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06日15:50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訊(記者 王韶卿 陳偉然 邵戰東/文 段晉哲/圖 程維康/視頻)4月6日上午,在第十三屆黃帝文化國際論壇上,著名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閻維文作了題為《歌聲中的國家力量》的演講,分享了自己的軍旅生活,并再一次深情演唱了歌曲《小白楊》。
“《小白楊》歌曲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新疆邊防一個戰士回家探親講了生活狀況,由于地勢高、遠離水源,哨所沒有一棵樹,臨走時媽媽給他帶了10顆小白楊的樹苗。回去后,他把小白楊種到了哨所旁邊,后來只存活下來一顆,現在到新疆也能看到那顆巨大的白楊樹。一個好的作品一定來源于生活,這首歌反映了每一個邊防軍人的真實情感,這首歌也成為了所有邊防軍人的勵志的歌曲,同時也成為我們軍隊邊防戰士的文化名片,大家都把自己當成一顆小白楊,扎根部隊,一天天成長。”
“一開始,我是想著怎么把它唱的很好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不斷的去各個不同的地域、不同環境下的軍營,看到長期默默無私奉獻的軍人,情感就慢慢揉到歌聲里,每次演唱有著不同的感受,因為里面有著許許多多的故事,有很多很多的畫面,這些都給藝術創作提供取之不盡的源泉,從事藝術的人一定要用心用真摯的情感去創作。”
“作為軍人,有著特殊的使命,那就是保家衛國,家國情懷在軍人身上就會得到更準確的詮釋。最為一名軍隊的文藝者,我們的文藝創作、表現形式都是圍繞這個主線在進行,我們所唱的每一首歌都是與家國情懷緊緊聯系在一起的。”
題:從山村廟會到全球“網拜” 黃帝故里傳承開新枝 歲月更迭,曾經的“廟會模式”變身“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由區域性的紀念活動發展成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團聚的盛大節日,黃帝故里也成為全球華人的心靈故鄉。
9月23日,省政協主席劉偉主持召開會議,研究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籌備工作,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和黃帝文化,持續提升拜祖大典的影響力吸引力,讓黃帝故里成為全球華人共同的精神家園。
3月26日,農歷三月初三,庚子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如約舉行,全球華人通過現場直播的方式同網同步拜始祖,祈福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祝愿世界和平安康。” 今年首次設立了“網上拜祖祈福平臺”,為全球華人在網絡空間拜祖祈福提供了身臨其境的體驗環節,全網全球推送、點擊、瀏覽量達20多億人次。
歲在庚子,三月初三,3月26日上午9時30分,庚子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鄭州市新鄭黃帝故里舉行。九項儀程分別為盛世禮炮、敬獻花籃、凈手上香、行施拜禮、恭讀拜文、高唱頌歌、眾志成城、祈福中華、天地人和。
“行施拜禮”后,以實時連線的方式,齊續春代表億萬炎黃子孫恭讀拜祖文:“中華文明,源遠流長。9時54分,“祈福中華”儀程開始,河南省脫貧致富代表李連成,抗擊疫情醫護代表趙清霞,少兒代表張怡博走上拜祖臺,點燃手中的火炬,共同祈福民族昌盛、祖國繁榮、世界和平。
歲在庚子,三月初三。具茨山下,中華始祖軒轅黃帝故里故都;溱水河畔,炎黃子孫莊嚴神圣拜祖敬宗。
“三月三,祭軒轅”,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傳統。每到農歷的三月初三,海內外華人共同的盛事黃帝故里拜祖大典都會在鄭州市新鄭黃帝故里景區舉辦,萬人同聚、拜祖追思。網民可以通過“全球華人網上拜祖祈福互動平臺”,參與拜祖互動。
3月21日,“庚子年黃帝故里網上拜祖祈福平臺”正式上線,一條條飽含深摯情感的祈福語,承載著全球華夏兒女共同的祝愿,表達著華夏兒女對于國、對于家、對于根的深刻情感。
庚子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獻禮片《歸來》今日在鄭州首發。《歸來》由阮志斌作詞、宋清安作曲、平安演唱,講述了一個懷揣“心鎖”、循著母親呼喚,踏著祖輩足跡,回到祖先出發的地方的故事。
今年的拜祖大典將調整拜祖方式,于農歷三月初三(3月26日)以“現場無嘉賓、無觀眾、無演員表演”“大典規格不降、影響力不降”為基本遵循在鄭州市新鄭黃帝故里景區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