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5日10:03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 題:穩中求進,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當前中國經濟形勢系列述評之一
新華社記者陳煒偉、安蓓
12月13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了“五個堅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被置于首位。
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中國經濟在應對風險挑戰中實現穩中有進。
全年經濟發展目標有望較好實現
“各項宏觀調控目標可以較好完成”“保持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對2018年經濟運行做出重要判斷。
最新出爐的11月份經濟數據顯示,投資增速繼續回升,就業和物價保持穩定,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結構優化、新舊動能轉換穩步推進。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在前三季度實現6.7%的增長,城鎮新增就業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物價保持溫和上漲,外匯儲備維持在3萬億美元之上,中國經濟“穩”的格局沒有改變。
最新數據進一步印證了這一判斷。
生產需求穩。1至11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比前10個月加快0.2個百分點,連續三個月回升。民間投資繼續保持8%以上的較快增速,制造業投資增速從4月份以來持續回升。與此同時,服務業生產指數保持平穩。
就業物價穩。1至11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93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3萬人。11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降至4.8%。11月CPI同比溫和上漲2.2%,漲幅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
“當前中國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態勢持續發展,全年實現6.5%左右的增長目標沒有什么懸念?!眹医y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說,但11月工業增加值增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等指標有所回落,說明經濟下行壓力較大。
辯證看待國際環境和國內條件變化
最新數據顯示,11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0%,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作為重要先行指標,制造業PMI在50%以上連續運行27個月后,落至榮枯線。
值得關注的是,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持續位于臨界點以下,表明在全球經濟復蘇放緩和經貿摩擦不確定性增加的影響下,進出口壓力有所加大。
今年下半年以來,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經濟運行穩中有緩,下行壓力有所加大。
關鍵節點,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辯證看待國際環境和國內條件的變化”,為研判經濟形勢、部署經濟政策做出重要指引。
辯證看待,意味著既要看到經濟穩的大局,也要看到穩中有變、穩中有緩,增強憂患意識;既要看到經濟運行的風險挑戰,也要看到并用好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堅定發展信心。
經濟數據短期有波動,但運行穩中有進的大趨勢并未改變。
?。敝粒保痹路?,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速分別快于規模以上工業5.5個和2個百分點;前三季度,服務業和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分別升至60.8%和78%,新登記注冊企業日均超過1.8萬戶……中國經濟“進”的態勢持續發展,“新”的力量不斷壯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說,面對穩中有變的形勢,必須看到我國經濟基本面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大局,必須認識到只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充分發揮好自身優勢,我國就有能力有條件妥善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打下決定性基礎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要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提振市場信心,為經濟運行營造良好環境。
專家分析,明年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復雜性增強,經濟運行面臨的變數和挑戰更多。
“最近中央出臺了一些穩定民營經濟發展信心的政策,市場信心有所恢復。但恢復市場信心、優化市場環境是持久過程,要久久為功,特別是要把中央出臺的各項政策更好落實到位,讓企業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泵⒂抡f。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要加強協調配合,聚焦主要矛盾,把握好節奏和力度,努力實現最優政策組合和最大整體效果。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介紹,下一步,要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精準預調微調,引導市場形成穩定預期;著眼補短板、調結構、增后勁擴大有效投資,降低民間投資準入門檻;推動消費供給升級,促進形成強大的國內市場;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便捷高效、穩定透明、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
打好三大攻堅戰,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加快經濟體制改革,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
著眼關鍵之年,部署關鍵之策。2019年,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中國經濟必將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打下決定性基礎。
國家統計局11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的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2.1%、56.4%和55.7%,高于上月0.7、0.2和0.4個百分點。彭博社的報道說,一系列早期指標顯示,受出口和股市升至2015年以來最高位的支撐,中國的經濟復蘇趨于穩定。
我國PMI連續9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表明經濟呈現持續穩定恢復態勢,質量持續向好。由于國內疫情防控得力,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加快,我國經濟自3月以來持續恢復。展望未來,憑借潛力足、韌性強、回旋空間廣、政策工具多等有利因素,中國經濟必將克服暫時的困難,繼續鞏固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11月27日,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統計局等部門發布多個最新經濟數據。國家統計局:前10月規上工業企業累計利潤增長轉正 國家統計局11月27日公布,今年1到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0124.2億元,同比增長0.7%,累計利潤同比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持續好轉。
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對省內工業增長貢獻率逾六成、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9%……近期浙江省公布的前三季度經濟數據中,數字經濟底色愈發亮眼。
省統計局昨日發布10月份全省經濟運行分析。分析指出,10月份,我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成效持續顯現,生產穩中有升,需求持續回暖,物價總體平穩,全省經濟運行延續穩定恢復態勢。
關注國家發展改革委昨天(17日)公布的部分宏觀經濟數據。從用電量看,10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6%,一產、二產、三產和居民生活用電量都保持了較快增長。
今天(10月31日)公布的另外一個宏觀經濟數據——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6.2%,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創年內新高,表明非制造業復蘇步伐有所加快,來看具體行業表現。
從各地公布的經濟數據中可以發現,不論是東部沿海還是中西部地區,消費市場呈現出持續回暖的態勢,一些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發展勢頭良好,進出口也呈現出明顯回升趨勢。
昨天(28日)多部門發布我國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回應民生方面重大關切,涉及企業減負、養老金發放、交通運輸、環保治污等多領域。針對老百姓關注的今年入秋以來京津冀區域出現的空氣污染過程,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正制定今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計劃。
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進入衰退,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經濟實現了V型反彈,成為全球唯一經濟正增長的國家,呈現不斷向好的發展趨勢。林毅夫:大家都說中國是一個出口導向型的經濟,但實際上看2019年的數字,出口只占我們國內生產總值的17.4%,所以國內市場是主要的,國內循環是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