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12日17:59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天津3月12日電(記者周潤健)記者12日從天津市科技局獲悉,截至目前,天津全市科技型企業、規模超億元科技型企業總數分別達到10萬家和4400多家。
為了調整產業結構,加快轉型升級,培育新的增長點,近年來,天津扶持出一大批技術水平高、發展潛力大、市場前景好的科技型企業。
天津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這10萬家科技型企業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生物醫藥、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90%以上的企業為民營企業,為全市經濟發展注入大量新生力量。2018年規模超億元科技型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8.2%,利潤增長8.7%,稅金增長7.8%,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市比重超過50%。
記者了解到,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加速新舊動能轉換,繼打造科技型企業發展“1.0”和“2.0”版后,天津今年將啟動科技型企業發展“3.0”版,加速創新型企業能級提升、加速高成長企業梯度建設、培育優化科技金融生態、優化科技型企業服務機制和做優做強科技服務業。
據河南省科技廳消息,截至2020年8月底,河南省在全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系統入庫企業首次突破萬家,達到10218家,較去年同期增長57.66%,居全國第四,中西部首位。
服貿會昨晚(4日)正式開幕,這是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在線下舉辦的首場重大國際經貿活動。總臺央視記者 叢威娜:在服貿會的成果發布廳,從今天上午九點開始,每隔半個小時這里都會有一場活動。
服貿會昨晚(4日)正式開幕,這是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在線下舉辦的首場重大國際經貿活動。總臺央視記者 叢威娜:在服貿會的成果發布廳,從今天上午九點開始,每隔半個小時這里都會有一場活動。
昨天(31日),中國科協"科創中國"平臺正式上線,平臺重點關注中小科技型企業,搭建科學家和企業家合作橋梁,推動供需對接并降低交易成本,引導技術、人才、數據等創新要素流向企業、地方和生產一線,加快促進科技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目前,已在北京中關村軟件園、上海市楊浦區等18個省市區開展22個首批試點。
啟動2020年企業研發投入預算申報工作,填報截止時間推遲至2020年4月30日,對投身疫情防控一線的科技型企業開辟“綠色通道”。對在疫情防控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科研人員,在申報各類科技人才計劃中開辟“綠色通道”,給予優先支持。
都說民營企業貸款難、貸款貴,可眼前這位叫王喬道的小微民企老總對此卻有自己的故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
當前,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科技型中小企業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的一個重要載體。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切實推動其更好發展,應是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可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切實發力: 多措并舉力促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財政部部長助理許宏才:減稅降費是積極財政政策加力增效的重要內容,也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放寬小型微利企業標準并加大優惠力度,放寬小型微利企業標準就是放寬認定條件,放寬后的條件為:企業資產總額5000萬元以下、從業人數300人以下、應納稅所得額300萬元以下。
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作出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的重要部署,為新時代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指明了前進方向。我們將堅持問題導向,精準發力、去疴除弊、減壓降負,降低企業成本,讓民營企業輕裝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