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27日09:48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意見指出,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是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大舉措,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改革任務。我國經過60多年的努力,已建立數量眾多、類型豐富、功能多樣的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在保護生物多樣性、保存自然遺產、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重疊設置、多頭管理、邊界不清、權責不明、保護與發展矛盾突出等問題。為加快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提供高質量生態產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現提出如下意見。
意見就總體要求、構建科學合理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立統一規范高效的管理體制、加強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督考核、保障措施作了具體部署。
云南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的核心和交匯區域,是中國乃至世界的天然基因庫,也是中國西南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云南1996年率先在全國開展了國家公園新型自然保護地模式的研究、探索和實踐。
記者12月1日獲悉,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關于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鐵路、國道省道(含高速公路)、縣鄉道路兩側用地范圍以外違規占用耕地超標準建設綠化帶的要立即停止。
為了在2030年之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除大力節能,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間還要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李宏偉認為,未來,切實做好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和確權登記等基礎性工作,應以落實產權主體為關鍵,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體系。
13日是我國第四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截至目前,已有193個國家加入《世界遺產公約》,1121個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文化遺產869項、自然遺產213項、自然與文化雙遺產39項。
一個自然保護區,門口掛幾塊牌子,還有風景名勝區、旅游區、地質公園等名號。3月27日,全省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工作培訓會召開,我省將建設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6月30日前,省林業局完成全省數據匯總,按要求向國家提交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預案。
習近平總書記圍繞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堅定不移地走綠色發展之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美麗中國。我們堅持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形成世界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
建立并完善自然保護地制度體系,為全球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提供中國方案。牢牢把握生態環境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為保護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權益凝聚中國智慧。更好推動構建生態環境保護大格局,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力量。
記者10月30日從第一屆中國自然保護國際論壇開幕式上獲悉,目前我國已建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1.18萬處,占國土陸域面積的18%,領海面積的4.6%。其中國家公園體制試點10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74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44處。擁有世界自然遺產14項、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4項、世界地質公園39處,數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主體功能區配套政策,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中國生態文明之路以國家公園為起點”7月10日,《中國實施自然保護地管理改革》一文在國際期刊《生態學與進化趨勢》上發表。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在我國,常見的自然保護地有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海洋特別保護區(海洋公園)、世界自然遺產、地質公園、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