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07日10:43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外,還有哪些民俗呢,一起去各地看看。
做香囊識本草 體驗傳統中醫文化
端午節有一項與中醫藥文化密切相關的民俗——佩香囊。今年端午節期間,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就舉辦了一場“過端午、做香囊、識本草”的公益活動。醫院的醫生、藥劑師與患者一起動手,把提前粉碎、混合好的藥材制做成香囊。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急診科主任齊文升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急診科主任齊文升:端午節這個氣候特點是溫度越來越高,濕度越來越大了,然后我們做這個香囊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一個芳香化濕,另外它有醒神的作用,避蟲的作用。
活動現場,醫生們還為大家介紹了不同藥材配方所制作的香囊的用途,讓大家了解到更多的傳統中醫文化。
傳統香包擺滿街 造型多樣受歡迎
端午節期間,甘肅慶陽的大街小巷擺滿了香包,有十二生肖、蒜頭、纏線粽子、福娃娃等各種造型,里面填充有雄黃、艾葉末、藿香等中草藥,由七彩絲線繡制而成,香氣襲人,吸引了不少游客購買。
游客李敏:(這些香包)工藝做得特別好,特別精湛,而且這是一針一線縫出來的,這些東西都是做得非常形象,非常生動。
端午假期粽葉飄香,龍舟競渡。在甘肅鳴沙山,人們體驗大漠中的速度與激情;在廣西富川,千年古村落深坡村的村民們掛起菖蒲、艾草;在吉林琿春防川村,人們吹奏起洞簫,載歌載舞。在四川、河北,各景區嚴格落實分區分級防控要求,采取網上預約、間隔入園、錯峰游覽的方式,引導人們有序游玩。
包粽子、賽龍舟、掛艾草、佩香囊……節日里蘊含的平安健康,已成為中華兒女共同的文化紐帶和情感寄托。當前,疫情防控仍然不可松懈,稍有麻痹就可能功虧一簣,今年的端午節更要注重發掘節日中的健康文化內涵,注重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弘揚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董曉麗說,隨著歲月流逝,如今的端午節,節俗寡淡,讓人“像丟了什么很重要的東西”。專家認為,傳統節俗傳承不足,既有節俗本身在時代變遷中“去舊”的原因,同時也有在新的時代環境中“培新”不足的原因。
新華網發(高嵩 攝) 6月22日,南陽市臥龍區樊榮華老人在趕制手工香囊,她制作的香囊做工精細、形象逼真,深受附近居民青睞。新華網發(高嵩 攝) 6月22日,河南省濮陽市中原油田燃氣分公司職工及職工家屬,開展“包粽子、送香包”傳統文化活動。
他,只是一個普通民族醫院——黑龍江省哈爾濱德格藏醫醫院的院長,可截至目前,他已持續為疫區捐贈疫情防控物資總價值近百萬元。圖為2月25日從國外運抵四川甘孜州的60000只口罩和一噸酒精分裝現場 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國人,他深沉地愛著祖國,愛著家鄉,愛著百姓。
在古代,點雄黃、掛艾葉菖蒲、佩香袋等,取的是避免鬼邪侵犯之意,但其中不乏科學原理。在所有這些習俗中,掛香囊的養生特色最為典型,是一種預防傳染病的好方法。記者從滬上幾家三甲中醫院獲悉,這幾天“冬病夏治”門診已悉數接受預約、掛號。
圖為6月4日河北省邯鄲市廣平縣第二實驗小學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縫制香囊。圖為6月4日河北省邯鄲市廣平縣第二實驗小學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縫制香囊。圖為6月4日河北省邯鄲市廣平縣第二實驗小學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縫制香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