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02日16:28 來源:中工網
中工網訊 在河南省信陽市商城縣鄢崗鎮的道路兩旁,擁簇著粉紫色的格桑花。“寓意幸福的格桑花就像是鄢崗的一張名片,目前,這張名片非常的亮。”鄢崗鎮黨委書記趙大青驕傲地說。
鄢崗鎮位于大別山革命老區商城縣西北部,被稱為商城的“北大門”。在2016年之前,鄢崗鎮與“幸福”還有一段距離,是個遠近聞名的“北大荒”—— 荒山坡地,土壤貧瘠,全鎮30%以上的土地長期閑置,目之所及荒田連片,村莊蕭條。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這是曾經的鄢崗最真實的寫照。長期以來,鄢崗的農業產品開發都處于中下游階段,集中于稻米加工、果蔬銷售等原始階段,產業鏈不寬、產品附加值不高、產業加工技術落后。土地荒,隨之而來的便是經濟荒,從鎮到村的經濟開支時常捉襟見肘,全村貧困人口近5100人。
2012年,商城縣農業局的駐村工作隊成立了技術小分隊,計劃對本地農產品進行品種優化,發展特色農業,以科技帶動產業,以產業帶動扶貧。
他們首先將目光集中在農村最常見的作物水稻上。一開始,農業局的技術人員為了示范研究,自己先承包農戶的土地開始了持續了三四年的試種。終于,在2017年,新型水稻“再生稻”的畝產量和技術成熟程度達到了預期效果,開始在鄢崗全鎮進行推廣。
一開始,老百姓并不相信種這種水稻能掙錢,村干部紛紛帶頭種植,還將收獲后的大米給村民品嘗。除此之外,農業局還對種植的農民進行免費培訓。通過試種,許多還在觀望的老百姓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益,普通稻米市場價僅一塊錢一斤,而再生稻的價格可以達到四塊五一斤。
再生稻種植在鄢崗全面推廣后,各種生態稻米合作社就像雨后春筍般陸陸續續地成立了。農戶可以將自己家的田地拿出來作為資產參與合作社流轉,盈利之后獲得分紅,這樣一來,老百姓就成為了合作社名副其實的“股東”。合作社興我興,合作社衰我衰,以資產入股,更加帶動了村民們的積極性,在合作社干活也愈加賣力。“1000畝地的合作社,差不多可以帶貧30戶貧困戶。”鄢崗鎮辦公室副主任邰燕說。
老百姓們嘗到甜頭以后,干勁也越來越足。現在,特色農業已經成為了鄢崗的一張閃亮名片。除水稻外,鄢崗還積極改變其他農產品單一品種單一發展的模式,探索“坡上種水果、水里種水蔬、水下養魚蝦、田里種稻米”的立體循環“四水產業”。在田里種香米稻,溝里養魚、蝦、甲魚,水里種茭白、芡實,壟上種李子、桔子,目前,全鎮的生態勞作面積已經達到一萬五千畝。
“一畝園等于十畝田”在這里變成了現實,鄢崗由曾經的“北大荒”變成了豐收的“北大倉”,“下一步,我們的目標是將鄢崗打造成為商城的‘北大行’。”趙大青說。(張昕迎)
四年前,鄢崗鎮還是遠近聞名的“北大荒”——土地荒、經濟荒、人才荒、思想荒。現如今,再生稻、茭白、芡實等特色產業遍布全鎮,“名譽村長”、成功人士紛紛返鄉發展。昔日的“北大荒”已經變成了“北大倉”,未來鄢崗鎮還要把“北大倉”變成“北大行”。
希望映象網一如既往地把鏡頭對準基層,把版面留給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