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06日14:31 來源:黃河新聞網
圖為呂梁臨縣白文鎮易地扶貧安置點——曜頭村永興苑社區
黃河新聞網訊(記者 周昱麗)7月4日,農歷六月初二,是個搬家的好日子。今天,呂梁臨縣白文鎮曜頭村村民穆艷珍告別了住了40多年的老窯洞,搬到了三公里外的永興苑社區的安置房。49歲的穆大哥說,活了半輩子,想也不敢想還能住上這樣漂亮的新房子。
不敢想的還有他以前住的老窯。建在山凹里,幾乎年年遭水災,洪水一來連屋里的土炕都能淹沒,墻皮泡掉了、家具漚爛了,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也想過翻修,但兩個兒子要上學,我們夫妻倆靠種地、打零工,一年收入萬把塊,真的有心無力?!蹦缕G珍無奈地說。
就在穆大哥一籌莫展時,脫貧攻堅戰打響了。臨縣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頭號工程”,“十三五”期間,全縣規劃了22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計劃搬遷267個村、約3.9萬人,穆艷珍就是其中之一。
“花一萬塊錢就住上了新房,就想感謝黨的脫貧好政策!”看著新房,四室一廳寬敞明亮,上下水、天然氣全通,還配套個單獨的小院子,穆大哥別提多滿意。
圖為呂梁臨縣白文鎮曜頭村村民穆艷珍和妻子為新房貼對聯。
和他一樣高興的,還有該鎮曜頭、宋家圪臺、赤普浪三村312戶1091人,目前已經全部領到永興苑社區新房鑰匙,就等挑好日子搬家了。
為確保搬遷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白文鎮統一規劃,因地制宜地在永興苑社區旁新建1500畝的現代農業富民產業園區,村民們可以就近在園區內打工,工資日結,一天120元。等產業園區全部見效后,可實現年純收入800萬元以上,帶動312戶農戶人均年增收7500元。
“搬過來,我老婆在社區做保潔,一年能掙一萬多,我一邊種地一邊在產業園搬菌棒、蔬菜,一年能掙兩萬多。”一筆賬算下來,收入翻番,穆大哥簡直樂開了花,他對未來充滿期待:承包個大棚、張羅兒子結婚、早點抱上孫子……
沒有“水土不服”,反而幫助村民提前脫貧,更搭上了奔小康的快車,白文鎮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是整個山西特色脫貧路徑的縮影——聚焦3350個深度貧困自然村,“六環聯動”推進整村搬遷,統籌解決“人錢地房樹村穩”七個問題,易地扶貧搬遷36.2萬人。2018年4月國務院對我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表揚激勵。
圖為呂梁臨縣安業鄉前青塘村,工作人員介紹青塘粽子。
除了易地扶貧搬遷,全省“產業扶貧”也搞得有聲有色。這不,在臨縣安業鄉前青塘村,村支部書記張新文也有脫貧“金點子”。2015年起,他帶領村民利用本村400畝茂密的葦子(粽葉)地,發展粽子經濟,建粽廠、做葦畫,幾年時間,就把一個成天上訪、不思進取的貧困村,變成了如今赫赫有名的“青塘棕”鄉。香甜軟糯的青塘粽子,遠銷太原、北京、上海等全國20多個省市。2018年該村人均年收入5000多元,實現整村脫貧。今年,青塘棕子和粽葉更是賣了1000多萬元,前青塘村在奔小康的路上絕塵而去。
此外你看,臨縣白文鎮李家灣村搞扶貧造林合作社,讓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6年的2135元,增長到現在4900多元,摘了“窮帽子”,增綠更增收;臨縣建成光伏扶貧電站193兆瓦,占全省的七分之一、呂梁的二分之一,覆蓋全部貧困村,惠及7.3萬貧困人口,僅此一項每個貧困村每年可獲得光伏扶貧收益20萬元以上……
不論是易地扶貧搬遷,還是發展粽子經濟致富;不論是搞造林合作社,還是建光伏電站,山西這些“金點子”都是既能脫貧還能致富的,它不是拍腦袋、想當然得來的,更不是為了完成脫貧任務隨便搬來的,而是因地制宜站在貧困群眾的角度,為了解決他們最根本的問題,慎重決定的。這些“金點子”不會脫貧后就失效,反而會有長效、有奇效,不斷引領脫貧群眾在奔小康的道路上,奮勇向前。
…… 新聞速遞: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 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為今后一個時期破解“健身去哪兒”提供了多項頗具操作性的“金點子”,對于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推動群眾體育蓬勃開展,具有重要意義。
” 在第一黨小組的耐心勸說、細致解答下,村民李某意識到治理的重要性,只有把有限的資源合理的利用,才能釋放村級發展的無限活力。不要一分錢青苗補貼,不要一分錢額外補償,在黨小組的作用下、在黨員、先進群眾的帶領下,通往向陽村委會主干道路兩側的地塊,又姓“公”了。
昨(14)日上午,重慶高新區召開貫徹落實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動員大會精神大會。會議指出,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動員大會精神為高新區推動科學城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出了目標要求、明確了方法路徑。
昨(14)日上午,重慶高新區召開貫徹落實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動員大會精神大會。會議指出,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動員大會精神為高新區推動科學城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出了目標要求、明確了方法路徑。
觀眾在2020服貿會服務機器人展區參觀。國外的機器人技術同樣有很多值得學習之處,需要中國與國外的制造企業互通有無、調劑余缺,共同把機器人產業做大做強,成為全球各國人民生活和工作的好助手。
題:讓中國制度故事“飛入尋常百姓家”——《中國制度面對面》廣受讀者歡迎 在全國各地上架銷售的同時,各地區也以一場場學習導讀、一次次贈書活動,讓《中國制度面對面》深入基層。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什么好”,既是關乎思想理論建設的重大問題,也是青年學生關心思考的熱點問題。《中國制度面對面》通篇貫穿制度自信這根紅線,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怎么來的”入手,對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作了條分縷析的闡釋。
2017年太太被精確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久治縣像他這樣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共6243人,占全州貧困人口的3.2%。就這樣,牧民們用來燒火做飯、砌圍墻、蓋房屋的牛糞,變成了脫貧致富的有機肥。
新冠疫情給今年的端午平添幾多輕愁,但山高水長,割不斷親情和思念。臨近五月初五,一大批圍繞端午民俗文化的網絡直播、線上公益、扶貧促銷活動火熱襲來,讓節日變得豐富多彩,也為城鄉旅游業復蘇注入源頭活水。
脫貧攻堅年,決戰決勝時間緊,任務重。面臨的困難與挑戰越大,越需要拿出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膽識與勇氣,以堅定的執行力和統籌的推進力與強大的引領力,匯聚起了磅礴的脫貧攻堅力量,交出滿意答卷。無論是從脫貧攻堅,還是從鄉村振興而言,產業發展都是基礎和支柱,必須牢牢抓住這個“牛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