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04日07: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經緯客戶端7月3日電7月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一篇報告提到:2018年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達到9732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一時間,“人均國民總收入”概念引發網友熱議甚至質疑。
7月2日深夜,國家統計局官方微信平臺對此釋疑稱,網友們可能誤解了人均國民總收入,而且還找錯了比較對象,并對相關概念作出詳細解釋。以下為詳細內容:
問題1:人均國民總收入,就是我們個人的收入嗎?
問題2:人均國民總收入9732美元,意味著啥?
問題3:想要看自己的收入高還是低?到底該用哪個指標?
近期以來,黨中央多次強調提升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并不斷推出相關政策舉措。當前,全球正掀起科技革命浪潮,企業面臨著強烈的科技創新需求和緊迫性,中國市場可以成為外企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點。
近期以來,黨中央多次強調提升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并不斷推出相關政策舉措。當前,全球正掀起科技革命浪潮,企業面臨著強烈的科技創新需求和緊迫性,中國市場可以成為外企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點。
世行中國局前局長郝福滿文章截圖 1978年改革開放開始前,中國在世界經濟中所占的份額僅為1.5%,經濟主要是封閉的農業。2006年,中國又制定了為期15年的科技發展長期規劃,為中國從勞動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產品生產國轉變為創新型工業強國奠定了基礎。
” 先不要忙著說“被平均”,因為你可能誤解人均國民總收入了,它跟通常所說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不是一個概念。國家統計局1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達到9732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達到9732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滄桑巨變七十載 民族復興鑄輝煌——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1986年經濟總量突破1萬億元,2000年突破10萬億元大關,超過意大利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2010年達到412119億元,超過日本并連年穩居世界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