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12日15:03 來源:經濟日報
2019全國兩會中,在各自領域發光發熱、綻放芳華的“90后”代表們,積極履職建言,他們用年輕的視角,關注百姓所想,用堅實的臂膀,扛起新時代的擔當。經濟日報記者采訪了4位“90后”代表,一起來聽聽他們的聲音!
“90后”全國人大代表鄒彬
大國工匠正少年
8年前,16歲的鄒彬退學,將砌筑工作為他的第一份謀生職業。那時的他從未想到,8年后,他會成為最年輕的全國人大代表之一,到北京參政議政。
8年時間,鄒彬完成了從砌筑工,到世界技能大賽優勝獎得主,再到全國人大代表的轉變。年僅24歲的鄒彬說,變化快得出乎他意料,讓他有時手足無措。但是了解鄒彬后,你會發現,一切轉變的發生并非沒有原因,這些原因就藏在他對待每一次工作的細心、努力和執著追求中。
16歲時,當時“對學習完全不在行”的鄒彬,跟隨父親所在的施工隊從老家湖南新化到了長沙,進入了砌筑行業。在各個工地上,他和工人們一起和灰漿、挑泥沙、搬磚頭。彼時的鄒彬設想,在工地上干幾年,就回到家鄉,開個小店,娶妻生子。但是,與很多人不同的是,鄒彬對待工作格外認真,總是追求完美。
“我覺得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做到最好。成為一名砌筑工,我不能把它只當成一份謀生職業,而是應該盡我所能去做到最好。我希望我砌得每一堵墻都是高品質的。”鄒彬說。
“盡我所能”,看似簡單的四個字,在鄒彬身上結出了碩果。為了砌好一面墻,鄒彬會把墻面反復推倒重砌,直到自己滿意為止。看到別人砌得好的墻面,鄒彬就主動請教。在一塊塊磚和一面面墻的砌合中,鄒彬的技藝突飛猛進。經他之手砌得墻,磚面清澈,不沾水泥。
“打灰、垂直度、平整度等都是很基礎的東西,這些內容卻容易被忽視。把基礎性的工作做好,把每個細節做好,我認為這就是‘工匠精神’。”鄒彬說。
鄒彬不斷進步的技藝被大家看在眼里。2014年,鄒彬參加了中建五局舉辦的“超英杯”技能大賽,獲得砌筑項目青年組第一名。后來,鄒彬參加了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砌筑項目全國選拔賽,并以第一名的成績進入國家集訓隊。2015年,鄒彬前往巴西參加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獲得砌筑項目的優勝獎,實現了中國在這一項目上零的突破。秉持“工匠精神”砌墻的鄒彬,一步步成為了大家眼中的“大國工匠”。
成為全國人大代表后,鄒彬把自己的“工匠精神”帶到了履職過程中,認真參與每一次調研,認真撰寫每一篇建議。
鄒彬最關注的,是和自己一樣的工作群體——農民工。“我來自這個群體,對他們的利益、感受都非常了解,為他們代言是理所當然的。”鄒彬說。
今年,鄒彬提出關于新生代農民工就業技能培訓的政策建議,他建議推出更多舉措,加強制度建設,提升新生代農民工參與就業創業技能培訓的覆蓋率和長效性。為此,他犧牲了很多休息時間,深入工地、工廠進行調研。
全國人大代表的履職經歷,讓鄒彬成熟了很多。如今,他對自己未來的人生規劃更加清晰。他計劃,今年回到校園,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作為全國人大代表,肩負著大家的期望,身上的責任很重。履職過程中,我感到自己的文化水平還遠遠不夠,要想更好地參政議政,我需要不斷提高自我。砌筑時我盡全力做到最好,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履職時,我也一樣是同樣的心態。”鄒彬說。
“90后”全國人大代表楊昌芹
讓“指間手藝”變“指間經濟”
在全國人大代表楊昌芹的駐地房間,記者見到了各種竹編制品,手提包、茶具、工具簍、竹編畫等等,琳瑯滿目,就連右手腕上的鐲子也是竹篾編制的,“竹編已經深深地融入了我的生活”。
去年3月5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首場代表通道上,身著盛裝的楊昌芹舉起手中的竹套水杯,從容地向中外記者講述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赤水竹編”的故事,讓人們記住了這個美麗開朗的苗族姑娘。
雖是“90后”,楊昌芹卻是一名有著10余年“藝齡”的“老藝人”。一根根竹子經過她的巧手,變成了一件件精美工藝品,走出大山、走出國門。
楊昌芹出生于貴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的一戶農家,家中的不少生產生活器具由竹篾編制而成,村里的長輩們大多都能編制簡單的竹器。
2007年,剛剛17歲的楊昌芹作為印江民族職業學校的學生代表之一,被派到赤水市跟工藝美術大師陳文蘭學習竹編工藝,“剛一接觸,我就喜歡上了”。
學習期滿,楊昌芹放棄去幼兒園的工作機會,主動留下來繼續跟隨陳文蘭學習平面竹編技藝。從此,楊昌芹就在赤水扎下了根。
天分高、肯鉆研,楊昌芹最終于2012年在當地原有平面竹編的基礎上,探索出一系列立體精細竹編工藝,提升了竹編工藝品的價值,賦予了竹編這項傳統技藝以新的生命。
也是在2012年,楊昌芹在當地政府的幫扶下,成立了赤水牽手竹藝發展有限公司,并注冊了商標,帶領鄉親們一道加工、銷售竹編工藝品。
工藝精致、樣式美觀、價格公道,楊昌芹公司的產品受到越來越多旅客的青睞,成為當地的高端旅游工藝品。2014年,楊昌芹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赤水竹編”的傳承人。
如今,楊昌芹的公司吸納50余名留守婦女、易地搬遷群眾就業,年營業額將近400萬元,“工人月平均收入能達到3000元左右,關鍵是能照顧孩子和老人,兼顧了工作和家庭,獲得感、幸福感滿滿的。”
2018年1月,楊昌芹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當選全國人大代表是全省人民對我的信任,倍感光榮和自豪。”楊昌芹告訴記者,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給她增添了新的責任,“既要繼續帶領群眾致富,也要把鄉親們對創造美好生活的意見反映好,當好國家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
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后,楊昌芹對周邊鄉親們的喜怒哀樂更加上心,“大家對未來日子的期盼,對產業發展的建議,我都記在心里,形成建議帶到會上。”
今年,楊昌芹向大會提交的建議涉及非物質文化傳承、鄉村振興等內容,“都是鄉親們反映比較多的話題”。
楊昌芹表示,“將一如既往地傳承好竹編手藝,希望通過這門手藝讓更多的群眾增收致富,過上好日子。”
“90后”全國人大代表徐萍
讓文創產業服務更多基層百姓
“今年參加全國兩會,比去年更成熟了。”見到記者,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成都市經典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藝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徐萍打趣說自己又“老”了一歲,更沉穩了一些。之所以有這樣的對話,是因為在2018年3月7日,23歲的徐萍在四川代表團小組會議上發言時,談到自己的家鄉,廣元市青川縣在地震后從重建到發展的過程感慨萬分,流下了眼淚。
“我來自基層,是一名文化領域的代表,2016年開始牽頭策劃‘經典名家藝術講壇’,到現在已經舉辦了55場活動。從2016年5月14日舉行首場活動至今,每一場都是座無虛席,通過和高校開展合作,老百姓口口相傳,講壇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現在我們已經擁有了1000多名簽約藝術家。” 徐萍代表說,聯系到家鄉如今的新貌,自己的工作也是從感恩到回饋的過程。
“去年一年我很忙,多次到成都市各區縣的婦女之家調研,這個扎根于基層社區的公共空間為廣大婦女提供法律援助、心理咨詢、藝術培訓,十分有意義。”徐萍代表告訴記者,2019年元宵節,成都下著蒙蒙細雨,她來到青羊區草堂社區的婦女之家參加聯歡。“我以志愿者的身份融入其中,和社區老百姓一起玩游戲贏禮品,說說心里話,現場氣氛非常熱烈,我也很受感染。”徐萍代表說。
今年,這位95后的“萌妹子”24歲了。她關注到這幾年成都的文創產業發展得有聲有色,同時成都還出臺了多項人才引進的政策。 “我認為,人才的競爭非常重要,我們有多少的高端人才,就有多少的儲備力量。如何把全球的高端人才吸引進來,這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不光要引進來,還要打造好的營商環境,讓人才留得住,干得好。”徐萍代表說,她會把這一年自己的所見所聞整理成冊、細細總結,為文創領域做更多實事。
“90后”全國人大代表袁海波
為新生代農民工代言
“就業是民生之本、財富之源。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多管齊下穩定和擴大就業。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從失業保險基金結余中拿出1000億元,用于1500萬人次以上的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對于外出務工人員來說,這是一個大大的紅利。”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博尼時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工會主席袁海波很關注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業方面的舉措,一邊很快地翻到這一頁,找到這段話,一邊大大地贊嘆。
袁海波代表是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區茨營鎮團結村村民,2012年來到浙江義烏的企業打工。他一直關注就業問題,多次呼吁加大職業技能培訓,盡己所能,為新生代農名工代言。
袁海波代表認為,通過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就能夠讓外出務工人員提前掌握一定的技能,進而更好地適應企業的需要,也為企業降低了培訓成本。與此同時,還應該加強務工人員對勞動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知識的培訓,增強法治意識,從而能夠及時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2018年底,國務院印發《關于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促進就業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困難企業可組織開展職工在崗培訓,企業職工教育經費不足部分,經所在地人社部門審核評估合格后,由就業補助資金予以適當支持。對下崗失業人員普遍開展有政府補貼的培訓,對其中符合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成員在培訓期間再給予生活費補貼。將技術技能提升補貼申領條件由企業在職職工參加失業保險3年以上調整至參保1年以上。
近年來,很多地方都鼓勵創業帶動就業,發揮失業保險基金作用,擴大創業擔保貸款規模,加大創業融資支持力度,提高創業資助標準。在促進特定群體就業方面,幫扶困難企業職工穩崗轉崗,加大失業保險援企穩崗力度,支持困難企業組織職工在崗培訓,支持失業人員參加短期培訓。
“現在很多外出務工人員,如果沒有經過政府組織培訓就進企業打工,往往是表現出不適應,對技能不熟悉、上手慢,堅持不了幾天就換了工作。”袁海波代表說,2018年城鎮新增就業1361萬人、調查失業率穩定在5%左右的較低水平。這個成績來之不易。只要就業穩、收入增,我們就更有底氣。今后,在穩崗就業方面,政府還需要加大支持力度。
與大多數代表委員的面孔相比,幾位90后代表的年輕臉龐上透著“萌”和“嫩”,也顯露出與同齡人不同的“嚴肅”和“成熟”。
他們在各自戰線、行業的一線工作,是各自行業的優秀代表。而人大代表這與眾不同的身份和職責,又讓他們在平常生活之外,竭盡所能體察國情社情、研究對策建議、啟發深度思考,給自己的青春染上了濃墨重彩。
每個人的青春都是不同的,但相同的是,每個人的青春都彌足珍貴。
他們的“20年代”堪稱精彩,我們的“20年代”同樣鮮活。
不如說說,重回20歲的你,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難忘安徽,一聲“行動起來,到一線去,筑起抗擊疫情的堅固防線”動員令,安徽衛健系統45萬干部職工立刻進入戰時狀態,全員在崗。難忘安徽,抗疫與生產“兩手抓、兩不誤”,以更有力舉措投入“兩個戰場”作戰,為抗擊疫情、穩定經濟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90后劉芳芳,大學畢業后返鄉,她堅信,只有發展現代化農業 ,農村生活才能更好,6年下來,“公司+基地+農戶”的形式,讓1000多戶村民收入翻倍。
“聽完李書記的宣講,我作為師范類英語專業大二學生,能夠做到的是不斷提升自己,畢業以后為甘肅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四川,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四川省委宣講團分別走進省內多個市州和高校、消防等單位,開展全會精神宣講。
2016年以來,廣州市累計向畢節市、黔南州投入財政幫扶資金32.16億元,選派黨政干部129人、專業技術人才4398人;2020年11月,畢節、黔南所有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實現脫貧摘帽。
近年來,“脫發”和“禿頭”已經成為了時下討論的話題,不少90后、00后以“禿頭少女”、“禿頭青年”自稱。脫發問題的蔓延帶來的是假發套、生發營養液等防脫產品銷售量的暴增,相比于其他美妝產品,防脫用品的增長比一枝獨秀。
來自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有超過2.5億人正飽受脫發的困擾,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脫發,大批90后也已經加入到脫發的陣營中來。
挺拔的身姿、爽朗的笑容,初見江震佳,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眼前這位90后大男孩是桃浦鎮新楊村村民委員會主任。今年5月,江震佳還組建了一支由15名在職青年退役軍人組成的志愿者隊伍,結合社區微型消防站建設,定期組織消防培訓。
新華社鄭州11月15日電題:哪里需要 我們就在哪里——抗疫凡人英雄掃描 2月12日,薛榮帶領第三支黨員突擊隊逆行馳援湖北省十堰市,不僅捐贈了1500斤84消毒液、1500斤醫用酒精以及緊缺消毒防護物資,還進駐十堰市人民醫院。在持續200多天的疫情阻擊戰中,河北省“三道防線”民警輔警承受著巨大的工作強度。
” 視頻中奶奶坐在床上吃飯,爺爺剛開始夾了菜放到奶奶碗里,但奶奶又放了回去,隨后爺爺又親手喂給奶奶吃。兩位老人都已90歲高齡,按中國對婚姻的說法,50年為金婚,80年為鉆石婚,他們的愛情早已超越了金婚。
陳高宏還記得,當年在浦東開發辦那間簡陋的辦公室里就掛著一句話:“站在地球儀旁思考浦東開發”。這種重大項目的建設也倒逼政府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和效率,未來這將是上海浦東新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