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2月15日21:03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莫干山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境內,有“清涼世界”、“江南第一山”的美譽。十多年來,莫干山鎮堅持走綠色生態發展之路,發展民宿和旅游產業。全鎮圍繞生態立鎮、旅游強鎮的發展戰略,創建了全國美麗宜居小鎮。近年來,莫干山不僅吸引了許許多多的國內外的游客,許多曾經走出大山的當地村民也紛紛返鄉,參與到建設家鄉的大潮當中。
莫干山鎮仙潭村的百壽宴上,村子里80歲以上的老人都來了。
莫干山鎮民宿經營者 沈蔣榮:我們外來的投資民宿的業主,還有本地投資民宿的業主共同出資,邀請我們村里80歲以上的老人,請他們吃年夜飯,也是為了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我們村里因為這些年輕人的回歸更加有生氣。我們舉辦這個活動,也是為了老人有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沈蔣榮說的年輕人回歸可是這兩年的新鮮事。隨著莫干山打造綠色經濟,發展民宿及鄉村旅游產業,許許多多的80后、90后看到了綠色經濟的紅利,開始紛紛返鄉。
莫干山鎮返鄉創業青年 沈曉琳:從小我們這邊的觀念就是要走出這片大山,所以在外面讀書畢業了以后,就到縣城里面去上班了?;貋淼脑?,在山里是沒有地方去賺錢的,也是沒有出息的。但是這兩年隨著旅游業發展的越來越好了,民宿開得很火熱,所以我也就回來開民宿了。
莫干山鎮返鄉創業青年 汪云濤:我是去年回來的。之前的話,我可能以為民宿只是一種普通的旅館、客棧,現在經過我們這幾年莫干山民宿的發展,給我們的體驗就是我們莫干山的民宿,給客人的一種住宿的體驗,就是對農村生活的一種貼近。
從只有老人和孩子留守的“空心村”到今天的年輕人返鄉創業,發展綠色經濟功不可沒。沈蔣榮作為第一批返鄉創業的仙潭村村民,對此頗有感觸。
莫干山鎮民宿經營者 沈蔣榮:大學生也紛紛回到老家,一個是自己開民宿,第二個是在民宿上班,當管家,他們年薪也有十幾萬。
今年40歲的鮑先生在杭州工作生活多年,2018年,他萌生了要回鄉創業的想法。
莫干山鎮民宿經營者 鮑洪權:以前不知道這么好的資源,你守著金山銀山還要到外面去謀生。
回鄉創業的鮑洪權將自己家的老房子改造一番,開起了民宿,但他認為回村創業不僅僅是資金和人的回歸,更應該是文化的回歸。
莫干山鎮民宿經營者鮑洪權:來到山村,一定是跟山村有密切關系的,所以我們把所有的文化藝術展覽跟對面的炊煙進行一個時空對話,邀請了近200位的村民來這里參觀 、合影。大家覺得這個農村不一樣,農村不僅僅是資金的回來、建造的回來、設計師的回來,更多的是文化回鄉。
在莫干山居住了多年的德國人馬克是這里的一名洋河長,他在一家洋家樂工作,深深感受了莫干山近幾年的變化。
莫干山鎮洋河長 馬克:村民們開始意識到,他們有很多“好”的東西,他們開始重建他們的房子,讓它們看起來更好更美?,F在很多人回到鄉村里來發展,回到他們的家鄉,他們意識到可以在這里做生意,可以做民宿,通過這些他們讓鄉村變得更加有魅力了。
如今的莫干山已經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旅游發展之路。
浙江省德清縣莫干山鎮黨委書記 陳金侃:我們大概測算了一下,我們一年從這方面產生的經濟效益大概是在25億元左右,帶動了5000人就業,特別是3000多名年輕人才返鄉創業,這個應該是對我們當地,以前面臨空心化的一個山區鄉鎮來說,是一個非常巨大的變化,所以說整個鄉村振興的帶動,應該是城市人口和農村人口,或者是城鄉一起來努力才能長久的、可持續的發展。
群山環繞,林茂泉清,河南省商城縣伏山鄉里羅城村就是這樣一個風景如畫的地方。河南省商城縣伏山鄉里羅城村風光(中國日報網 呂佳珊攝) 自脫貧攻堅開展以來,里羅城村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挖掘鄉村紅色文化,發展旅游業,建設美麗鄉村道路48公里,不僅實現村村通,還連接了山外的世界。
今年34歲的武磊是民權縣綠洲街道辦任莊村的村民,2017年,在外務工的他返鄉創業,也見證了這幾年村里翻天覆地的變化。2014年,民權縣委縣政府提出了“黃河故道生態走廊”保護性建設規劃,使民權黃河故道走上生態環境優化、提升之路,這也給任莊村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如今,信陽建成示范基地1952個,累計帶動貧困戶9.4萬戶,帶動貧困人口30.2萬人,帶動貧困村860個,覆蓋率93.5%,這片綠色的廣袤山野上正不斷生長出新的希望,生機勃勃。經過對油茶主產區進行全面細致的考察,陳世法承包了近3萬畝荒山荒坡,創辦了光山縣第一家油茶企業。
為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由鄭州市農業農村工作委員會組織編制的《鄭州市美麗鄉村建設導則》,于11月3日由鄭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印發。接下來鄭州市還將繼續加大財政資金對美麗鄉村建設投入,撬動社會資本和村民資產參與,形成資金、資本、資產聚合效應。
由鄭州市農業農村工作委員會組織編制,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和四川大學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具體技術支撐,共同制定的《鄭州市美麗鄉村建設導則》(以下簡稱《導則》),近日由市政府正式印發。下一步鄭州市將根據前期“美麗鄉村旅游帶”和“美麗鄉村組團”的謀劃布局,推進我市美麗鄉村建設。
已是深秋,坐落在半山腰上的石椅羌寨依然掩映在滿山綠葉之中。北川羌族自治縣曲山鎮石椅村支部書記陳愛軍說,在文化旅游的推動下,石椅羌寨的游客量日漸增長,歌舞迎賓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蒸水河畔,船山故里。文旅美鄉、文旅興業、文旅富農、文旅興縣,衡陽縣旅游扶貧已累計實現510戶1310人脫貧致富,文旅融合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描繪出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泥l村振興圖?!薄 河蜏洗逦挥谏綎|省蘭陵縣西北部的山區,受地理環境影響,這里長期交通閉塞,農業生產落后,貧困發生率較高。
街道兩側粗壯的國槐相互掩映,美觀的民居錯落有致……午后,記者循著曼妙的音樂,踏著平整的紅磚路走進河北省武強縣周窩村。周窩村原本是華北平原上一處普通的農業村,全村900余人,村民收入不高,文化生活匱乏,唯一的優勢是緊鄰一家大型樂器企業。
外出人口返鄉創業,除了回報家鄉的情結之外,一方面是東部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大勢所趨,另一方面是因為過去制約當地發展的一些短板已經補齊。比如,在信陽市新縣田鋪鄉田鋪大灣村,當地以“鄉村創客”為主題,將創客平臺與文化旅游相結合,打造河南省首家“創客小鎮”,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