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xxxxbbbb国产,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free性欧美媓妇喷水,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字幕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吉林榆樹:從產糧大縣到農業強縣的不懈探索

2019年04月24日09:32  來源:新華網

5034

  新華社長春4月23日電 題:吉林榆樹:從產糧大縣到農業強縣的不懈探索

  新華社記者陳俊、劉碩

  黑土地上先進的農業機械轟鳴駛過,采摘園里的瓜果秧苗茁壯生長,農產品加工生產線高速運轉……正值東北春耕時節,記者在位于吉林省中北部、松遼平原腹地的榆樹市蹲點調研時發現,這個產糧大縣正不斷“強筋壯骨”,在黑土地上探索現代農業綜合發展之路。

  4月23日無人機拍攝的吉林省榆樹市弓棚鎮農民在進行春耕生產。新華社記者 林宏 攝

  農機“革命”高效率,養地“革命”可持續

  “以前種地費工費力,效率慢只能干著急。”從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種地的榆樹市弓棚鎮三太村種地“老把式”張振寬說,他剛開始種地時機械化程度很低,僅有一些拖拉機等簡單機械可以用,一坰地需要8個人種一整天才能種完,除草等田間管理的活兒更累人。

  這些年,張振寬一點點見證了巨變的發生:從最開始的小馬力拖拉機,到如今一小時種完一坰地的“巨無霸”;從人力肩挑手提,到全程機械化替代……“種地越來越省事兒了。”張振寬說。

  榆樹市農機總站副站長張國明介紹,在榆樹580多萬畝耕地上,主要農作物耕種機械化水平達到了94.4%,飛機航化播灑農藥等方式也得到廣泛應用。得益于先進技術手段和機械的投入,榆樹在耕作方式這場“革命”中搶占了先機,糧食產量逐步提升并穩定在70億斤水平,一直位于全國產糧大縣前列。

  4月23日,吉林省榆樹市弓棚鎮農民在播種玉米。 新華社記者 林宏 攝

  產量上來了,榆樹有了更深遠的考慮。記者在榆樹市保壽鎮、于家鎮等地走訪時看到,越來越多農民正參與到“養地革命”之中。在一些鄉鎮,秸稈全量覆蓋還田、深松整地等保護性耕作技術被越來越多農民接受。

  榆樹市眾晟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艷紅說,采用秸稈還田等保護性耕作模式能保肥保水,起到很好的抗旱效果。在去年一場60多年不遇的大旱中,采取這種模式種植的土地經受住了嚴峻考驗。

  記者在吉林榆樹嘉隆農業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的車間外看到,一批適應秸稈還田保護性耕作的打漿機正在裝車。總經理朱國寬說,如今農民的養地意識越來越強,保護性耕作的機械越來越暢銷,生產出來不愁賣。

  據榆樹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張武介紹,為了進一步養好黑土地,榆樹還在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改造,到今年底將有超過80萬畝農田達到旱能澆、澇能排、渠系管網覆蓋的標準,道路、智能化水土監測等配套設施也在建設中。

  4月23日,吉林省榆樹市弓棚鎮農民在播種玉米。新華社記者 林宏 攝

  “老把式”逐漸淡出,“新農人”閃亮登場

  再過不到一個月,榆樹市城發鄉利陽采摘園里的6000多棵香瓜就將迎來第一茬果實。采摘園負責人趙立立說,這些香瓜采用綠色種植模式,品質好,價格高,到了市場上很受歡迎,銷售和采摘體驗加在一起收益可觀。

  作為一名返鄉創業的“新農人”,趙立立從最開始種葡萄,到如今拓展香瓜等品種,及時靈活調整主攻方向,逐漸摸準了市場的脈搏。在榆樹,像趙立立一樣的“新農人”越來越多,正悄悄改變著“老把式”們悶頭種地的傳統。

  4月23日,吉林省榆樹市弓棚鎮農民使用免耕播種機播種玉米。新華社記者 林宏 攝

  “秸稈一部分還田利用,一部分可以加工成飼料用于肉牛養殖,糞污資源經過處理后還能變成有機肥料……”在榆樹仁合農業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慶偉眼中,合作社自身構建起的“微循環”模式讓他信心滿滿。在榆樹市五棵樹鎮天雨機械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叢建今年決定投入資金建立大豆淺埋滴灌網絡。“雖然投入不小,但必須扭轉完全‘靠天吃飯’的思路,著眼長遠。”叢建說。

  據統計,榆樹現有各類合作社2800余家,土地規模經營面積達到280萬畝,成千上萬名“新農人”活躍在田間地頭。在這些“新農人”的影響下,榆樹農業的面貌發生著可喜的變化。

  在榆樹市環城鄉,農民高春雨在檢修農機(4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不唯高產量,更求高質量

  糧食等農產品產量高,初級產品卻賣不出好價錢,難以向高附加值農業轉型,農民增收難。

  “必須探索建立農產品轉化加工產業鏈,讓產業化和品牌化經營發揮更大的作用。”榆樹市副市長高洪洲說。

  從2012年開始,榆樹市騰龍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嵐為產品注冊了“小鄉屯”牌商標,并且開始逐步種植無公害食用菌。當時有些人不理解她的做法,但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楊嵐的食用菌產品已經行銷全國各地,成為同類產品中的佼佼者,年收入突破千萬元。“現在的市場競爭要求我們把品牌和質量都抓好,讓消費者看見我們的良好品質和形象,才能贏得更大的市場。”楊嵐說。

  在榆樹,既有農民自己闖市場,也有大型加工企業紛紛落戶。近幾年來,糧食深加工、肉雞養殖、秸稈生物質燃料加工等一批農業產業化項目在榆樹落地生根,全市農業加工企業達到200余家。

  記者在一些合作社走訪時了解到,引入原產地可追溯有機種植等新概念、建立私人訂制農田24小時遠程直播等新平臺成為不少榆樹農民的新追求。在全國各地的農產品市場和展銷會上,關注榆樹的瓜果蔬菜、畜牧產品、有機稻米的目光越來越多,既拓寬了銷路,打響了品牌,也為榆樹百萬農民增收拓展了空間。

文章關鍵詞:農機專業 農業轉型 強縣 農業裝備 農業產業化 農業農村 革命 新農人 保護性耕作技術 專業合作社 責編:張亞普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谷賤傷農、米貴傷民”的怪圈,該怎么破?

    當前,秋糧收購正在全國從南向北穩步推進。要通過調整稻谷和小麥最低收購價,穩定糧食價格預期,激發種糧農民積極性。穩定糧食價格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尤為重要,要嚴防投機資本炒作糧價,擾亂糧食市場秩序。

  • 我國糧食生產連獲豐收 專家:糧價上漲勢頭難持續

    在稻谷供大于需形勢下,11月12日黑龍江啟動粳稻最低收購價收購,是目前全國唯一啟動水稻最低收購價收購的省份。要通過調整稻谷和小麥最低收購價,穩定糧食價格預期,激發種糧農民積極性。

  • 專家認為糧食價格上漲勢頭難持續

    從各方面看,糧食價格上漲勢頭難以持續。在稻谷供大于需形勢下,11月12日黑龍江啟動粳稻最低收購價收購,是目前全國唯一啟動水稻最低收購價收購的省份。要通過調整稻谷和小麥最低收購價,穩定糧食價格預期,激發種糧農民積極性。

  • 無人收獲機、倒伏收割“神器”、“空調”糧倉……東北秋收季“刮”起智能風

    題:無人收獲機、倒伏收割“神器”、“空調”糧倉……東北秋收季“刮”起智能風 為適應倒伏作物收割要求,加快搶收,黑龍江省財政下撥1.7億元,用于收獲機械改裝補貼,目前已改裝近2萬臺機械用于秋收,努力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 河南105人入選!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擬表彰人選公示

    杜巖偉 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南陽供電公司變電檢修中心電氣試驗一班副班長,高級工程師、高級技師 李向前 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洛陽機務段寶豐檢修車間內燃機車鉗工,高級技師 

  • 農業農村部發布第二批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典型案例

    農業農村部11日在山西省晉中市召開全國農業生產托管工作推進會,會上發布了第二批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典型案例,案例包括服務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各類服務主體共24個。

  • “六大行動”讓糧食更優質

    除了種植,合作社里,糧食烘干設備、糧食倉庫、各式農機一應俱全,它們從多個環節延伸糧食產業鏈,保障著優質糧食生產。近年來,中央財政補助資金投入40多億元,支持200多個國家級貧困縣實施優質糧食工程,實現糧食產業發展與脫貧攻堅產業扶貧、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有機銜接。

  • 天道酬勤的大地贊歌——寫在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之際

    在安徽省肥東縣橋頭集鎮梅山社區,農民駕駛收割機收割水稻(8月29日攝,無人機照片)。在安徽省肥東縣橋頭集鎮梅山社區,農民駕駛收割機收割水稻(8月29日攝,無人機照片)。

  • 牢牢端穩飯碗 確保顆粒歸倉(秋糧探行)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說,“秋糧是全年糧食生產的大頭,如果后期不發生大的災害,今年還將是一個豐收年。”  今年秋糧豐收的預測基于兩點:一是面積,全年秋糧播種面積12.84億畝,比上年增加了500多萬畝;二是長勢。

  • 種地靠腦子、靠科技,絕對有奔頭

    近些年,政府加大力度引導土地規范有序流轉,鼓勵開展大規模農業機械化經營,讓陳軍章看到了農村大發展的希望。王祝華 攝   2014年成立正業農機專業合作社,購置和租賃農業生產需要的不同類型農機,陳軍章還成立了農業機械化專業收割團隊。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