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29日17:19 來源:映象網
5月25日,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審議通過了《國際疾病分類第11次修訂本》,此次修訂本中擬將“游戲成癮”列為一種疾病。雖然不具法律約束力,但世衛組織各成員國需要在2022年1月1日修訂本生效前,提出新的治療及預防措施。曾有一些游戲廠商發聲反對游戲障礙“入病”,但全球60多家精神衛生機構給世衛組織發信支持“入病”。(5月28日《北京青年報》)
世衛組織專家于2017年12月建議將“游戲障礙”列為成癮行為,繼而在2018年6月將“游戲障礙”納入《國際疾病分類第11次修訂本》草案之中,并作出詳細定義。如今草案正式通過,表明世衛組織認定“游戲成癮”屬于疾病,各國需要及早做好治療和預防措施,拯救游戲上癮者,以免造成更大的傷害。對于廣大民眾而言,更關心也更關鍵的問題,就是用什么方法治療游戲上癮?
按世衛組織所指,電子游戲涵蓋在線及線下游戲,若有人出現“持續及反復的電子游戲行為”,且對個人、家庭、社會、教育、職場等各重要方面構成明顯障礙,則屬于患上游戲障礙。可見,患游戲上癮是有一定標準的,普通人正常的游戲行為,只要持續時間合理,沒有影響到工作、學習等,不存在認知障礙,就不能視為上癮,也沒有治療的必要性。如此,即可避免擴大打擊面,避免將游戲視為洪水猛獸,一概禁止而誤傷普通人。
目前各國研究與醫療機構對“游戲成癮”大都采用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主要借鑒于其它成癮行為的治療,符合精神疾病的治療措施,對患者的副作用相對較小。我國在治療游戲上癮方面,已經探索了很多年,雖然也有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但民眾最熟知則是“電擊療法”、“軍事化戒網癮”、“暴力治療游戲成癮”等方式,主要就是這些療法噱頭十足,屢屢出現傷亡悲劇事故,社會爭議性很大。
事實證明,電擊、毆打、辱罵、體罰等殘酷暴力方法治療游戲成癮,不僅效果甚微,反而會給患者造成肉體和精神方面的雙重傷害,給患者和家庭帶來難以磨滅的痛苦,嚴重者甚至致殘致死,家長悔之晚矣。而且,這些療法并不被醫療業內人士認可,基本上都是“偽專家”自創的,雖然方法非常不靠譜,卻深諳家長病急亂投醫的心理,忽悠了很多家庭,也從中賺了不少錢。
因此,在世衛組織正式將“游戲成癮”列為精神疾病后,我國政府部門需采取積極應對措施,及早組織專家學者進行研究評估,征求適宜的治療方法和預防措施,以供醫療機構和患者做出理性參考和選擇。同時,更要明確電擊、毆打等暴力治療方法屬于禁止行為,并對違規者依法予以嚴懲,并加強宣傳普及工作,引導民眾理性認知游戲上癮行為,選擇正規醫療機構治療,不要盲目信從各種暴力治療方法。(江德斌)
10月17日,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版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該法自2021年兒童節施行。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專門增設網絡保護章節,增加了對網絡游戲、直播、音視頻以及智能硬件等互聯網軟硬件產品的具體法律要求。
四川省精神醫學中心主任 周波:其實還有很大一部分抑郁癥患者是表現軀體的癥狀,軀體的各種各樣不舒服。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 陸林:但是如果明顯影響生活和休息,比如說我上不了班了。
“我們對9個省(區、市)小學、初中、高中學生在疫情期間視力變化情況做了調研,調研結果還是很不樂觀的。我們圍繞疫情防控打了一場阻擊戰,當前也有必要打一場未成年人近視防控阻擊戰,一定要把方方面面的力量發動起來,把青少年近視率降下去。
“2018年3月,受全國人大相關部門的委托,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啟動了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專家建議稿的起草工作。圍繞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法律政策中的個人信息保護、網絡游戲沉迷等問題,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開展了專題研究。
" 2019年5月25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游戲障礙"診斷正式寫入 ICD-11(國際疾病診斷標準第 11 版),標志著爭議已久的"游戲障礙"(gaming disorder)首次被正式列為疾病。進入青少年模式后,所有網絡視頻用戶使用時段、服務功能、在線時長均受限,只能訪問專屬內容池。
暑假期間,不少學生選擇網絡游戲作為休閑放松的一種方式。然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定義,長期沉迷網絡游戲造成的“游戲障礙”是一種疾病。不少資深游戲玩家戲言,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列出的病癥,自己已經“病入膏肓”。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立法列車,今年將駛上快車道。這兩個立法信息無疑讓人振奮,從源頭扎緊制度的籬笆,讓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真正有法可依,對青少年健康成長意義重大。家庭教育不是萬能的,沉迷網絡的“鍋”也不該只由家長來背,我們應當厘清社會各界責任,進行協同治理。
普遍性預防,包括對公眾開展心理健康知識科普宣傳工作,廣泛宣傳游戲障礙相關知識,提高全社會心理健康水平,減少引發游戲障礙的誘因;早期發現與治療,主要是提高兒童青少年、家長與學校早期識別游戲障礙的能力,對可疑的游戲障礙患者,指導患者及其家屬及時就診,明確診斷,接受合理系統的治療。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第十二中學校長李有毅認為,對于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除了要解決沉迷網絡的問題,還要提升未成年人的網絡素養,這個過程中,要發揮學校的重要作用。除了在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增設網絡保護專章,《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也備受代表和委員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