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0日11:05 來源:新華社
通過微信投票選個歌手、網紅、人氣寶寶早已司空見慣,孰料近日官方學術機構的優秀論文評選竟也搭上了這班車。一些科研院所把入圍論文標題、摘要在公眾號推送,而得票多寡不僅能決定哪篇論文勝出,甚至能左右一個研究課題的存廢。
不論是互聯網思維落地,抑或是發揚學術民主的嘗試,主辦方對此一定有自己的考量。但學術論文不同于其他,對評審者的專業知識有著嚴格要求,而且公眾號也無法完整展示學術成果,如此評選不禁讓人疑惑:公正性與嚴肅性何在?
為了勝出,參評論文的作者往往會將鏈接轉發至朋友圈、微信群,吆喝親朋好友為自己轉發、拉票,再發個紅包加以感謝。一來二去,既丟掉了做學問的尊嚴,又失去了搞科研的平和初心。而不管哪種類型的投票,其實都是投票者自我意識、自我見解的表達,本該秉持著嚴肅態度行使權利。可一旦受人之托,對自己不熟悉的專業學術論文評選投出人情票,就會對本應規范嚴謹的學術秩序產生沖擊,甚而造成損害。
事實上,即使在學科專業領域內對學術論文、科研項目、研究課題進行評比,得票數量多寡與學術水平也不完全呈現正相關性。得票多的未必有與之相稱的學術含金量,而那些在業內居于前沿和尖端的成果往往曲高和寡。這要求我們制定評選辦法時盡可能多地考慮到各種因素,從源頭上把握評價結果的公正性、專業性和客觀性。國內外具有一定權威性的獎項無不有著公正公開客觀的評選機制,由領域內權威專家團隊在監督下進行評選,以確保優勝劣汰,促進學科發展。
學術論文是國家科技實力的重要載體,是體現科研人員和機構學術水平的重要標志。而評選優質學術論文的意義則在于聚合經驗、萃取智慧,是創新激勵機制鏈條上的重要一環,在學術領域發揮著不可小覷的示范作用。基于此,學術論文評選終歸還是要多一分慎重,少一分輕佻。(王依然)
結果是:基層黨建“共享、共管、共建、共治”的基層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群眾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福利,安全感指數不斷提升。順河回族區宋門街道勞動路社區黨支部書記高姍表示:“書記面對面交流,讓基層干部有‘奔頭’,方向在明確,信心在傳遞,力量在凝聚。
2017年7月,德州市啟動首次“百企下南洋”活動,50多家企業組成的代表團赴泰國、柬埔寨、菲律賓尋求商務合作,與3個國家的500多家企業進行對接。目前,德州東盟中小企業產業合作區項目已納入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規劃,德州市也出臺了對接東盟工作3年行動計劃。
11月1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布亞新幾內亞多家媒體發表題為《讓中國同太平洋島國關系揚帆再啟航》的署名文章,指出“中國和島國視彼此為真誠朋友和友好伙伴”。——2017年6月9日,習近平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七次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 “一帶一路”延伸之處,是人文交流聚集活躍之地。
“共享”,是此次進博會的核心關鍵詞,很多展商都在醒目位置打出“平臺合作”的字眼。“我們將把握機遇,繼續扎根中國,不斷引進全球創新成果,并推動本土研發創新;同時,繼續攜手跨界力量,打造在中國的健康物聯網創新平臺。
題:共享未來的新時代交響——寫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收官之際 面向未來,中國將始終與世界同向同行,向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目標不懈奮進,攜手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英國路透社報道指出,全球貿易形勢正在悄然變化,從“中國制造”變成“為中國制造”。“中國成功舉辦首屆國際進口博覽會具有里程碑意義,創新了各個國家和地區間的經濟互動模式。
二 “開放”這一高頻詞,從1950年代就開始出現,在新世紀更是極快跳升。這也是稿庫中收錄的最早一批 含有“進出口”這一完整描述的稿件。1979年,一位名為董錦亮的普通人出現在稿件里。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向神州大地。
走進國家展場館,氣勢恢宏的主賓大道便映入眼簾,印尼、越南、巴基斯坦、南非、埃及、俄羅斯、英國、匈牙利、德國、加拿大、巴西、墨西哥12個主賓國設立的獨具特色的展館分外引人。
視頻里一位先生表示,自己剛好看到朋友圈朋友轉發的耳蝸丟失的內容,丟失的地點正是在自己小區,就隨口問了問自己妻子,結果妻子想起來自己撿了個像發卡一樣的東西,后來發現是耳蝸后,趕緊打電話聯系失主歸還。
10月23日下午14:55分,據都市報道記者發回最新小視頻,因為朋友圈的轉發幫助,孩子耳蝸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