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2月19日16:58 來源:中國日報網
一輪玉盤圓,元宵節已至。各大商場和網店精心設計成富有元宵元素的模樣,大幅促銷的海報懸掛在顯眼處,吸引人們前來消費;各大老字號推出各種口味的元宵,以饗人們的口腹之欲;各大元宵燈會也統統準備打造出視覺盛宴,供人們拍照打卡。在人們忙著為“感官”買單的趨勢中,節日仿佛只是一個鮮明的符號,將人們置于一種集體的、不可抗拒的消費熱潮之中,代我們書寫時代的面目。元宵節對我們來說到底意味著什么?我無法代替這個時代給出答案。人們好不容易搭上現代的列車,卻隱約在飛速前進的過程中丟失了一份歸屬感與情誼。
此時,回溯古時的元宵佳節似乎更能夠幫助我們拾遺。
首先聊聊“元宵”一詞。元,意為“一”,正月為農歷一月;宵,意為夜。元宵則是每年的首個月圓之夜。這一節代表萬物復蘇,同時也是新年慶賀活動的延續。西漢司馬遷創建《太初歷》,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
隋朝之后,元宵節有了“元夕”、“元夜”的說法;唐代又有“上元”之稱,唐末偶稱元宵。除了名稱的更迭,元宵節的活動也在不斷豐富和發展。從唐朝開始,觀燈日益成為集體節慶的必備項目,而且燈的類型也逐漸多樣化。從隋朝的九層燈輪,到唐朝的燈樓,再有元代的花燈樹、明代的動物花燈和鰲山燈,這些都豐富著元宵節的內涵。逛燈市、觀燈會便成為人們的娛樂方式和歡慶儀式。
明成化年間《憲宗元宵行樂圖》(局部)。
隋煬帝曾在《元夕于通衢建燈夜升南樓》一詩中這樣描繪宮內的元宵盛況:“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皇帝于此佳節修行佛事、祈愿求佛,一派熱鬧非凡的場景。重重燈樹映亮黑夜,烈烈焰火若花綻放,不亦美哉!“天半鰲山,光動鳳樓兩觀。”“鰲山”是元宵燈景的一種,成千上萬的彩燈堆疊成一座如“天半”般高的巨鰲燈,此景不只宮闕有,人間也能觀幾回。是夜,宮墻之外“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游人多晝日,明月讓燈光”,“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此時萬人空巷,燈市亮如晝,竟連皎潔的月光都比下去。
唐代的賞燈活動極其興盛。
燈會燈市也漸漸成為人們社交娛樂的場所,打破了諸多禁忌。女子、兒童也紛紛走出家門,“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平日不出閨閣的女子能夠點香畫眉,幽會心上人,成就許多浪漫故事。如辛棄疾在《青玉案 元夕》中所描繪的:“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又有這樣的佳句:“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動人的約定、繾綣的愛戀成為亙古美談。
南宋李蒿《觀燈圖》。
除卻觀燈,另外一個重要的活動也常常出現在元宵的詩句中——放焰火。“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焰火飛向蒼穹,如星雨般散落下來,在人聲之外,為宇宙平添一份熱鬧的喧嘩。
古人仰觀宇宙之大,寄情明月星辰;俯察品類之盛,賦生活以趣志,在節日中顯示出獨特的趣味與創造性以及雅俗共賞的美感。
中國作為農業國家,重視氣候節令,正月十五作為農歷的重要節點為人們所重視;另外,古時封建國家有諸多限制,節日期間人們可以打破往日禁忌,盡狂歡之興,將全年勞作的辛勞釋放于各類娛樂活動。元宵節正是將天地人結合,提醒人們尊敬自然、敬畏大地、順應自然規律,在有限的條件下不斷創造,將對待生活的認真與專注凝結在一舉一動之中。
詩詞之妙處不僅在于它本身承載了這些豐富的時代與生活信息,還在于它可以將中華民族文化獨具的、成熟的審美傳遞出來。詩詞的浪漫穿越時間長河,以其凝練雋永給人們帶來感動的體驗。詩詞中話元宵,數風俗變遷,重拾我們的文化記憶。
九月是青藏高原收獲青稞的季節,湛藍天空下綿延青山間,幾條碧水匯流成一片巨大水面,仿佛一只騰飛的鳳凰口銜金枝。四周道路交錯縱橫,鄉鎮村落點映其間,各種濃淡的金色方塊,像天宇間的調色板,正描繪這片大地的精彩華章。
8月10日上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舉行2021年春節聯歡晚會啟動會。“春晚是一個國家的舞臺,這個舞臺應該是一個開放的、包容的、多元化的舞臺”,創新求變一直是夏雨導演的創作課題。·2005、2006、2009、2017、2018、2019、2020年 央視春節聯歡晚會 歌舞、魔雜類節目導演
2020年央視元宵特別節目,注定是一場令人印象深刻、難以忘記的“晚會模樣”。“你的樣子”是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你的樣子”是中國人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偉大團結精神是中國人民風貌。
2月8日,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元宵佳節,每年這一天,各大平臺都會舉辦元宵晚會。在防控疫情關鍵期,猶需營造溫暖團結的社會氛圍,通過“央視元宵特別節目”,展現了全國人民在疫情面前勇敢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傳遞了振奮人心的力量和戰勝疫情的勇氣。
星月當空萬燭燒,人間天上兩元宵。2月8日,農歷正月十五,傳統元宵佳節。對中國人來說,這是一個關于“家”的節日,是一個闔家團圓的日子。而對于常年奔波在郵路上的河南省郵政公司鄭州郵區中心局的郵運司機們來說,“每逢佳節難團圓”本是常態。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這個元宵節更是顯得有些與眾不同。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河南郵政的郵運司機們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堅守郵件和防疫物資運輸一線,為千家萬戶能夠更早團圓奔波在郵路上。
元宵佳節本是團圓熱鬧的時節,但我們用汗水澆灌勝利的希望,凝聚了中國力量。沒有了歌舞升平的元宵晚會,卻更走進我們每個人心中,點燃起我們心中的那團火,匯聚成早日打贏疫情阻擊戰的必勝決心。
元宵節,本應是熱熱鬧鬧的;元宵晚會,本應是兵朋滿座的。你的樣子我們銘記在心,你的精神我們世代傳唱,你的勇氣我們繼承發揚,因為你的樣子,就是中國的樣子,你什么樣,中國就什么樣。
”元宵佳節,鄭州奧體中心、中原福塔“大玉米”等多個地標建筑亮起了絢麗的燈光,以一種暖心的方式為打贏這場戰“疫”加油鼓勁。(制作:段晉哲 阮海峰)來源: 映象網 相關新聞
2月8日清晨,我結束夜班跟同事們一起走出武漢普愛醫院的大門,思念親人的情緒被這鉛灰色的天空強烈地勾起。
題:人間至味是團圓——武漢庚子元宵節全紀錄 2日開始,武漢大力推動對“四類人員”的集中收治和隔離——即對確診患者無條件集中收治,對疑似患者實行集中隔離治療,對發熱患者和密切接觸者實行集中隔離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