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07日18:01 來源:中國日報網
湘西妹子陳九貝直播烤橙子時,一邊翻轉橙子,一邊回答網友問題。她用13天幫助鄉親賣出了200萬斤橙子。圖片來源:淘寶網
中國日報網1月7日電 說起農村生活,許多人腦海中浮現的還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景象,農民們每天都干著耕田種地、飼養家畜這些辛苦的體力活。但現在,手機成了中國農民的“新農具”,網絡直播成了“新農活”。
據亞洲科技新聞門戶TechInAsia網站1月5日報道,農民直播干農活在中國火了,中國網絡平臺最近有位主播在短短13天里就賣出了200萬斤橙子。直播里自稱“湘西九妹”的陳九貝通過淘寶直播,在13天幫助鄉親們賣出了200萬斤橙子,她還會直播干農活,介紹她家的臘肉和雞蛋或者在她簡陋的家里做飯。
報道稱,就連網絡巨頭阿里巴巴也推出了一項特殊計劃,為農民主播提供培訓。阿里巴巴宣布將為農村淘寶賣家開辟專門的扶貧板塊,并將培育1000名農民主播。
TechInAsia網站報道截圖
淘寶直播2016年上線以來,涌現了成千上萬的淘寶主播。他們銷售的商品品類繁多,有新潮的時裝,還有美味的幼蟲。淘寶直播已經成為中國農村貧困地區農民與消費者溝通的一種新途徑。
阿里巴巴稱,過去三年間,約有10萬名農民在淘寶進行直播。此外,快手等平臺也做起了農民直播。而在美國和歐洲,直播平臺和電商平臺還沒有結合起來。
那么農村生活為什么能引發人們的關注?
阿里巴巴大農業發展部總經理黃愛珠接受《錢江晚報》采訪時表示,直播能快速匹配農民和消費者的需求,消費者要好吃、要健康,同時知道產品來自哪里。
“比如我們直播賣過一款無菌新鮮雞蛋,主持人端著高腳杯,一句‘干了這杯雞蛋’,就打消了很多消費者對于雞蛋生吃的顧慮。同時,主播還給消費者介紹了識別新鮮雞蛋的最簡單辦法。這比起單純網頁文字介紹要形象得多,很容易轉化成銷售。”黃愛珠說。
賣家保證他們的農產品都是天然無污染的,這一點越來越受到中國消費者的重視,有些人就想看看他們購買的產品究竟產自何處。
還有些人則是為了娛樂,或者僅僅是因為懷念農村的生活。無論如何,農產品銷量得到了大幅提升,有時這些農民主播還能變身網紅。
直播成電商脫貧新工具。直播帶來的流量,有助于銷售渠道的拓展,帶動了產品的銷售量,增加了貧困地區和人民的收入。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2018天貓“雙11”當天,從貧困縣賣出的產品交易額就達到13億元。這其中,有許多就采用了“直播+扶貧+產業”的模式。
此外,包括YY直播在內的網絡平臺不僅在線上直播推薦,還在線下開展多種形式的展示和促銷活動,以實際采購助力扶貧。
除了通過直播推銷貧困地區的農特產品,一些創業者也通過直播平臺向貧困地區的農民介紹扶貧技能,比如怎樣養殖小龍蝦、如何純手工制作棉線、如何更科學養雞等。
民法典總則編專設“監護”一節,修改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也明確了家庭監護職責、國家監護制度。檢察機關要把貫徹實施民法典與修改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有機貫通銜接,緊密結合持續落實“一號檢察建議”,更好促進未成年人保護綜合治理。
最近,貴州貴陽一位做爆米花的大叔,無意中靠著與眾多網紅拍攝變裝視頻在網絡走紅。談起走紅過程,大叔稱自己有點害羞,不清楚情況就突然火了。大象新聞·東方今報編輯:姚冬梅
實現鄉村文化振興既是一個當代命題,更是貫穿近百年來黨領導中國鄉村現代化事業的長期主題之一。回望歷史,毛澤東在實現鄉村文化振興問題上有著可貴探索,其中的精神內核對今天鄉村文化振興仍有借鑒意義。
共同富裕不是絕對平均、同步富裕,而是在生產力發展基礎上逐步實現全體社會成員普遍富裕,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在新征程上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必須立足中國實際、著眼長遠、多措并舉、綜合施策,著力解決在實現共同富裕道路上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題:“在脫貧攻堅這件事上,我們是敢死拼命的”——甘肅脫貧攻堅進程回顧 在古浪縣黃花灘生態移民區富民新村養殖小區,村民李應川給羊喂水(3月10日攝,無人機照片)。
叢志強先從當地村民需要的椅子和孩童樂園開始做起,潛移默化地讓農民感受到,有用的也可以是美的,美也可以有用。策劃丨寧波大學中國鄉村政策與實踐研究院 陳劍平院士 劉艷
但跟這些交通大動脈相比,農村公路就像毛細血管,看似微小,卻直接服務著6億多農民群眾。可以說,能不能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直接影響著近半數中國人過上小康生活的時間表。
近日,一條“鄭州攤主故意掰爛包子送農民工”的短視頻在網上爆火,攤主故意將完好的包子掰爛免費送給農民工。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暖心舉動,引來了數百萬網友的點贊。12月1日,映象網記者聯系到了視頻中的攤主,攤主回應:這些工友都是好人,希望大家能給他們更多關心。
農業農村部昨天(11月30日)發布,作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一項重要舉措,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首批30個整縣推進試點任務基本完成。近年來,農民合作社在發展壯大的同時,也面臨規范不夠、質量不高、指導服務薄弱等問題。
目前,特普洛村已經打造了2000畝青花椒種植基地并成立了金陽縣新東方農民專業合作社,涵蓋的105戶村民中有93戶是貧困戶,合作社年均銷售花椒4.3萬余斤,93戶貧困戶年均實現增收18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