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29日21:32 來源:觀察者網
“即使只是一個小國,我們也不能受發達國家欺負。”繼菲律賓后,馬來西亞政府也向那些將塑料垃圾運往別國的發達國家做出了強硬表態。
該國官員不但宣布,將把約3300噸不可回收塑料垃圾送回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國,將國內非法企業稱作“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叛徒”,還指出中國垃圾禁令讓全世界意識到了當前嚴重的垃圾回收問題。
據美聯社5月28日報道,為避免成為富裕國家的垃圾場,馬來西亞能源與環境部部長楊美盈(Yeo Bee Yin)周二宣布了將垃圾運回的計劃。
她表示,自從中國去年禁止塑料垃圾進口以來,馬來西亞和許多發展中國家已經成為新目標。60個裝滿受污染廢物的集裝箱被走私進馬來西亞,意圖運往該國的非法加工廠,但它們將被送回來源國。
她進一步稱,其中10個集裝箱將在兩周內被送回。說著,楊美盈向記者展示了位于吉隆坡郊外一港口的垃圾。
圖自IC Photo
被展示的物品包括來自英國的扎帶、來自澳大利亞的受污染牛奶盒、來自孟加拉國的光碟,以及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沙特和中國的電子及生活垃圾。
圖自IC Photo
不過,楊美盈強調,來自中國的垃圾似乎是法國和其他國家的垃圾,這些垃圾在中國實施禁令后改道來了馬來西亞。
她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由于中國實施塑料垃圾禁令,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而馬來西亞不會成為全球垃圾場……我們會反擊。即使只是一個小國,我們也不能受發達國家欺負。”
僅在一個案例中,一家英國回收公司在過去兩年間就向馬來西亞出口了約1000個集裝箱、超過5.5萬噸塑料垃圾。
自去年7月以來,馬來政府已經取締了數十家非法塑料回收場所,勒令150多家工廠停業。本月早些時候,馬來政府還向西班牙退回了5個集裝箱的垃圾。
該官員還指出,中國的塑料垃圾禁令“讓全世界看到,我們正面臨嚴重的垃圾和回收問題。”富裕國家的公民努力將垃圾分類回收,但這些垃圾最終被傾倒在發展中國家,在那里它們被非法回收,對環境和健康造成危害。
“我們敦促發達國家重新審視它們對塑料垃圾的管理,停止往發展中國家運垃圾的做法,”她稱,這樣既“不公平”也“不文明”。
同時,該部門誓言要對非法進口二手塑料的馬來西亞公司采取行動,并稱他們是“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叛徒”。
除馬來西亞外,菲律賓總統近期也就垃圾問題頻頻向加拿大喊話,要求后者“收回垃圾”、否則“倒在你們海灘上、使館門口”。在加拿大錯過最后期限后,菲律賓于5月15日連夜召回了駐加外交官。
據生態環境部的消息,從2017年國務院印發《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以來,生態環境部會同海關總署等14個部際協調小組成員單位,堅定不移推進改革落地見效,經過三年多不懈努力,已取得明顯成效。
參考消息網11月29日報道近日,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發布《關于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稱,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將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禁止我國境外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
在此前多輪氣候談判過程中,美國的游說集團、資源企業寡頭和西方的追隨者們,妄圖將談判現場變成他們壟斷全球資源的競技場,借由環保問題對中國等發展中國家設置苛刻限制,讓后者吞下發達國家破壞全球環境的苦果。
今天(10日),海關總署統一指揮多地海關,開展打擊“洋垃圾”走私“藍天2020”專項第一輪集中行動。 截至記者發稿時,13個海關共打掉走私犯罪團伙38個,抓獲犯罪嫌疑人80名,查證走私廢礦渣、廢塑料、污油水等各類破壞生態環境涉案貨物104.14萬噸。
外媒稱,馬來西亞政府宣布將裝滿150個集裝箱、重達3737噸的塑料垃圾運回原輸出國。楊美盈說,遣返費用完全由輸出國和運輸商負責,馬來西亞政府不會花費一分一毫去替這些國家承擔責任。
日前,黃島海關截獲18.11噸禁止進口固體廢物。該批貨物申報品名為鮑魚殼,來自澳大利亞,共2個標準集裝箱,貨重18.11噸。
經權威部門鑒定,確認為我國禁止進境的固體廢物,大窯灣海關依法責令貨主將該票貨物退運出境。大窯灣海關關員在清理滯港集裝箱時對該票貨物進行開箱查驗,經權威部門鑒定,該票貨物為我國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
近日,遼寧大連海關截獲的23.71噸“洋垃圾”在大連港碼頭被退運出境。日前,青島海關還退運了一批裝載4067噸國家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氧化鐵皮的集裝箱,為今年以來青島海關退運的單票重量最大的一批固體廢物。
11月5日,鄭州海關在國際郵件處理中心對一件來自澳大利亞的郵件進行查驗時,經過X光機顯示異常,開拆后發現為大量非法入境的電子“洋垃圾”,全部為手機或平板電腦觸控屏幕,有較明顯使用痕跡和破損,共計415塊,重29.4千克。目前已按有關規定對該郵件進行暫扣并進行后續處置。
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推出《習聲回響》特別策劃《如數家珍》。生機勃勃的庫布其、綠意盎然的塞罕壩、碧波蕩漾的長江水……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生態環境之變皆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