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0日11:57 來源:寧夏日報客戶端
劇情介紹:
受益于國家精準扶貧政策的推行和落實,六盤山地區的貧困人口和貧困鄉村,近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最能感受這種變化的,是福建省閩寧辦原主任林月嬋。再一次回到這里,她有著說不出的感慨。
2016年在銀川召開的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為六盤山地區的扶貧工作翻開了新的一頁。
在這之后,平羅縣紅崖子鄉紅瑞村第一書記郭俊峰和原州區三營鎮化坪梁村第一書記楊寧香,明顯感受到了工作節奏的緊張。他們是國家精準扶貧政策的踐行者,除了因地制宜、因戶施策,還需學會如何與底層百姓相處。因推廣養牛脫貧,郭俊峰對紅瑞村的每一頭牛幾乎像人一樣熟;楊寧香在多次向村民白云虎宣傳養牛失敗后,知道了他的興趣所在,幫他爭取到了養鴿子的政策扶助。
彭陽縣孟塬鄉素有養蜂傳統,但成效不佳。鄉黨委書記郭耀武自上任之初,就四處打聽鄉里有先進養蜂經驗的農戶。最終,他找到了中華蜂養殖大戶陳撿銀,之后又召回了陳撿銀大學畢業的兒子陳澤恩,與他們簽下合作協議。在陳氏父子的技術支持下,孟塬鄉的養蜂產業獲得重大突破,越來越多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靠此脫貧。
其中變化最大的,當屬二十多年前閩寧開啟對口扶貧時,習近平主導建設的閩寧村。昔日的戈壁荒灘,今成熱鬧的街市。因移民越來越多,閩寧村擴展成了閔寧鎮。鎮上的貧困戶萬軍紅和馬西亮都是幾年前從六盤山區移民而來,受益于精準扶貧政策,他們的生活狀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六盤山地區的精準扶貧,是寧夏乃至全國從“輸血式、救濟式扶貧”向“造血式、開發式扶貧”轉變的縮影。這將是一場漫長的攻堅戰,六盤山人給出了一個漂亮的開局。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戴東昌介紹,根據職責,交通運輸部一共定點扶貧四川省4個縣、對口支援江西1個縣,聯系陜甘青寧六盤山片區61個縣。其中,2017年5個六盤山片區縣摘帽;2018年1個定點扶貧縣、1個對口支援縣摘帽、20個六盤山片區縣摘帽;2019年30個六盤山片區縣和剩余的3個定點扶貧縣摘帽。
他就是閩寧扶貧車間寧夏泉祥戶外紡織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水海。黃水海在廈門市海滄區創辦了聚全祥包裝制品有限公司,而海滄區與寧夏涇源縣是對口幫扶協作伙伴關系。黃水海說,寧夏六盤山的人力資源是非常重要的紅利。
寧夏固原市隆德縣觀莊鄉前莊村的農田與蒼翠的六盤山(無人機照片,2018年7月17日攝)。在寧夏固原市原州區彭堡鎮冷涼蔬菜基地,農戶在大棚里除草(2020年4月29日攝)。在位于寧夏吳忠市利通區金積鎮塔灣村的智慧農業科技示范區,農機手在播種前調試自動駕駛拖拉機(2020年4月9日攝)。
寧夏固原市隆德縣觀莊鄉前莊村的農田與蒼翠的六盤山(無人機照片,2018年7月17日攝)。在寧夏固原市原州區彭堡鎮冷涼蔬菜基地,農戶在大棚里除草(2020年4月29日攝)。在位于寧夏吳忠市利通區金積鎮塔灣村的智慧農業科技示范區,農機手在播種前調試自動駕駛拖拉機(2020年4月9日攝)。
在這美好季節,習近平總書記再到寧夏考察,從移民新村到城市社區、從黃河之濱到鄉村生態觀光園、從扶貧車間到葡萄種植園……總書記足跡所至,牽系民生;殷殷關懷,暖人心田;諄諄囑托,催人奮進。
昨天(17日),交通運輸部召開“脫貧攻堅”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今年交通運輸行業整體脫貧攻堅的情況,十三五以來,累計約7100億元資金投向貧困地區。交通運輸部定點扶貧四川小金、黑水、壤塘、色達四縣,對口支援江西安遠縣,牽頭聯系六盤山片區。
脫貧路上,中國攻克了無數“高山”,在決戰決勝的關鍵階段,最后一座“高山”里就有西海固。西海固的大部分區域都在這條線附近,原州區、西吉大部、彭陽大部劃歸半干旱區,隆德、涇源、六盤山劃歸半濕潤區。
”寧夏固原市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碑上,鐫刻著毛澤東同志的詩詞名篇《清平樂·六盤山》。如今,不少游客慕名來到六盤山,走一走“紅軍小道”,親身體驗長征的艱難險阻。“《清平樂·六盤山》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是毛澤東留給寧夏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
焦建鵬是西吉縣龍王壩村的創業英雄。從林下養雞到農家樂,焦建鵬的創業目標越來越清晰,那就是集美食、民宿、農事體驗等于一體的鄉村旅游。出于對固原古老歷史文化的熱愛,李政以古為師,開啟了自己的文創事業。
六盤山,西北黃土高原的一座綠島。因為工作關系,二龍河林場副場長郭志宏對六盤山上的野生動物非常了解。現在的六盤山之所以能為野生動植物創造良好的棲息環境,離不開當地林業人的奉獻和努力。現在的六盤山,自然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生態效益也逐步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