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9日15:17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備受關注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雖已落下了帷幕,但其帶來的“溢出效應”仍在持續發酵,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開幕式上提出“將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并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部署,對于完善和提升我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空間布局,具有深遠意義。
長三角一體化未來該怎么建,如何更好地發揮其引領效應等問題,受到海內外各方廣泛關注。上周,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在例行發布會上就此進行了回應,表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事關國家發展全局,需要從國家戰略層面做好頂層設計。目前,相關部門正按照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堅持一體化發展的要求,積極謀劃、加快推進。
一個經得起考驗的頂層設計從來都不會一蹴而就,而是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就像長三角城市群的發展一樣,其之所以能成為我國綜合實力最強、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城市群,是經過了多年的發展積淀才得以形成。可以預見的是,隨著長三角區域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更高起點的深化改革、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將對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形成有效支撐,長三角區域在引領長江經濟帶發展、服務國家發展大局中將發揮更為突出的作用。
與長三角一體化同樣受到高度關注的,還有不斷加快建設的粵港澳大灣區。創下多項世界之最的港珠澳大橋,在開通運營當天就吸睛無數、刷爆微信圈。作為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設的大型基礎設施,港珠澳大橋在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強化三地交通聯系方面,將起到積極的示范作用。據悉,除港珠澳大橋外,更多包括交通、能源等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規劃正在編制中。
從早期的西部大開發、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到京津冀協調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以及不斷推進實施的“一帶一路”建設,我國在推動區域發展思路上的一個顯著變化,就是從過去籠統的東部、中部、西部及東北地區怎么協調發展,轉向更加注重跨行政區域、大區域的協調發展,更加強調資源要素在更廣的范圍內優化配置,通過最大限度地發揮、放大資源要素的帶動作用,進一步提高我國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率。
當前,我國經濟已經步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對于大多數省份來說,如何主動高效地實現自身發展與國家戰略的對接,抓住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帶來的產業協作新機遇,將是一個新命題。(作者:顧 陽 來源:經濟日報)
黃河流域黨校學習貫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理論研討會舉行 王國生向中央黨校、國家相關部委、黃委會和黃河流域兄弟省區長期以來對河南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
“這與我國人口老齡化嚴峻形勢、與億萬老年人美好養老生活新期待、與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要求相比很不適應。”在中國老齡協會政策研究部主任李志宏看來,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仍應堅持應對人口老齡化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堅持滿足老年人需求和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相結合。
作者:穆榮平(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指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計劃2022年10月之前建成開放 近日,鄭州市發改委批復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景觀工程初步設計,概算總投資85581萬元。胡繼忠說,在原始農耕種植區,將種植仰韶文化時期大河村遺址的水稻、粟、黍等農作物,游客可領略中原先民的農耕生活。
近日,鄭州市發改委批復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景觀工程初步設計,概算總投資85581萬元。這里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研究的沃土,出土了大量帶有太陽紋、日暈紋、星座紋等天象圖案的彩陶,是目前我國已知最早的天文學實物資料。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新活力青年智庫總監楊志紅說,當前國際局勢風云變幻,新冠肺炎疫情依舊肆虐全球。香港特別行政區方便營商咨詢委員會委員梁熙表示,在“十三五”規劃之下,香港在祖國的支持下,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得以鞏固了。
“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創新是一個系統工程,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政策鏈相互交織、相互支撐,只有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發揮協同作用,才能事半功倍。
科幻十條還要求堅持科幻電影發展的正確方向,彰顯中國價值、傳承中華美學,植根當代中國創新創造。科幻十條還提出,要積極向中小學生推薦優秀科幻科普電影,利用科幻科普電影開展科學教育,鼓勵組建全國科幻科普電影放映聯盟,推進資源共享,豐富片源供給。
憑借政策紅利和多個“全國率先探索”等先行優勢,福建將加快數字經濟領軍企業的外引內培作為著力點。最后,在推進數字福建建設過程中,福建始終重視數據在政務、民生、產業三大體系中的應用,加速數字技術與生產、生活的融合與發展。
鼓勵各地在符合城市規劃的前提下,以租賃方式向社會力量提供用于建設健身設施的土地,租期不超過20年;社區健身設施未達到規劃要求或建設標準的既有居住小區,要緊密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統籌建設社區健身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