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24日18:02 來源:河南廣播電視臺民生頻道
出門or回家
你有木有發現
你的周圍滿滿的都是各種廣告
▼
它可能是這樣的
▼
這樣的
▼
甚至這樣的
小區電梯間的廣告總是五花八門
賣車 整容豐胸 補習班等等
可能很多人都已經習以為常
但是,前幾日,
小莉接到投訴,
鄭州一小區內電梯間
竟然播放了一些“少兒不宜”的廣告
這些男男女女的畫面
讓成年人看到都面紅耳赤
更何況小區里還有很多小朋友
家長們直呼:
這簡直就是對孩子的一種毒害!
除此以外,24小時
循環播出的廣告
業主直言仿佛被“洗腦”
更何況,這些私自加裝的LED顯示屏
業主根本不知情!
物業負責人解釋
在沒有業主委員會的時候
開發商和物業簽訂的合同
由他們進行維護保養和經營
在520期間播出一些“不宜”廣告
確實是他們監管不到位
最終,經過小莉協商
業主所反映的LED廣告屏現場斷電
物業表示下一步會進行公示
經過廣大業主同意再進行投放
同時收益將用于小區公共區域的維修
小區電梯間播放廣告
這個看似很正常的場景,
你有沒有想過以下這些問題?
比如……
物業靠這些廣告賺了多少錢?
物業用公共區域打廣告,
經過你的同意了嗎?
廣告收入所得如何利用,
告知全體業主了嗎?
這些項目收錢的雖然是物業,
但物業只是代為管理!根據我國《物權法》和有關規定,
住宅小區內的公共場所、公用設施,
屬于全體業主共有。
因公共設施所產生的廣告收益,
歸!業!主!共!有!
看到這,
就有人質疑,
這筆錢我能要到嗎?
有小區成功給業主發錢!
大家懂了吧,
其實這些錢應該歸業主所有!
都別忙著羨慕人家了,
心存疑慮的趕緊去問問小區業委會,
問清楚這些收入到底去哪了!
物業的好壞,
直接關系到居住環境的好壞,
作為小區公共資產的“管家”,
物業應該在收費的項目
標準、用途等方面,做到公開透明并監管到位
以減少物業糾紛,
切實保障業主權益。
6月25日,成都一位8歲男童在小區電梯內被一名年輕男子擄走并暴打,家屬當晚在該小區地下停車場找到了男童。
來源標題:戰疫情:企業節后復產復工防控理念、方案、預案合集,你要的都有 五查:查思想(意識是否到位)查體溫(是否有癥狀)查防護(是否戴口罩)查行蹤(是否有疫區接觸史)查責任(防疫要求是否落實)
狹小的電梯空間里一名護士被一男患者連踹數腳這位白衣天使不但沒有生氣 沒有抱怨接下來她反倒做了這樣一個舉動瞬間溫暖了所有人
物業客服主管韓雪梅的意思是:遠大理想城有很多業主素質不高,不講理,物業曾嘗試使用可拆卸座椅,但都被業主破壞了,不得已,才焊了這兩個墩子。業主自己找搬家公司,根據現在的市場行情,搬家費用是人數乘以樓層再乘以單層樓價,算下來,產生的費用會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