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xxxxbbbb国产,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free性欧美媓妇喷水,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字幕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江水為證永志英雄——來自廣西全州縣的報道

2019年07月03日10:00  來源:經濟日報

5034

  “請看那邊河道,兩邊高出一塊,1934年一部分紅軍就是從那里渡的江。”廣西壯族自治區全州縣黨史研究人員周雄站在湘江邊,手指向鳳凰嘴湘江渡口不遠處的一片河道說。

  沿著周雄手指的方向望去,河道在那里收窄,江水依然緩緩流淌,兩岸樹木蒼翠。據介紹,鳳凰嘴湘江渡口位于廣西全州縣鳳凰鎮,是1934年紅軍渡過湘江的主要渡口之一。

  1934年,紅軍選擇在鳳凰嘴湘江渡口一帶600米左右的江面渡江,主要有兩方面考慮:一是距離鳳凰嘴渡口約10公里的興安縣界首渡口當時可能已被敵軍占領,二是這里江面寬闊且江水不深,紅軍戰士可以涉水通過。

  1934年12月1日,中央紅軍突破湘江已到最后關頭。當日凌晨,全軍12個師,有三分之二還在江東。凌晨1時半,中革軍委向全軍下達了緊急作戰命令,兩個小時后,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紅軍總政治部又聯名下達指令,指出“我們不為勝利者,即為戰敗者,勝負關系全局”“望高舉著勝利的旗幟向著火線上去!”此時,紅軍多個軍團的部隊正在渡江或前往湘江,而敵軍已從東、北、南面瘋狂逼近。從全州南下的湘軍,與堅守在白沙河阻擊線一帶的紅一軍團進行激戰;從新圩北上的桂軍,已到古嶺頭一帶;同時,光華鋪的桂軍正在向界首猛攻。

  隨后戰斗進入白熱化。“進入冬季,江水冰冷刺骨,紅軍正在渡江的時候,有兩架飛機飛了過來,發現了渡江的紅軍。”鳳凰嘴渡口所在的建安司村村民蔣仕發聽爺爺說起過當年的場景,“當時江水都被鮮血染紅了”。

  據黨史專家介紹,紅八軍團在鳳凰嘴渡口上游一淺水處過江時,遭敵機狂轟濫炸,而隨后一路追截紅軍的桂軍也追到了湘江邊,對正在渡江的紅軍,架起機槍瘋狂掃射。上有飛機轟炸,后有敵軍追擊,紅軍傷亡慘重,最終付出巨大的犧牲才渡過了湘江——紅八軍團過江后集結時只剩下1000多人。

  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紅軍長征史》寫道,突破敵人的第四道封鎖線,紅軍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中央紅軍由長征出發時的8.6萬人,減少到3萬余人。黨史專家告訴記者,湘江戰役粉碎了國民黨軍在湘江以東圍殲紅軍的圖謀,保全了黨中央和紅軍主力。

  在1934年的冬天,成百上千的紅軍戰士永遠沉睡在了湘江冰冷的水底。1984年全州縣黨史辦到湘江西岸的李家村調查,據當年的見證者回憶,戰斗過后,村民們掩埋了3天的紅軍戰士遺體,而更多遺體則是沉入江底或被江水沖走。當地的老百姓也一直守護紅軍墓地,緬懷英靈。

  江水無言。85年過去,人們已很難想象,當年紅軍為了渡過湘江,突破國民黨重兵設防的第四道封鎖線,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青山為證。正如《湘江祭文》寫道,“山河嗚咽,日月無光,鬼神哭泣,大地神傷……英雄事跡,牢記心上,千秋萬代,永志不忘。”

文章關鍵詞:江水 全州縣 勝負關系 永志 河道 紅八軍團 中央紅軍 渡口 湘江祭文 紅軍長征史 責編:李婭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150尾大規格子二代中華鱘放流長江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我國淡水漁業的搖籃、魚類基因的天然寶庫。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強調,要切實抓好中華鱘等珍稀物種搶救保護,加力推進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爭取早日重現長江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美麗景象。

  • 【每日一習話】要把長江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

    習近平:長江造就了從巴山蜀水到江南水鄉的千年文脈,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標志性象征,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長江文化,要堅持賡續千年文脈,厚植家國情懷,傳播時代價值,展示多彩文明。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麗江華坪:芒果飄香帶動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今年71歲的臨江村村民王道相是當地的種芒大戶,就在不久前,他家的最后一批芒果剛剛被采摘完。王道相介紹芒果種植情況。沿江兩岸,芒果飄香,江水如藍實現了生態環境保護和產業發展同頻共振,芒果真正成為當地村民致富的“金果果”。

  • “河南省脫貧攻堅優秀攝影作品展”開幕

    11月17日,“河南省脫貧攻堅優秀攝影作品展”和“第十一屆河南省農村攝影大展”在河南省文化館開幕。“第十一屆河南省農村攝影大展”共收到參賽作品9435幅(組),共評出獲獎作品160幅,其中一等獎作品10幅,二等獎作品20幅,三等獎作品30幅,優秀作品100幅。

  • 【地評線】荔枝視評:守護“一江清水”,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

    “你從遠古走來,巨浪蕩滌著塵埃;你向未來奔去,濤聲回蕩在天外……”一曲中華兒女耳熟能詳的《長江之歌》,唱出了萬里長江的波瀾壯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后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長江,彰顯了黨中央守護“一江清水”的堅定決心,也必將激勵更多人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

  • 熱解讀丨習近平心中的長江“漁”事

    唐古拉山脈姜根迪如冰川融化的水滴,匯成長江的第一股水源,一路浩蕩6300余公里,在奔流入海前,孕育滋養出一片富庶水鄉,這就是江蘇。今年8月,在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長江禁漁是為全局計、為子孫謀的重要決策。

  • 獨家視頻丨習近平赴江蘇考察調研

    在上海出席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后,習近平總書記赴江蘇考察調研。隨后,習近平前往南通博物苑,參觀張謇生平介紹展陳,了解張謇“實業救國”、發展教育和社會公益事業的事跡。

  • 老人落水教科書級自救 網友:令人驚嘆

    ”老人說,由于沒有體力了,她干脆放松地仰躺在水面,身體反而沒有下沉,漂浮在水面,一直保持著這種姿勢,直到消防員游到她身邊。醴陵消防救援大隊指揮員寧傲介紹,他們到場時,發現老人十分放松、呼吸平緩,這和一般落水者的狀態很不一樣。

  • 漁民上岸,有了新營生(大江大河·關注長江禁漁①)

    圖為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物流園碼頭,專業拆解公司將退捕漁船吊裝上岸,運往專門場所拆解。今年49歲的吳世明原本是宜昌宜都市白水港村漁民,祖祖輩輩在長江邊捕魚為生。老高發動合作社另外8名退捕漁民,用補償款和積蓄湊齊了200萬元注冊資金,成立了一家船舶服務公司。

  • 漁民上岸,有了新營生(大江大河·關注長江禁漁①)

    圖為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物流園碼頭,專業拆解公司將退捕漁船吊裝上岸,運往專門場所拆解。今年49歲的吳世明原本是宜昌宜都市白水港村漁民,祖祖輩輩在長江邊捕魚為生。老高發動合作社另外8名退捕漁民,用補償款和積蓄湊齊了200萬元注冊資金,成立了一家船舶服務公司。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