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05日16:51 來源:央視新聞
來源:央視新聞
中新社北京12月8日電題:“十三五”之“太空舞”:中國航天耕宇牧星耀蒼穹 北京時間12月6日11時58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四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21世紀的中國,無論在城市、田野、海洋或是雪山之巔,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影響已經無處不在。從1983年“雙星定位”理論提出,歷經30多年的探索實踐,三代北斗人打破國外技術封鎖,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發展之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被譽為中國“天眼”,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中國天眼”坐落于貴州平塘縣克度鎮深山的一處“大窩凼”,從山頂向下看,就像一口“大鍋”,其口徑達到500米;球狀反射面相當于30個足球場。
孫家棟,男,漢族,中共黨員,1929年4月生,遼寧復縣人,原航空航天工業部副部長、科技委主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原高級技術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七、八、九、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
6月23日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隨著發射指令的發出,山谷中火箭在巨大的轟鳴聲中一飛沖天,直奔蒼穹。由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制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將第55顆北斗導航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
6月23日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隨著發射指令的發出,山谷中火箭在巨大的轟鳴聲中一飛沖天,直奔蒼穹。由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制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將第55顆北斗導航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
71年從黃水到藍水到走向深藍71年從沿江到沿海到大洋大洲國家利益所至艦艇航跡必達人民海軍捍衛和平的征程越走越遠今天是人民海軍71周歲生日無論你在哪里請給人民海軍送上一份祝福 主播說聯播丨這個“摘帽群”又添新成員 郭志堅:入群不易,還得永不退群
我們中的一些人 永遠留在了這段不尋常的歲月里 留在手機里的照片 成了墻上的那張黑白照 世事無常 有些暫停鍵沒能恢復播放 永遠按下了停止 長路輾轉 離合悲歡 人聚又人散 許多年后
神舟五號是神舟號系列飛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于2003年10月15日9時整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將航天員楊利偉及一面具有特殊意義的中國國旗送入太空。這標志著中國成為繼前蘇聯(俄羅斯)和美國之后,第三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是中國航天事業在新世紀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10月10日,瑞典文學院正式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波蘭女作家奧爾加·托卡爾丘克,將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以非典型的文學呈現我們所面對的時代,恰恰是奧爾加·托卡爾丘克與彼得·漢德克這兩位幾無交集的作家的共通之處,也是這次諾貝爾文學獎“雙黃蛋”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