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06日09:13 來源:人民網
600年端午傳統民俗“龍眼點睛”【5】
2019年6月5日,端午節各地有各地的習俗,在廣東順德一些村鎮,還保留著許多傳統的端午習俗,發展到今日,這些傳統文化不僅沒有被人們所拋棄,而是以與時俱進,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習俗連接著人和人之間的感情,代代相傳,為人們所喜愛。
每一年的農歷五月初三,萬眾矚目的“龍眼點睛習俗”活動在勒流龍眼村盛大上演。珠三角各地一百多艘龍舟云集龍眼村進行“龍眼點睛”儀式,祈盼一年風調雨順、闔家安康。許多珠三角的游客慕名而來觀看這個活動,體驗這個跨越600年的龍舟文化。
龍舟靠岸,龍舟手就卸下龍頭、龍尾和龍牌登岸,從左側門進入太尉廟內,由長者用毛筆蘸朱砂為龍頭點睛,同時主客互贈禮物,“點睛”儀式完畢,再從右側門出。
傳統說法認為,龍舟用朱砂點過睛之后,就有了靈性,虎虎生威,否則就會拖泥帶手,甚至有翻沉之虞。
主人也為來自遠方的朋友點燃鞭炮以示感謝,為前來朝圣的龍舟派利是、贈禮品,并為遠方的客人準備豐盛“龍舟飯”,表達地主之誼。
經過多年打造,龍眼點睛民俗活動已經發展成為珠三角地區頗具影響力的龍舟文化盛會。希望在未來,年輕一輩可以更多的認識這樣的傳統活動,成為傳統習俗的新一代接班人。
龍眼古稱“龍渚”,四面環水,自古就是群龍聚首之圣地,因為龍眼點睛習俗日隆,“龍渚”也被“龍眼”替代。
相傳明永樂年間(1403-1424),龍眼“石馬洲”已有相公廟,廟外有龍船澳,民風久染,漸成點睛習俗。祖輩相傳,龍舟不點睛者為盲龍,劃船時風險暗存。尤其是新龍舟,龍眼點睛方可精神煥發,一往無前。
6月5日正是五月初三,跟往年一樣,來自順德、中山、番禺等地的龍舟云集龍眼,參加一年一度的龍舟盛事,祈盼一年風調雨順、闔家安康。
幾縷涼爽的秋風,吹散了酷暑的炎熱。資料圖:白露節氣臨近,甘肅河西走廊祁連山下的張掖民樂縣田野里的大麥、小麥都已經成熟,田野風光如畫。
正值泰國榴蓮等水果的收獲季節,來自中國的大量訂單讓泰國果農喜上眉梢。金果源主要經營生鮮龍眼出口,現已發展成泰國東部最大的龍眼生產基地,每年約有8萬—10萬噸龍眼銷往中國、新加坡等地。
龍眼肉粥健脾養心,補血安神 材料:龍眼肉15克,紅棗15克,粳米100克。做法:龍眼肉洗凈,備用;枸杞洗凈,備用;大棗洗凈,去核,備用;粳米淘洗干凈,備用。做法:1、將龍眼干去殼,備用:黑木耳洗凈,浸泡在溫水中約4個小時;將紅棗洗凈,去核,切成兩半。
當晚風輕輕拂去夏天的燥熱,當梧桐葉悄然變了顏色,裊裊涼風,吹來了颯爽的秋天。“處”,是“去”的意思,“處暑”,暑氣至此而止,夏天的熱烈正式落幕,秋日的美景鋪陳開來,“三伏適已過,驕陽化為霖”。
7月24日,一名游客在欽州市欽南區麗光華僑農場龍眼園內采摘龍眼。近日,廣西欽州市的龍眼成熟,吸引各地游客和商家前來采摘、品嘗、收購。近日,廣西欽州市的龍眼成熟,吸引各地游客和商家前來采摘、品嘗、收購。
北京夏季來臨,太陽鏡已經必不可少。太陽鏡光透射比指標不符合,使光線不能很好地透過鏡片,造成所視物體模糊不清,顏色灰暗,視覺疲勞,存在安全隱患。為長沙快購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龍眼”牌太陽鏡和南京蘇寧極物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飛行員”牌太陽鏡。
4月10日上午10時20分,重慶團結村鐵路中心站,一列滿載25個集裝箱大柜的專列鳴笛出發。王渝培舉起手機,鏡頭里,車頭正面紅底黃字的標牌格外清晰: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出口印度專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