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xxxxbbbb国产,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free性欧美媓妇喷水,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字幕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在莽莽荒原上創造奇跡(弘揚民族精神、奮斗精神)

2018年12月16日09:47  來源:人民日報

5034

  9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黑龍江農墾考察調研。他雙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長地說道:“中國糧食!中國飯碗!”

  一年生產糧食400多億斤,累計為國家提供商品糧超過6000多億斤。歷經幾十年的開發建設,被稱為“北大荒”的黑龍江墾區成為我國重要商品糧基地、糧食戰略后備基地和國家級現代化大農業示范區,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支援國家建設、維護邊疆穩定作出了重大貢獻。

  北大荒地處高寒地區,因“荒蕪”得其名。這里總面積5.76萬平方公里,分布于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完達山和小興安嶺地區。1947年,為響應毛澤東同志“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的號召,伴隨著解放戰爭的硝煙,一批軍人來到這里,在荒原上點燃了“第一把火”,拉動了“第一把犁”,喚醒了沉睡的荒原。

  20世紀50年代中期,王震將軍親率10萬復轉官兵挺進北大荒,由此開始規?;拈_發建設。隨后,5萬大專院校畢業生、20萬各地支邊青年、54萬城市知識青年先后投身北大荒。

  早起三點半,歸來星滿天,啃著冰凍饃,雪花湯就飯。這首當年流行的歌謠,是北大荒人在此生活的真實寫照。半個多世紀以來,黑龍江墾區廣大人民群眾在特定歷史條件和極其艱苦的環境下,培育和錘煉出“艱苦奮斗、勇于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北大荒精神。墾荒大軍前赴后繼,用青春、熱血、生命詮釋了這一精神。

  北大荒這片熱土,涌現出許多杰出的青年形象。1948年,18歲的梁軍在黑龍江北安參加拖拉機手培訓班,是班上70多名學員中唯一的女學員。為了學好駕駛技術,她咬牙搬起幾十斤重的拖拉機零件,令其他男學員刮目相看?!皠e看我是女子,再苦再累都不怕,我向黨保證,堅決完成學習任務”。就這樣,梁軍以堅韌的意志力參加到北大荒的開發建設之中,她是新中國第一位女拖拉機手,也是1962年4月發行的第三套人民幣壹元紙幣上的女拖拉機手的原型。新時代賦予了北大荒精神新的意義。如今,面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要求,北大荒人深化國有農墾體制改革,以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為主線,推動資源資產整合、產業優化升級,建設現代農業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努力形成農業領域的航母。北大荒精神與時俱進,展現了旺盛的生命力。

  “我理解的北大荒精神是自強不息,是奉獻不止。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目標,把我們北大荒人聯結成一個團結一致的群體?!苯衲?1歲的第一代北大荒人葛柏林,11歲便隨父親來到北大荒,在此耕耘奮斗60載春秋。提及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的到來,老人興奮不已,“總書記來到我們北大荒,對我們是肯定和鼓舞,太讓我們振奮了!”

  北大荒博物館內,一面長達25米的銅墻上,鐫刻著長眠于黑土地的北大荒人的名字,歷史不會忘記,他們是12342名拓荒者。如今,更多的北大荒人及其后代依然在此奮斗拼搏,將這里從人跡罕至的“莽莽荒原”建設成富饒豐盈的“中國飯碗”,是北大荒精神造就了這樣的奇跡。這片神奇的土地,因精神而不朽。

文章關鍵詞:北大荒 弘揚民族精神 荒原 北大荒人 荒蕪 資源資產 創造奇跡 總書記 奮斗精神 黑龍江墾區 責編:李婭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又閱兵了?不,這是北大荒秋收

    近日 北大荒集團下屬的尖山、鶴山農場全面開鐮 大型農機設備列隊收割 受臺風天氣影響 不少農作物出現倒伏 “我們通過多種技術改裝 為搶收倒伏玉米  做好積極的機械準備?!?/p>

  • 豐收北大荒 中華大糧倉 十大網紅大地號等您來“打卡”

    金秋九月,稻浪滾滾,在北大荒的千里沃野上,一幅幅壯麗的豐收畫卷正在徐徐展開。通過現代化大農業的展示和觀光農業的體驗,圍繞農場“優質、綠色、生態稻米基地”“產業結構調整基地”和“稻蟹種養基地”,進一步擴大了農場“界湖”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 河南商城鄢崗鎮:發展特色農業帶貧增收

    在河南省信陽市商城縣鄢崗鎮的道路兩旁,擁簇著粉紫色的格?;ā?012年,商城縣農業局的駐村工作隊成立了技術小分隊,計劃對本地農產品進行品種優化,發展特色農業,以科技帶動產業,以產業帶動扶貧。

  • 【鄉村振興在行動】期待鄉村振興結出更多絢麗多彩的果實

    短短幾天時間,我們先后走訪了南通如皋的顧莊社區,泰州的宗林村、河橫村、小楊村,常州的梅林村、殷村、仙姑村,鎮江的唐陵村、西馮村和世業鎮等十余個鄉村和社區。鄉風文明建設是鄉村振興的靈魂。

  • “北大荒”壘起金銀山 西馮黨建成群眾致富“領頭雁”

    見習記者 胡建霞 90年代的江蘇省鎮江市句容市后白鎮西馮村,雖毗鄰茅山水庫又地處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道教圣地茅山西麓,可看似得天獨厚的優勢卻因屬于典型的丘陵地形不適宜耕種被視為后白鎮有名的“北大荒”。在李志順的帶動下,全村481名水庫移民和移民后代全部脫貧,有的還在外地承包幾百畝土地種植草坪,每年收入上百萬元,成為當地致富的典型。

  • “北大荒”壘起金銀山 西馮黨建成群眾致富“領頭雁”

    見習記者 胡建霞 90年代的江蘇省鎮江市句容市后白鎮西馮村,雖毗鄰茅山水庫又地處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道教圣地茅山西麓,可看似得天獨厚的優勢卻因屬于典型的丘陵地形不適宜耕種被視為后白鎮有名的“北大荒”。在李志順的帶動下,全村481名水庫移民和移民后代全部脫貧,有的還在外地承包幾百畝土地種植草坪,每年收入上百萬元,成為當地致富的典型。

  • 《中國糧的奇跡》第一集丨北大荒拓荒、鹽堿地改造......“中國碗”裝滿“中國糧”!

    《中國糧的奇跡》第一集聚焦于70年來,中國人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挖掘潛力、釋放活力,提高糧食產量,從而勝利解決了中國人吃飽飯、吃好飯的奮斗歷程。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中國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糧食供給由全面短缺轉變為供求總量基本平衡。

  • 習近平感慨北大荒的滄桑巨變“了不起”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發生了滄桑巨變,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很了不起,令人感慨。北大荒為中國人真正解決溫飽問題發揮了大作用?!敖裉靵淼竭@里,很鼓舞信心,鼓舞斗志?!?/p>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