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8日08:32 來源:文匯報
■德國的智能及高端設備行業參展最積極,達到60家,在德國參展企業中占46.5%。服飾及日用消費品、汽車、食品農產品、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等行業的企業參展也非常踴躍,數量均在10家以上
■德國參展企業認為進博會企業集中、產品集中、信息集中、專業觀眾集中,是展示企業形象、交流行業信息、開展務實合作的重要平臺,也是搶占市場先機、深耕中國市場的重要渠道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召開在即,本報記者了解到德國企業參與進博會的熱情很高:目前確認參展企業129家,參展毛面積3.1萬平方米,排名第三,占歐洲參展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大眾、寶馬、戴姆勒、巴斯夫、西門子、思愛普、麥德龍、博世、拜耳、贏創等德國知名企業均報名參展。
參展的大多數德國企業多年來深耕中德經貿合作領域,有的產品主要銷往中國,有的在中國投資建廠、產品出口世界各地,還有的與中國企業開展聯合技術研發,共同開拓新興產業。這些企業涵蓋了中德兩國主要經貿行業,具有很強的代表性。
在行業方面,德國的智能及高端設備行業參展最為積極,達到60家,在德國參展企業中占46.5%。服飾及日用消費品、汽車、食品農產品、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等行業的企業參展也非常踴躍,數量均在10家以上。上述行業企業參展數量占總數的86.8%。另外,德國消費電子及家電、綜合服務、物流、旅游及創業設計行業也均有企業參展。整個德國參展行業數量眾多、覆蓋全面,新興及創新領域企業更是一大看點。
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經商處告訴本報記者,他們先后走訪了德國展覽業協會、德國工商大會、德國工業聯合會、德國食品出口協會等各主要行業協會,建立合作關系,并通過協調確定由德國工商大會擔任招展機構。除了企業展部分,受德國政府委托,德國工商大會還負責德國國家展的籌備。今年1月25日,中國商務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和德國工商大會還在慕尼黑共同舉辦了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路演,參會德國企業表達了濃厚的參展興趣,不少企業在現場簽訂了參展意向。
德國參展企業對進口博覽會充滿期待,他們認為進博會企業集中、產品集中、信息集中、專業觀眾集中,是展示企業形象、交流行業信息、開展務實合作的重要平臺,也是搶占市場先機、深耕中國市場的重要渠道。隨著大量企業踴躍報名參展,進口博覽會部分展區和展位呈現供不應求的態勢。歐洲最大的軟件企業德國思愛普公司(SAP)方面向本報記者表示,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為全球企業提供了一個新平臺,以促進世界經濟和貿易的共同繁榮。思愛普很高興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這樣一個世界級展覽。在上海舉辦的此次活動將匯聚數千名商業和技術領導者,思愛普將此次活動視為分享與學習不斷變化的行業動態的絕佳機會。
德國是以制造業擅長的工業型發達國家,不僅汽車及配件制造業、機械設備制造業聞名世界,電子電氣、化工制藥等行業在全球也出類拔萃,培養出了一批極具競爭力的全球性企業。另外,德國的可再生能源及環保業也是近年來發展較快的行業??v觀全球,德國的這些行業工藝領先、技術精湛、產品質量高、用戶反饋好,正是我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所需要的。2017年中德兩國雙邊貿易額達1681億美元,德國已經成為中國在歐洲最大的貿易伙伴,也是最大的外資和技術引進來源地。(本報柏林10月26日專電)
作者:本報駐柏林記者 趙海博
德國紡織和時裝工業協會稱,上述公司中目前只有一小部分大型公司還在繼續生產口罩。德國紡織和時裝工業協會認為,導致德國口罩生產“去中國化”失敗的主要原因還是價格?!妒澜鐖蟆贩Q,德國政府此前宣布,將醫療產品作為德國的“工業支柱”,但現在看來,至少在口罩生產方面,德國無法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當前對中國未來發展前景的持續看好,是跨國公司的基本判斷。而這種判斷來自中國過去40年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正是因為改革開放,來自不同國家、民族、歷史文化背景的跨國企業,帶著對工業進步同樣的最高追求走進中國,一同創造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