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11日12:08 來源:人民論壇網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總書記進一步提出了“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新要求。關于教育強國的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教育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建設教育強國的行動指南。
加快教育強國建設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當今世界強國無一不是教育強國,在其發展過程中,都十分重視發展教育。教育也為其經濟社會發展、確立和維持強國地位發揮了巨大作用。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中國共產黨人不懈奮斗的目標,也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孜孜以求的夢想。教育強國是現代化強國的重要內容,也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基礎。沒有現代化的教育,就不會有現代化的事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歸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改革開放四十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一直十分重視教育事業發展,先后提出并實施了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上,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進教育事業發展,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使我國教育邁進世界中上行列,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促進了我國由人口大國向人才資源大國的轉變,為加快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國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但是,目前我國教育還明顯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教育質量特別是人才培養質量相對滯后于教育規模的擴張,教育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還不完善,教育結構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一些不利于教育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明顯存在,教育對外開放與合作辦學的水平有待提高,優質教育資源不足,區域、城鄉、校際、不同群體之間的教育差距還比較明顯,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相對滯后,等等。總體上看,我國教育還不能完全滿足人民群眾對教育的需求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需要。與世界教育強國相比,盡管差距在不斷縮小,但大而不強是當前我國教育的現實。
強國必強教,強國先強教。教育本質上是培養人的事業,是面向未來的事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教育具有基礎性、全局性和戰略性作用,同時也有周期長、效益滯后的特點。今天的學生是未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對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了光明前景,指明了前進方向。“時代越是向前,知識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發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發凸顯。我國正處于歷史上發展最好的時期,但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更加重視教育,努力培養出更多更好能夠滿足黨、國家、人民、時代需要的人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為新時代我國教育提出了新的使命和要求,迫切需要“對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作出總體部署和戰略設計”。
準確把握新時代加快教育強國建設的著力點
教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教育強國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加快教育強國建設必須找準著力點,系統推進,重點發力。
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轉變教育發展方式。培養人是教育的核心問題,人才培養的質量是衡量教育質量高低也是衡量教育能力強弱的關鍵指標。建設教育強國,必須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必須轉變教育發展方式,推動教育從規模增長向質量提升的轉變。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當前,我國高等教育辦學規模和年畢業人數已居世界首位,但規模擴張并不意味著質量和效益增長,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不僅高等教育如此,整個教育體系都應如此。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轉變教育發展方式,一方面,要明確的是人才標準,也即培養什么人這一教育的根本問題。這種人才應當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這樣的人才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所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要明確如何培養這樣的人才。這就必須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等六個方面下功夫。只有做到這些,才能培養出能夠擔當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的有用人才。
著力完善教育體系,努力建成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完善的教育體系和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是教育強國的重要內涵。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完善教育體系,要堅持德育為先,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五育并舉、全面發展,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克服片面追求某一或某幾方面教育的現象。要完善國民教育體系,推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基礎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質的奠基工程”,要加快發展學前教育,提高義務教育鞏固率,提高高中教育普及率,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為青少年成長成才和提高民族素質奠定扎實的基礎。“高等教育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要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辦學水平,加快“雙一流”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著重創新型、復合型和應用型人才培養;加強產學研協同創新,優化高等教育結構,提高科研創新能力和高等學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要加快發展職業教育,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促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重視培養具有工匠精神和就業創業能力的高技能人才,為青少年成功成才提供多樣化的選擇,逐步提升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可度和吸引力。要辦好繼續教育,加快學習型社會建設,充分發揮互聯網功能,拓寬學習渠道,創造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環境。要高度重視家庭教育,充分發揮家庭第一個課堂、父母第一任教師的作用,用優良的家風、良好的榜樣、科學的教育方法,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建設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各級各類教育必須緊緊圍繞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根本任務,把立德樹人融入教育全過程,科學設計和建設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把思想道德教育(或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建設作為重要內容貫通其中。
著力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改革創新是推動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和建設教育強國的動力。加快教育強國建設必須深化教育改革創新,堅決破除當前存在的各種不利于教育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快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形成有利于教育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首先要繼續深化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改革,激發教育事業發展的生機活力。要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加快落實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各項政策;深化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完善教育法律法規,加快形成政府宏觀管理、學校依法辦學的局面,健全現代學校制度,推進教育法治化;深化教育評價制度改革,克服各種阻遏教育健康發展的陳規陋習,加快建立科學合理的教育評價制度,發揮教育評價的正向引導和激勵作用;穩步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在總結試點改革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完善改革方案并逐步推廣實施,加快建成公平公正、科學合理的中國特色現代考試招生制度;深化經費投入體制和經費管理改革,拓展教育投入渠道,逐步增加公共財政投入,加大吸引社會投入力度;完善經費支出結構,保證公共財政教育經費向農村、教育發展薄弱地區、義務教育和教育教學一線傾斜,健全教育經費管理制度,加強教育經費預算和支出的審計和監管,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建設教育強國必須擴大教育開放,主動服務國家對外開放戰略,在堅持扎根中國辦教育的前提下,面向世界,融通中外,借鑒國外先進教育經驗,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加強同世界一流資源開展高水平合作辦學;加快留學教育事業發展,提高留學教育質量;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講好中國故事,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
著力推進教育公平,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一個教育發展差距較大、嚴重不公平的國家絕對稱不上教育強國。加快教育強國建設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的理念,把推進教育公平、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作為教育改革的重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要不斷促進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以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進教育公平,必須繼續完善家庭困難學生資助體系,加大教育精準脫貧推進力度,重點解決貧困人口子女公平接受教育機會的問題,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進一步解決農村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和特殊兒童的教育問題;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縮小城鄉基礎教育差距,特別是要提高占學生規模一半以上的農村和鄉鎮學校辦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縮小區域教育差距,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遠地區和貧困地區的基礎教育投入,優化高等教育布局,提升中西部地區高等學校辦學水平和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縮小校際差距,加強薄弱學校建設,擴大和公平配置優質教育資源;加快教育信息化,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著力建設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強教必先強師。加快教育強國建設必須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著力建設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如果說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那么,教師隊伍建設則是建設教育強國的基礎工程。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國家繁榮、民族振興、教育發展,需要我們大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需要涌現一大批好老師。”建設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必須提高教師隊伍的總體素質和專業化水平,要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標準,做好教師培養和培訓工作,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加強專業能力建設。要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深化學校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師準入、招聘、交流和退出機制,改革教師職稱和考核評價制度,科學合理配置教師資源。要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完善教師工資收入分配制度,不斷提高教師生活待遇,大力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的氛圍,增強教師職業的吸引力和廣大教師的獲得感與榮譽感。要重視教師的作用,為廣大教師提供施展才華的廣闊空間和舞臺,使其發揮“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人類文明傳承者”的天職,擔負起“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加快教育強國建設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堅持把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作為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先手棋”,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教育強國重要論述為指導,深化教育改革創新,加快教育強國建設,筑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
(作者為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研究員)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2017年10月27日。
②《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人民日報》,2018年9月11日。
③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8年5月3日。
教育使命就是“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最終“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人民教育出版社部分離退休老同志回信,向人教社的全體同志致以問候,對教材編研出版工作提出殷切期望。而今,我成為一名普通的小學語文教材編輯,我的名字被印刷在教材上,隨著“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品牌走遍祖國鄉村城鎮、地北天南。
新發展理念是相互貫通、具有內在聯系的整體,提出的要求是全方位、多層面的。我們要堅持系統觀念,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努力提高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人民教育出版社部分離退休老同志回信,充分肯定人教社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作出的積極貢獻,對教材編研出版工作寄予深情厚望。教材是學校教育教學的基本依據,是育人育才的重要載體,教育思想和理念、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要求等,都集中體現在教材中。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給人民教育出版社部分離退休老同志回信,向人教社的全體同志致以問候,對教材編研出版工作提出殷切期望。要突出思想性、體現時代性,充分反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充分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才培養新要求,打造一流教材。
在12月1日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指出,“十三五”以來,高校畢業生累計達4088萬人,初次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77%以上。全面實行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和公辦民辦同招入學政策,24個大城市中免試就近入學比例已經達到98.6%,85.3%的隨遷子女進入公辦學校就讀或者享受政府購買學位的服務。
希望人民教育出版社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弘揚優良傳統,推進改革創新,用心打造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精品教材,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建設教育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習近平給人民教育出版社老同志回信強調 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用心打造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精品教材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給人民教育出版社部分離退休老同志回信,向人教社的全體同志致以問候,對教材編研出版工作提出殷切期望。習近平給人民教育出版社老同志的回信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就是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系統觀念。”“十四五”時期的目標任務和2035年遠景目標,將極大地激揚中國人民的雄心壯志,在新發展階段豪邁前行!
11月21日上午,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與鄭州大學共同舉辦的2020高等教育國際論壇年會在鄭州開幕。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鐘登華,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省委高校工委書記江凌出席開幕式并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