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xxxxbbbb国产,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free性欧美媓妇喷水,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字幕

新聞中心 > 獨家 > 正文

【壯麗70年·聚焦黃河生態帶】黃河安瀾 國泰民安 走進“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水利樞紐

2019年06月16日10:45  來源:映象網

5034

映象網訊(記者 燕子丹 文/圖)三門峽水利樞紐是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黃河上興建的第一座以防洪為主、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被譽為“萬里黃河第一壩”。工程建設管理運用59年來,通過兩次改建和三次運用方式的調整,探索出“蓄清排渾”的成功運用方式,為多泥沙河流水庫管理運用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經驗。6月14日,“聚焦黃河生態帶見證出彩河南”網絡主題活動采訪團來到三門峽大壩,共睹黃河上這顆熠熠生輝的“水電明珠”!

據三門峽水利樞紐管理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王育杰介紹,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主壩為混凝土重力壩,主壩長713.2米,最大壩高106米,樞紐總裝機容量40萬千瓦,為國家大型水電企業。工程控制流域面積68.84萬平方公里,占流域總面積的91.5%,控制黃河來水量的89%和來沙量的98%。

除了防洪和灌溉的功能之外,提供清潔的水電能源也是三門峽水利樞紐的主要功能。1973到1978年,三門峽水電站安裝了5臺單機容量為5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大大緩解了豫西地區乃至河南全省電力供應緊張的局面。到1997年末,三門峽水電站共裝機7臺,總容量達到45萬千瓦,跨入國家大型水電站行列。

為解決汛期發電難題,在圓滿完成社會公益性任務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洪水資源,三門峽樞紐局于1989—1995年,在全國數十家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的配合下,組織開展了汛期渾水發電試驗研究。經過6年刻苦攻關,歷時6年的渾水發電科學試驗取得成功,打破了渾水不能發電的“禁區”,洪水資源化利用取得了重大突破,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三門峽水利樞紐建成運用后,三門峽庫區周圍還逐漸形成了獨特的自然氣候和新的生態平衡,形成了以大禹渡等提灌站供水的農業灌區,也是工業穩定取水的依靠。水庫200多平方千米的水域,形成了新的黃河濕地,成為維持本區域生態平衡的最基本要素,對調節地區氣候、保護當地生物多樣性及生態平衡,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成為兩岸人民的福祉恩澤。

作為新中國治水史上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這座寄托黃河變清夢想、肩負黃河防洪減淤重任的大國工程,將在黃河防洪、防凌、供水、灌溉、調水調沙等社會公益性任務中繼續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繼續為新中國水利建設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文章關鍵詞:壯麗70年 黃河生態帶 三門峽水利樞紐 萬里黃河第一壩 責編:彭向華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