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17日07:20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科學”號6月16日電 綜述:250多種樣品采集 “科學”號西太海山科考成果豐碩
新華社記者張旭東
“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探海歸來(5月27日攝)。 新華社記者 張旭東 攝
中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已完成西太平洋卡羅琳洋脊上的海山科考任務,正在返航途中。本航次,科考隊員對海山進行了19次精細調查,采集到了250多種深海生物樣品,幾乎是過去“科學”號兩個海山航次才能采集到的物種總數。
罕見深海海兔
一個海綿猶如貴婦的帽子,鑲著金色“絲邊”,一只俏皮的紅蝦在其頂上舞動婀娜的身姿;一只深褐色的魚,顏值嚴重“不在線”,嘴猶如被縫過一般,像恐怖的海盜;粉色的海葵觸須在海流作用下似“迎風招展”,像一位窈窕淑女……
跟隨“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的鏡頭探索未知海山,就像搭乘一輛海底觀光車。每天的下潛,都讓科學家充滿了期待。
“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在海山拍攝到的海兔(5月27日攝)。 新華社發
突然,兩只頭部粉紅色、身體發白的蝸牛狀軟體動物出現在“發現”號實時傳回的高清視頻中。隨船科學家非常興奮,判斷這是非常少見的海蛞蝓(俗稱“海兔”),特別是在深海更為罕見。
航次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徐奎棟介紹,俗稱海兔的海蛞蝓并不是兔,是螺類的一種,因其頭上有兩對觸角突出如兔耳,因而俗稱海兔。海蛞蝓并非是單一物種的稱謂,而是一大類形態特化的軟體動物統稱。就像蝸牛一樣,它們的祖先身上也背著一個大殼,但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逐漸脫掉了殼。
目前,全球共發現了3000多種海蛞蝓,主要分布在熱帶淺海。根據現有文獻資料,東北太平洋深水(水深大于200米)共發現了8種海蛞蝓,而西太平洋深水在此之前還未查到有記載。
除了海兔,本航次“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共下潛了19次,初步統計科考隊員獲得了250多種生物樣品,這是過去幾乎兩個航次才能獲得的樣品,包括未知的馬蹄螺、身體半透明的深海扇貝、身體透明的海鞘、披著“金甲”的多毛類等罕見深海生物。
熱帶“海底花園”
“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在海山拍攝到的“海底花園”(5月28日攝)。新華社發
色彩斑斕的深海珊瑚林多分布在南北緯30度至兩極,熱帶西太平洋的“海底花園”則非常罕見。本航次,科考隊員跟隨“發現”號在近千米深度的熱帶西太平洋發現了多處“海底花園”,非常壯觀。
記者在“發現”號拍攝的海底視頻中看到了一片色彩斑斕的“海底花園”,有金柳珊瑚、丑柳珊瑚、黑珊瑚、柱星螅和海綿等,還有海蛇尾、鎧甲蝦等在珊瑚林間生長,其中一塊石頭上附著了50多個生物。雖然這些珊瑚林的面積都不大,但與海山其他地方只有零星生物相比,顯得蔚為壯觀。
徐奎棟說,珊瑚林在南北緯20度以內的熱帶西太平洋海域非常罕見,這是因為熱帶西太平洋遠離大陸,沒有陸源營養鹽的補充,同時水體常年上熱下冷,上下水體基本不交換,導致底層豐富的營養鹽上不來,是典型的寡營養海域。
這里的“海底花園”是何種成因?專家認為,一方面,發現“海底花園”的區域基本都在海山迎流面,洋流復雜,且流速大,底層洋流將富含有機物的“海洋雪”帶到這里,為濾食性生物珊瑚等帶來豐富食物;另一方面,“海底花園”所在區域底質環境穩定,有利于珊瑚、海綿等生物的附著、生長和長期匯聚。
此外,科考隊員在本航次還發現了多種生物共存共生和深海海星攝食珊瑚等有趣現象。
海山“匆匆一瞥”
“科學”號執行的是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西太平洋典型海山生態系統科學調查”航次任務,本航次是“科學”號近5年來第五次探秘海山。
徐奎棟說,海山又稱海底山,是指從海底計高度超過1000米,但仍未突出海平面的隆起。海山如同陸地上的山脊,典型的海山由死火山形成,且以硬底為主,有些海山形成以有孔蟲砂或珊瑚砂為主的軟底沉積。
海山不僅是富鈷鐵錳結殼等礦產資源的重要分布區,還有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海山藏有大量有商業價值的魚類及無脊椎動物,中高緯度的海山通常是大洋漁場所在地,也是鯨、鯊魚等大洋遷徙動物的“加油站”。
“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采集到的珊瑚(6月5日攝)。 新華社記者 張旭東 攝
此外,海山是許多古老生物的避難所,一些海山上的生物生長慢、生命周期長,一些珊瑚等生物已經長了幾百甚至數千年。這也決定了海山的生態系統非常脆弱,一經破壞則很難恢復。
據了解,全球有逾3萬座海山,但有生物取樣的海山僅300多座,取樣調查較全面的海山僅50多座。西太平洋是全球海山系統分布最為集中的海域,人類對這一區域海山的認識卻非常有限。
“這個航次雖然超額完成了預定任務,獲得了豐富的樣品、資料和數據,但對認識全球的海山來說,還只是匆匆一瞥。”徐奎棟說。
“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采集到的深海蟹(5月31日攝)。 新華社記者 張旭東 攝
“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采集到的深海蟹(5月31日攝)。 新華社記者 張旭東 攝
陜西神木石峁遺址皇城臺出土的陶鷹(上圖)和玉鉞(下圖)(拼板資料照片)。新華社發(中國文物報社供圖) 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出土的龍山時期玉冠飾殘片(資料照片)。
12月6日,記者獲悉,今年3月河南“許昌人”遺址出土的一座微型鳥雕像被美國考古學會主辦的《考古Archaeology》雜志評為“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據了解,河南“許昌人”遺址出土的一座微型鳥雕像距今13500年,是中國最古老的雕塑,將中國藝術中鳥類的表現提前了8000多年。
12月6日記者獲悉,近日美國考古學會主辦的《考古Archaeology》雜志評選出了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其中,出土于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的微型鳥雕像入選。這是繼2007年、2008年出土8萬至10萬年前的許昌人頭蓋骨化石和大量精美細石器之后,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又一次重大考古發現。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科研人員檢測美國獻血樣本發現,2019年12月中旬時,一些美國人體內就出現新冠病毒抗體。疾控中心研究人員檢測了美國紅十字會去年12月13日至今年1月17日采集的獻血樣本,共計7389份,來自美國9個州。
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考古工作者十分關心,強調他們“風餐露宿、青燈黃卷,展現了深厚的愛國情懷、堅定的學術志向、頑強的工作作風”,對他們的成就、付出予以充分肯定,并致以誠摯的問候。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站在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堅定文化自信的戰略高度,精辟論述我國考古工作。經過幾代考古人接續奮斗,我國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歷史軸線,增強了歷史信度,豐富了歷史內涵,活化了歷史場景。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 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雜志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縱觀歷史,中華文明具有獨特文化基因和自身發展歷程,植根于中華大地,同世界其他文明相互交流,與時代共進步,有著旺盛生命力。
位于青海省海西州都蘭縣熱水鄉的熱水墓群,于1982年發現,是公元6至8世紀的重要墓葬群,其中編號為“血渭一號墓”是規模較大的一座墓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韓建華:這一系列元素說明這個都蘭是當時絲綢之路青海道上一個重要的節點,就是一個東西文化交流的中轉站。
近日,位于安徽黃山市休寧縣的齊云山腳下發現了一處摩崖石刻群,為國寶齊云山摩崖石刻增添了新亮點。由于本次發現的石刻群位置為橫江邊,這次新發現的石刻群也填補了齊云山景區山下及橫江邊無題刻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