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xxxxbbbb国产,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free性欧美媓妇喷水,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字幕

新聞中心 > 社會 > 正文

蘇州動物園挖出舊版《紅樓夢》?老謠言為何成精?

2018年11月19日09:57  來源:澎湃新聞

5034

  (原標題:蘇州動物園挖出了舊版《紅樓夢》?老謠言為何成精?)

  這幾天,你大概在朋友圈里看到過這么一個“大新聞”:2018年2月27日,蘇州動物園獅虎山改造工程新年第一鏟竟然無意中打通一座古墓。出土300多件文物中最具傳奇色彩的一部紅樓夢全本,學界命名為《吳氏石頭記增刪試評本》,幾百年來的諸多紅樓謎團亦隨之迎刃而解!胡適、周汝昌等紅學大師們辛辛苦苦構筑起的紅學大廈,頃刻間轟然坍塌了!

  又是舊本《紅樓》出土,又是“紅學大廈坍塌”,連時間、地點都說得有鼻子有眼睛的,不由得網民不信,這篇文章早已經斬獲10萬+。

  但是,其實所謂“吳氏石頭記”是一個10年的老謠言了。2008年“何莉莉”(化名,男,初中學歷)將所謂“吳氏石頭記”交由劉俊俊上傳網絡,謠言就開始了。“何莉莉”稱:祖父母當年偶然得到了一套《紅樓夢》抄本;只有何莉莉曾經讀過這套書,并與他的幾個表妹一起抄寫其中內容。然后呢?這么個珍貴的抄本就失蹤了,只剩下“何莉莉”上傳的這個死無對證的電子版《吳氏石頭記增刪試評本》。

  “何莉莉”聲稱,這個抄本成書于農歷癸酉年,即公元1753年,比紅學界迄今發現的《紅樓夢》最早鈔本“甲戌本”的母本還要早一年!夠顛覆了吧?更顛覆的是,他們聲稱:書的作者是明末清初的吳梅村而非曹雪芹!所以《紅樓夢》得叫“吳氏石頭記”!

  這個低級的謠言還不能做到邏輯自洽。已然說是古抄本了,但是幾個網友還對它進行不斷修訂,至2011年《癸酉本》發布所謂的“三周年紀念版”網絡版時,內容已經改動到了“凡第六版”(原文語)。幾個一起造假的作者,最后甚至自立門戶,編出多個版本的《癸酉本》,有的作者寫無名氏,有的寫曹雪芹。

  “吳氏石頭記”的文字粗鄙,甚至文章當中出現了“老鄉”“看在認識的份上就幫幫咱罷”這種現代“同人文”的說法;其情節更是荒誕惡俗,網友直呼“辣眼睛”:信佛的王夫人要寶玉娶尼姑,寶玉成了淫徒,林妹妹成為武裝首領帶領奴仆保衛大觀園,寶釵色誘寶玉……

  當紅學專業人士不屑于一駁時,這樣的信息垃圾卻在占領人們的大腦,占用寶貴的信息通道。今年2月27日,《光明日報》對此發表了《“吳氏石頭記”的倒塌》的報道。

  只不過,《光明日報》剛辟了謠,如今謠言又披上新馬甲“2月27日,蘇州動物園獅虎山改造工程挖出了……”,造謠者故意選這么一個日子,可以看成是赤裸裸的挑釁和愚弄,媒體在那一天判它死刑,它就選擇在那一天滿血復活。

  一個初中學歷的網民冒充女網友,直接用鍵盤寫了這么一部“石頭記”,發到網上,情節辣眼,文字粗鄙,但只要說一句:這就是我家流傳下來的“紅樓夢”!就有人信。十年時間,這樣的低級謠言非但沒有消失,反而斬獲一堆鐵桿粉絲,并且借著自媒體的發達變出新花樣,斬獲10萬+。這個傳播現象本身就值得關注。

  誰在給這種粗劣的謠言“續命”?答案可能是我們自己。

  基于社交屬性的自媒體傳播,關鍵在于用戶的裂變,而且越是悚動的內容越是容易通過用戶的分享實現病毒化傳播,傳播形式本身與內容的真實性無關。網絡信息的“奶頭樂”化,讓我們樂于“免費”傳播更離奇的信息。

  信息場日益被標題黨、低級謠言所充斥,正在懲罰我們的懶惰和沖動,我們不去看全文,就想轉發離奇的新聞,獲得朋友圈里的點贊;我們明明知道這種表達偏激、無稽,卻樂于湊這個熱鬧。這倒是一個“沉默螺旋”的典型,看到一個聳動的內容,就急于轉發,甚至根本不看轉發的內容,是否文不對題。

  比如,前幾天所謂“中國福利彩票發行中心14名局處級領導貪污1360億”的文章刷屏。但是,文章所配發的是中紀委公布的相關官員的懺悔視頻,里面根本沒有提到1360億元這個數字,其他渠道也沒有談到這個數字。再比如,前兩天被刷屏的“今后高速公路一公里收費一元”,也是典型的標題黨,內文里面根本沒有這個內容。

  如果我們把轉發沖動的1%用于看一遍要轉發文章的全文,大概我們的朋友圈就會干凈很多了。“吳氏石頭記”之類的謠言能夠在10年時間里“成精”,其實是魔鬼在利用我們使用自媒體傳播時的虛榮和貪婪。

  你會發現,傳播越來越便捷和高效,而信息造假的成本卻是越來越低,甚至像蘇州動物園挖出了舊版《紅樓夢》這么大的事,不需要PS一張現場照片;初中學歷的網民“編”一部《石頭記》,都不提供一張照片證明是家里的舊抄本。

  當我們看手機視頻,都要雙倍速度乃至5倍快進時,對信息的獵奇的貪婪,恰恰成為謠言廣泛傳播的心魔。從前慢,一輩子只能寫一部《紅樓夢》;如今快,一個上午你能轉10篇謠言10萬+。

文章關鍵詞:紅樓夢 成精 石頭記 動物園 何莉莉 責編:安文靖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猛犸現場丨四大流量齊聚鄭州?記者實地探訪

    9月19日,網絡消息稱易烊千璽、周冬雨、吳京、劉昊然、關曉彤、闞清子來到鄭州,為金雞百花電影節拍攝短片,猛犸新聞記者立即出發前往位于鄭州中牟的電影小鎮探訪。據悉,杜少杰曾先后出演李少紅導演的《紅樓夢》、賈樟柯導演的《笑里藏刀》、謝洪導演的《古鎮風云》等,其參演的電影《燕振昌》獲第三屆德國電影節特別獎,電影《柴生芳》獲第16屆平壤國際電影節組委會特別獎。

  • 記者探館服貿會:總臺展位展示媒體創新應用新成果

    本屆服貿會科技感十足,展示了各個領域最前沿的技術,5G、AI這樣的詞匯在服貿會成為了標配。總臺技術局技術制作中心工程師 熊輝:咱們可以去移動這個攝像機,整個這一個360度,然后全方位都是可以真實還原這個現場。

  • 中國第一代電視人、配音演員陳阿喜去世,代表作《西游記》

    8月27日,據@電影守望者余泳消息,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演員、《西游記》和《紅樓夢》的配音演員陳阿喜去世,享年79歲。陳阿喜原籍遼寧大連,是中國第一批直播電視劇演員、話劇演員、中國第一代電視播音員、資深配音演員,1981年被載入“中國藝術家辭典”,1987年被文化部評定為“尖子演員”,1989年載入“古今中外女名人辭典。

  • 表演藝術家于藍逝世,曾塑造"江姐"等角色

    6月28日凌晨,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于藍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逝世。1938年夏天,好友王淑源來北平找到于藍,“平西有抗日游擊隊,我們一起去吧,不能留在這里做亡國奴。當江姐被敵人從牢房里押出去時,那句平淡而深情的臺詞:“同志們,永別啦……”讓人確信就是江姐講的。

  • 端午:傳統節日讓遙遠的記憶更鮮活

    如果說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那么傳統節日就像優秀傳統文化結出的花果,孕育了、濃縮著民族的記憶和情感。傳承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不妨從過好傳統節日做起。

  • “可咸可甜”的端午節,它的豐富文化內涵你get了嗎?

    ”  端午習俗不僅在古時流行,作家汪曾祺曾在《端午的鴨蛋》中寫道:“家鄉的端午,很多風俗和外地一樣……做香角子。”  沈從文也在《邊城》里寫道:“端午日,當地婦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額角上用雄黃蘸酒畫了個王字。

  • 芒種節氣農事忙:為何習俗流行吃青梅?

    資料圖:農歷芒種節氣將至,江西省橫峰縣葛源鎮石橋村上千畝梯田水滿田疇,農民忙著耕田、栽插一季晚稻,田間一派繁忙景象。”  舊日閨閣中,為花神餞行的風俗十分流行,有的是把絲綢帶系在花枝上,有的是把掉落的花瓣粘在樹上,表示對“花神”的感激之情,期盼再次相會。

  • 林青霞致前線抗疫英雄親筆信背后的故事

    林青霞發心起愿,為抗擊疫情盡自己的努力——要給最有需要的人送去最及時、最有用的物資,并將這份關愛送到祖國大陸和臺港澳同胞們的手中。前線英勇的醫護人員,我深深地敬佩你們,希望你們繼續做好防護工作,保護自己,保護家人,保護同事,保護病人。

  • 這里是緬甸!

    曾經派使節前往北宋和南宋  義凈《南海寄歸內法傳序注》記載公元七世紀時期天竺、蜀川通道,都是通過緬甸的交通線。共同推進中緬經濟走廊建設  中國專家協助緬甸蒲甘修復地震中損毀佛塔。

  • 綜述:“一帶一路”新劇情 中國劇場“胞波”情

    開播儀式上,中國駐緬甸大使陳海說,《紅樓夢》譯成緬語在緬甸播出,這是對中緬深厚文化淵源的生動闡釋。固定時間、固定欄目,這一系列嘗試也拓展著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影視劇傳播的模式,使電視劇“出海”實現“零星”播出到“批量”播出的質變。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