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16日13:25 來源:中新網
【數說】
編者按:
數不盡的財經數據,說不完的經濟話題。中新經緯重磅推出【數說】欄目,用數字感觸經濟的脈搏跳動,傳遞有價值的聲音!
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16日電 (張猛)近期,多省份2018年度常住人口數據陸續出爐,據中新經緯客戶端不完全統計,截至發稿時,已有廣東、山東等24省份發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各地常住人口數據相繼公布。
廣東、山東領跑,常住人口均破億
中新經緯客戶端梳理發現,廣東省、山東省常住人口均破億,廣東省以1.13億常住人口領跑,山東省、河南省緊隨其后。
綜合各省份GDP和常住人口數據來看,經濟大省通常都是常住人口大省。2018年GDP排名前5的省份,除浙江外,廣東、山東、河南、江蘇均位居常住人口前五名。
近年來,廣東省收獲多個人口第一的頭銜,常住人口第一大省、流動人口第一大省、城鎮化人口第一大省。廣東省也是全國唯一一個增量突破百萬大關的省份,廣東增量占全國增量的24.8%,遙遙領先其他省份。
廣東省常住人口百萬級的增長,除了自然增長外,另外一大部分是外來流入人口。據廣東省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廣東省自然增長人口92.76萬人,人口流入84.24萬人。
最引人關注的是廣東兩個一線城市廣州、深圳。
2018年末,廣州市常住人口1490.44萬人,比2017年增加約40.6萬人。中新經緯客戶端發現,2018年,廣東省省會廣州市大力實施人才吸引政策,2018年廣州已將人才落戶的社保門檻從12個月降到6個月;調整了積分入戶政策,給予租房者在入戶上更為公平對待。廣州市還將學士、碩士、博士等學歷類人才入戶年齡比之前放寬5歲,分別到40、45、50周歲。
根據《深圳市人口與社會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深圳2020將實現1480萬人常住人口的目標,而截至2017年末,深圳常住人口為1253萬人,所以深圳三年間將增加227萬的常住人口。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采訪時表示,影響常住人口的主要因素是經濟因素:就業機會、工資水平、生活費用是最重要的因素。廣東、山東常住人口數量位居前列,顯然跟其經濟發達有關。經濟發達,勞動力需求就大,就業機會就多,工資水平也就高,才能吸引人過去,也能留住人。
在首都經貿大學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張智新看來,影響常住人口因素主要有三個:經濟發展水平、房價、公共服務水平。此外,落戶政策也扮演關鍵角色。
資料圖中新經緯熊家麗攝
北京、遼寧常住人口負增長
據北京市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為2154.2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6.5萬人。2017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數量同比減少2.2萬人,北京市常住人口連續兩年負增長。
遼寧省2018年年末常住人口4359.3萬人,比2017年減少15.33萬人,值得注意的是,從2012年開始,遼寧省常住人口增速已呈現下滑態勢。
蘇劍認為,北京市、遼寧省人口負增長原因不同。遼寧省常住人口負增長是由于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勞動力流出,另一方面新生兒減少。北京市人口負增長,是北京主動采取嚴控人口政策調整的結果。
張智新表示,高房價、戶籍制度、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三個因素導致了北京市常住人口的負增長,張智新稱,嚴格的人口調控政策是北京連續兩年常住人口減少的重要原因。談到遼寧省常住人口負增長,張智新認為是其經濟活力欠佳,就業水平不充分導致人口外流。
據報道,去年12月22日,國家衛健委發布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8》稱,新生代流動人口占比超過六成,主體為80后和90后。但是這些新生代流動人口中,七成以上打算在5年內返鄉。在返鄉去向方面,首選返鄉去向為原居住地。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計劃生育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王培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流動人口為經濟發展和城市繁榮作出了重大貢獻,未來二三十年,我國仍將處于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規模以億計的流動人口仍將保持常態。(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以其它方式使用。
鄭州作為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近年來的發展很多人可能都有目共睹,日前,鄭州市統計局公布最新統計數字:2019年末,鄭州人口總量全市常住人口為1035.2萬人,比上年增加21.6萬人,增長2.1%。
鄭州作為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近年來的發展很多人可能都有目共睹,日前,鄭州市統計局公布最新統計數字:2019年末,鄭州人口總量全市常住人口為1035.2萬人,比上年增加21.6萬人,增長2.1%。
(記者熊麗)“十三五”時期,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堅持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更加注重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更加注重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更加注重環境宜居和歷史文脈傳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走出一條符合超大城市特點和規律的社會治理新路子,是關系上海發展的大問題。近年來,上海市通過在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上下更大功夫,持續推進城市管理精細化工作向縱深發展,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9月17日下午,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上,來自鄭州、開封、新鄉、焦作、許昌5地市主要負責人共同發布“鄭州都市圈一體化發展”的工作要點。
日前,31省份均已公布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常住人口數據悉數出爐。數據顯示,廣東、山東兩省2019年常住人口均過億
追根溯源,2011年之后,各地按中央要求,逐步建立起“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2016年又做了一次整體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改革,跟疫情防控也有直接具體關聯。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19日表示,2020年,我國將繼續加快推動新型城鎮化高質量發展,推動農業轉移人口能夠在城鎮更加便捷的落戶,同時擴大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對常住人口的覆蓋范圍,提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保證全面完成1億人落戶目標。
1月10日上午,河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代省長尹弘在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尹弘作報告時指出,2019年我省出臺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政策,制定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鄭汴、鄭許、鄭新、鄭焦一體化融合發展步伐加快。
《意見》要求精準識別進城就業生活的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推動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城市放寬落戶條件,提高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落戶城鎮的便利性,維護進城落戶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的農村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