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21日07:32 來源:大河財立方
繼“吃不起車厘子”的調侃后,連其他水果也吃不起的聲音開始出現了。有鄭州網友調侃“水果自由”正在離自己越來越遠,往年同時段2元一斤的蘋果,現在漲到10元左右一斤。部分熱帶水果和進口水果也都借勢漲價,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水果價格高于往年?跟隨記者的腳步一起探尋。
水果超市中,富士蘋果價格高達12.5元/斤
漲價丨一袋稱過的蘋果被丟在角落,超市水果貴到讓人不想付賬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走訪鄭州部分水果超市、大型超市和社區便利店等業態,發現不同業態下水果價格差別不大,但以蘋果為代表的北方產地水果價格明顯高于往年同時段。
在一家超市的角落,記者看到一袋稱好貼過價簽的蘋果,被丟在超市的隱蔽角落里無人付賬,仔細一看,發現袋子里僅僅只有4個蘋果,價格就高達22元,單價高達10.8元一斤。在生鮮水果柜臺,許多居民在對各種水果詢價后紛紛搖頭,嘆息鮮果價格太貴。
記者通過現場隨機調查,發現民眾抱怨最多的,是蘋果價格。說的最多的就一個字——貴。記者采訪了鄭州金水區聶莊B區一家社區便利店老板,據他描述,今年春節后,蘋果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他就不再進貨了。“現在蘋果價格太高,買的人也不多,所以干脆不進貨。”這是他告訴記者的原話。
記者同時通過線上調查,發現網友們吐槽最多的也是蘋果價格太高。有人調侃道,“這不是我在吃蘋果,這是蘋果在吃我啊。”有網友表示,為了在“夾縫中求生存”,買點物美價廉的水果,已經加入了附近水果店團購群并辦了兩張會員卡。也有網友抱怨,以往探望病人都是買水果,現在已經流行送奶制品飲料了。還有網友自嘲,以往買蘋果都是削皮兒吃,現在已經一改以往的“浪費”作風,洗洗直接吃了,連皮蘋果皮都不敢削了。
探因丨部分水果主產區減產,電商渠道增加提升水果產地議價權
為什么平日里向來“低調”的水果,今年選擇以這樣高調的漲價形象出現?業內人士認為,水果價格普遍上漲的背后存在兩個主要推手:一是部分水果主產地減產,二是水果原產地銷售渠道增多、原產地議價權提升。
記者采訪到鄭州萬邦物流價格檢測中心的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鮮果上漲原因主要和天氣因素導致水果產量下降有關。去年水果生產季節,遭遇氣候災害(臺風、冰雹等)影響,北方水果主產區諸如新疆、山東和山西等地遭遇大范圍凍害,有關果樹花果被雨水打落,產量減少。
同時,今年以來氣溫偏低,水果成熟期較常年有所推遲,應季的水果還沒有大量上市,現在市場上大部分水果,是去年收獲的,庫存越來越少,需求偏緊。而鄭州市面上的蘋果主要從山東和新疆阿克蘇等地購進,原產地水果供不應求是水果價格上漲的主因。此外,今年春季以來雨水偏多,被雨淋過的水果,保存時間縮短,也一定程度上推高了交易環節成本。
另外,隨著眾多電商平臺下沉,在鏈接農產品和消費端作提供了更多便利條件,多元化的銷售渠道使得果農擁有了更多銷售選擇和與之帶來的議價權,水果需求市場被進一步發掘,不可避免會和不足量的供給產生矛盾,造成水果進價上漲。
同時,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水果等產品質量要求進一步提升,要求運輸企業對冷鏈運輸等資本投入提升,從而提高水果物流成本,送到門店的價格已經很高。除去受災產區水果產量下降,一些熱帶水果、進口水果也借勢提價,湊了個熱鬧。
官方發聲丨理性看待價格波動,“水果自由”無須焦慮
早在5月15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在答記者問時表示,鮮果價格上漲,明顯是受極端天氣等季節性因素影響,這種季節性的短期沖擊不具有持續性,鮮菜、鮮果價格上漲不會持續在高位。
之所以呈現此種季節性,與果樹生長規律有關。以富士蘋果為例,從蘋果自身的生長情況來看,每年5月之后,蘋果處于去庫存狀態,前期的供應壓力將減小,價格再度走高,6~8月全國產區新蘋果還未采摘上市,而上一年的蘋果進入庫存尾期,價格隨即反彈,價格達到季節性波動的最高點,因此在該階段晚熟富士蘋果的批發價格上漲概率偏大,概率在60%以上。
有經濟人士預計,隨著夏季帶來,后期地產應季水果陸續上市后,水果價格會有所下降。
今年上半年,我國農產品市場經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考驗,農產品供給總體平穩有序,價格變化基本正常,但也有一些品種受國際市場傳導、國內供需矛盾等因素影響,出現階段性較大幅度波動。
國家統計局12日將公布4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市場普遍預計,4月CPI同比漲幅或有所縮小,重回“3時代”。豬肉價格上,據國家發改委介紹,4月29日,36個大中城市豬肉(精瘦肉)價格為29.92元/斤,自2019年10月中旬以來首次跌至30元/斤以下,與前期高點相比下降13.6%。
2月4日,各地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總體充足,價格穩中有落。肉類價格保持穩定,豬肉、牛肉、羊肉批發價格分別為每公斤49.65元、69.72元和66.85元,與前一日均持平,比節前分別上漲3.8%、1.1%和0.8%。
春節前后,人們要買不少蔬菜、水果、豬肉。下半年隨著夏秋季水果大量上市,蘋果、梨恢復增產明顯,水果價格季節性下跌,從10月份開始已低于上年同期水平,11、12月份價格同比降幅在10%以上。
農業農村部定于2020年1月15日(周三)下午3時,在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19年重點農產品市場運行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國產大豆產量繼續恢復增長,市場購銷兩旺,價格穩中走強。
10月17日,針對民眾關心的水果價格問題,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17日表示,隨著葡萄、蘋果、梨等秋季水果上市量增加,水果價格進一步下跌,目前水果價格基本回落到正常水平。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田野金黃,瓜果飄香。那么,目前全國肉蛋蔬果供應形勢怎樣?
“民以食為天”,豬肉、蔬菜、水果、雞蛋等農副產品的價格一直是民眾關心的話題。商務部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加強市場監測,密切關注肉類市場供求變化,會同相關部門適時儲備投放,保障肉類市場供應。
央廣網北京9月14日消息(記者丁飛)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隨著中秋佳節的到來,各地“菜籃子”保障供應如
從全國的數據看,自7月份以來,隨著西瓜、甜瓜、桃子、杏等時令水果的大量上市,市場上各類水果的價格開始逐漸回落。” 根據中國果品流通協會調研情況來看,今年各地花期天氣只有少數小區域異常,絕大部分蘋果、梨產區豐收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