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2月21日08:56 來源:映象網
伴隨著元宵節最后一波大客流“盛裝”登上春運舞臺,意味著一年一度的春運即將結束。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前幾天“今日頭條”推送的一條信息——《春運最“殘忍”的照片,看完淚兩行》。里面說,他鄉容不下靈魂,故鄉安放不了肉身,肉體與靈魂相互絞撕,便有了春運。
對于春運的定義和由來,我聽過很多,但是這位作者的觀點卻讓我對今年的春運有了不一樣的理解。因為這些表面看起來殘忍的照片,實則展現了半個多世紀以來,無數的春運感動。
每當想起這篇文章,我都會想起文中那一張張充滿了酸甜苦辣、喜怒哀樂的照片,有親人別離的傷感、歸家心切的期盼、萬般無奈的淚光、愛人相聚的興奮、父母愛意的行囊……
把這些戳中無數人淚點的“殘忍”照片合在一起,不得不說作者挺“殘忍”的,可這種“殘忍”卻讓我們看到了許多“感動”:
霸座,雖然成為了新一代“網紅”,但大家并不是以一個看熱鬧的旁觀者角度去關注他,而更多的以一個有正義感的當事人身份站了出來。
車票,雖然依舊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但大家并不是以一個網絡噴子的身份去一味吐槽謾罵,更多的是以一種更加理性的態度去正確對待。
愛情,雖然是一個老掉牙的話題,但大家在對待“相約在零點37分”的愛情時少了幾分不屑,而更多地是對為那些默默付出的人送上一個“小心心”。
……
可以說,這些都是2019年春運中從不同角度展現出的“殘忍”與“感動”,一些人用個人素質觸探公眾底線,但一些人也用個人素質彰顯文化素養;一些人用個人觀點替代社會公德,但一些人也用個人觀點表達理性思考;一些人用個人模式綁架他人思維,但一些人也用個人模式引領尊重理解。
其實,現在人對待春運,已不再是一個簡單行為式的路程遷徙,一種簡單運送式的旅客運輸,而更多的是一場富含素養的個人體現、一幕堅守付出的行業展示。
所以,無論是電視、報紙,還是微信、微博,都是在全方位的為我們展示“殘忍”與“感動”交織在一起的2019年春運,但可喜和欣慰的是,我們看到的一場充滿著觀念轉變、思維變化、素質提升、角色體諒等的變革。每一個直接或間接參與春運的人,他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改變著春運,讓那些“殘忍”不再殘忍,讓那些“感動”真的感動。
也許在以后的春運中,這些“殘忍”仍可能繼續上演,但如果我們多想想這些“殘忍”背后的“感動”,我們的春運將會更加有序、更加和諧、更加愜意。2019年春運即將過去,下一個春運會不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不一樣的“殘忍”與“感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趙震宇)
不知不覺中,新冠疫情發生快一年了,去年春節里的很多非常防護,如今已經成為日常的防護手段,比如戴口罩、不聚集、勤洗手。考慮到疫情防控的需要,建議有條件的旅客,盡可能錯峰出行。
2020年12月3日0時-24時,河南省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例(為境外輸入),無新增疑似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2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1例無癥狀感染者解除醫學觀察。12月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冬季疫情防控等有關情況。
9月起,全國多地陸續啟動了本年度的流感疫苗接種工作,國慶假期過后,北京等地的接種點陸續迎來接種高峰。秋冬季節是流感的多發季節,每年這個時候,不少高危人群都會主動接種流感疫苗,以便預防流感,保護自我。
透過細節,看到中國人勇敢奔跑的底氣。坐著高鐵看中國,讓網友們不僅感受到了祖國的廣袤富饒,更了解到了祖國繁榮富強背后從未停止過的拼搏。高鐵代表著中國速度和中國廣度,8天8條高鐵線路的旅程雖然已經結束,但每一個中國人從中收獲的力量與希望卻是無窮的。
今天,是雙節假期的最后一天,利用8天小長假回家或者旅行的人們紛紛踏上返程之旅,回歸生活的常規軌道。如今,中國已多個月未發現本地傳播的有癥狀病例,但人們的假期依然體現著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新習慣。
9月30日起 多地車站迎來客流高峰 上海虹橋火車站 旅客摩肩接踵 場面堪比春運 看看熱成像下的人流 武漢漢口火車站
繼東方航空在上周發售“周末隨心飛”機票套餐,火了一把之后,華夏航空這兩天也跟上了節奏。照今年的形勢,各航司后面估計還會絞盡腦汁設計產品和促銷,以此來吸引旅客,讓我們拭目以待。
去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律師協會副會長周世虹提交的關于恢復“五一”長假的提案引起廣泛關注。
春運中,交通運輸部全力保障錯峰返程,累計開行“點對點”農民工返崗包車19萬多輛、鐵路專列400多列和包車廂1500多個、民航包機570多架,累計運送農民工超過480多萬人。研究制定運輸保障方案,積極支持民航“客改貨”,發揮中歐班列的戰略性作用,開通國際郵件海運寄遞服務,保障國際道路運輸暢通,緊急協調積壓郵件運送,保障了國際物流暢通。
客運員丁媛媛,河南漯河人,已在孝感成家,女兒8歲,愛人是政府工作人員,每天也忙碌在防疫一線。車站值班員袁曉明是孝感人,孩子在重慶安了家,家人都在那邊過年,只有他一人留在本地,這反而讓他沒有了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