19日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對話會并發表題為《構建新發展格局 實現互利共贏》的主旨演講,強調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要全面深化抗疫國際合作,推動世界經濟復蘇。中國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對外開放,同世界各國實現互利共贏,共創亞太和世界更加美好的未來。
馬來西亞于11月20日以視頻方式舉辦2020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為此,如何最大限度保持開放、有效防控疫情蔓延、開展抗疫合作,將成為本次會議討論焦點之一。” 在此過程中,中國始終是亞太合作的堅定支持者、參與者、貢獻者,中國發揮更大作用也廣受各方期待。
在11月11日晚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0年會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副秘書長河野正道表示:按照目前全球經濟和疫情態勢,經合組織預測中國將是二十國集團中唯一能夠實現1.8%正增長的國家。(總臺央視記者 劉穎) (編輯 胡月)
在11月11日晚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0年會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副秘書長河野正道表示:按照目前全球經濟和疫情態勢,經合組織預測中國將是二十國集團中唯一能夠實現1.8%正增長的國家。
11日,馬來西亞舉辦首屆中國-東盟線上商貿洽談會,馬來西亞中國-東盟商務協會總會長林玉唐說,當前國際商貿形勢越趨復雜,東盟與中國雙邊越應加強合作關系。” 林玉唐表示,東盟作為亞洲第一個共同體,近年來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2019年成功躍升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
9月9日,由歐盟中國商會舉辦的“中歐商業對話”通過線上視頻方式成功舉行。來自中國和歐盟國家比利時、意大利、法國、希臘等國的政要與智庫專家們圍繞“數字經濟合作的機遇與挑戰”的主題,展開云端對話。
今年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面對外部環境變化,要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穩定產業鏈供應鏈,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中國致力于營造開放公平的市場環境,這將有利于提升投資者信心,促進全球經濟復蘇。
編者按: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落實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任務,推動西部地區綠色產業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