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2月18日16:57 來源:山西新聞網
崇德向善、明德惟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他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概括為“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六個方面。(央視網2019年02月17日)
元宵節將至,也將春節活動推向了高潮。正月里正掛紅燈,大紅燈籠高高掛,今年各地的燈特別的紅,社火活動也格外地火,人民群眾觀燈鬧紅火的熱情也更高張,早已刷屏了朋友圈。
春節、元宵節,作為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傳統節日,也最能體現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和傳統美德。一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此非常關注,每到此時也都會發表講話,深入群眾,與全國人民共度佳節,在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回憶中共勉,他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概括為“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這六個方面既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集中體現,也是新時代樹新風、化新人的價值引領,令人深刻感受了中華民族道德的芬芳。
講仁愛。“守望相助、扶危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要發揚中華民族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引導人們自覺承擔家庭責任、樹立良好家風,強化家庭成員贍養、扶養老年人的責任意識,促進家庭老少和順。”在總書記的講話中,處處充滿了仁愛,讓中華民族“仁愛”的傳統美德,像陽光一樣灑滿我們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重民本。“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和干部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要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所需所急所盼,讓人民共享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方面發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在總書記的諸多講話里,特別每年的新年賀詞里,始終把民本放在首位,讓人民倍感幸福溫暖。
守誠信。從領導干部深入改進作風與加強黨性修養結合結合要求起,對黨忠誠老實,對群眾忠誠老實,做到臺上臺下一種表現,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越界、越軌。從“娃娃抓起”,要求孩子們要學會做人的準則,就要學習和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學習和弘揚社會主義新風尚,熱愛生活,懂得感恩,與人為善,明禮誠信,爭當學習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小模范。從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做起,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讓敗德違法者受到懲治、付出代價。誠信,使得我們的社會越來越和諧。
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讓我們的社會處處見義勇為、大義擔當、風清氣正,讓和平、和睦、和諧的堅定理念不斷深入人心,讓“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中國主張鼓舞了世界。更多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今天已經成為世界的共享。春節、特別是元宵節,紅紅火火、熱熱鬧鬧之時,也最是展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時,最是表達人民群眾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的喜悅之時,當然也最是檢驗國人傳統文化素質涵養和新時代文明素質之時。
紅燈高掛,仰望歷史,在喜慶元宵佳節中,我們須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堅定民族文化自信、中國道路自信,崇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從中汲取奮斗的力量,在對民族歷史和新時代的感恩中,將我們的民族傳統文化傳承好,大力發揚民族傳統美德,牢記初心,努力前行,做一個合格的“追夢人”,將我們偉大的事業實現好。(賈合祥)
2017年底,一檔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一夜之間火了起來。新華社發 “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歷經艱苦卓絕的奮斗,通過革命、建設和改革,讓中華民族邁開自信而堅實的步伐走上復興之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歷史進程,也是中華文化守正創新的過程。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黨中央在新的歷史時期提出的團結各族群眾,共建共享新時代中國發展成果的關鍵路徑,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一種社會表征,其形成是一種文化融合、同化的過程。
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考古工作者十分關心,強調他們“風餐露宿、青燈黃卷,展現了深厚的愛國情懷、堅定的學術志向、頑強的工作作風”,對他們的成就、付出予以充分肯定,并致以誠摯的問候。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習近平總書記向“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鐘南山(前排右二),“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前排左二)、張定宇(前排右一)、陳薇(前排左一)頒授勛章獎章。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站在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堅定文化自信的戰略高度,精辟論述我國考古工作。經過幾代考古人接續奮斗,我國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歷史軸線,增強了歷史信度,豐富了歷史內涵,活化了歷史場景。
2020年第23期《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長久積淀的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追夢新時代,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必須做好“傳承”“創新”“交流”三篇文章。“互聯網+”時代,借助網絡、手機等載體對鄉賢文化、村規校訓、優秀家風、傳統民俗等進行創造性轉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的動能將更加強勁。
”在這篇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深情謳歌源遠流長、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立足更深入地認識中國歷史、中華文明發展史、人類發展史,深刻闡明考古工作的重要作用和意義—— “認識歷史離不開考古學。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 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雜志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