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07日10:40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訊(記者 王韶卿)在蘭考黃河大堤上,矗立著一塊巨大的石頭,上面用朱漆書寫著3個大字——安瀾石。斑駁的石面訴說著蘭考黃河滄桑的過往,見證著蘭考治黃人不屈不撓、波瀾壯闊的治黃歷史,傳達著蘭考人民希冀“黃河安瀾,蘭考太平”的心聲。
歷史滄桑 苦難蘭考
蘭考,位于河南省東部,因黃河甘霖之水而生,因黃河數改其道而苦,因誕生了焦裕祿精神而聞名。
蘭考黃河,無論在其地理位置上和河勢工程上,都獨具特點,顯得特別重要。歷史上這里決口甚多,最有名的銅瓦廂,原為一重要集鎮,清咸豐五年決口改道后沖入河內,不見蹤影,只留下東壩頭這一歷史遺跡。歷史上黃河頻繁地潰決泛濫和改道,給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帶來無盡的苦難。據史料記載,蘭考境內自金大定十一年(公元1171年)走河以來,歷經金、元、明、清和民國5個時代,大小決溢143次,河道變遷頻繁而又復雜,800多年來曾給蘭考人民造成深重的災難,留下了遍地行河的陳跡。黃河“善淤、善決、善徙”的特點在蘭考體現得淋漓盡致。
人民治黃 書寫新篇
人民治理黃河以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后,蘭考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揭開了治黃新篇章1949 年 2 月建立了陳(留)蘭(封)黃河修防段,當年就對東壩頭至下界的黃河大堤進行培修加固,對東壩頭10 座險工工程進行了搶險施工。
1952 年 10 月 30 日,毛澤東主席第一次出京巡視,就親臨蘭考視察黃河,察看了東壩頭和楊莊險工,詢問了治黃職工的勞動生活情況,隨后發出“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偉大號召。
1975 年至 1977 年進行大復堤,蘭考黃河大堤普遍加高培厚,頂寬 8 至10 米,險要薄弱堤段又修筑了前戧或后戧,加上歷年新建、改建和修建險工,錐探灌漿,捕捉害堤動物,消滅隱患,植樹植草,綠化堤防,有力地提高了堤防工程的抗洪能力。而今的黃河大堤已成為郁郁蔥蔥、巍然壯觀的“水上長城”,成為確保黃河防洪安全的重要屏障。
從 1962 年開始,中共蘭考縣委書記焦裕祿同志,帶領全縣人民治理因黃河決口改道而造成的風沙、鹽堿、內澇三大災害。經過幾年的努力,初步改變了蘭考的面貌。
成就輝煌,繼往開來
人民治黃以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后,蘭考在黃委及省、市河務局的正確領導下,開展了大規模的工程建設、加高培厚,前后共修建黃河大堤31.28千米。目前,蘭考縣所轄堤防總長43.08千米,渠堤3410米,河道工程7處,壩、垛、護岸184道,工程總長2.67萬米。
近年來,蘭考治黃人以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建設綠色長廊、打造魅力黃河為目標,狠抓工程管理、植樹綠化和亮點工程,結合地方政府進行的“六城聯創”和“美麗鄉村建設”,充分發揮沿黃鄉鎮政府在工程管理中的作用,此舉使堤防和淤背區臟、亂、差的局面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轉。目前,蘭考黃河段所轄工程壩面平順、草皮整齊、林木蔥蘢,魅力黃河初現新姿。
人民治黃以來,蘭考不斷開展引黃灌溉工程,利用黃河淤泥改善耕地土質。1958年,蘭考建成了第一座引黃灌溉工程——三義寨人民躍進渠,到 1996年,已放淤改土 22.32 萬畝,使黃河北故道和三義寨鄉背河低洼鹽堿地變成了良田。同時,開創了蘭考引黃灌溉的先河,灌溉面積達174萬畝,福澤開封、商丘、菏澤等地。此后,先后修建了東方紅提灌站、東壩頭提灌站、丁圪垱提灌站、三義寨新閘等工程,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蘭考人民治理黃河近70年的歷程,波瀾壯闊,成就斐然。現在人們走進蘭考,映入眼簾的景象是綠樹成蔭、沃野千里,這片土地,飽含著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以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鐫刻著老一輩創業者的不朽業績,凝聚著幾代建設者的心血和汗水,也見證了蘭考治黃事業不斷開拓進取,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堅實足跡。黃河防汛不容松懈,蘭考治黃人仍需發揚裕祿精神,再接再厲,讓桐花輝映大河,讓蘭考大地永保安瀾。
黃河流經新鄉市封丘縣56公里,在黃河左岸、黃河大堤以南、貫孟堤以北形成了241平方公里的黃河灘區帶。
據介紹,1992年,黃科院在鄭州市北郊征地400畝,建立了大型黃河模型試驗基地。從1992年開始,先后投資建成多座試驗技術先進的大型試驗廳,其中包括小浪底至陶城鋪的黃河下游河道模型廳、小浪底水庫模型廳、三門峽水庫模型廳、水土流失試驗廳等。
黃河從青藏高原北麓發端,一路九曲跌宕奔騰萬里,從孟津出峽谷一瀉千里,造就了廣袤的黃淮海沖積扇大平原。滎陽,正處于峽谷至平原的過渡地帶,是中國地形西高東低三級階梯中的二、三級過渡帶。
河南省委網信辦、河南黃河河務局聯合開展“美麗中國?壯美黃河行”暨“2018網上看河南”網絡主題活動,映象網策劃大型專題特別呈現。
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泄洪口。中國網信網 張群 攝 “黃河寧,天下平”,自古以來,黃河治理歷來都是治國安邦的大事。9月3日,由
治水名人園大禹雕像 王蒙(攝)河工雕塑園雕塑 王蒙(攝)為宣傳黃河文化、普及黃河知識、弘揚黃河精神,孟州河務局在開儀控導工
9月4日,豫北平原秋陽高照,天朗氣清。在河南溫縣,記者見證了該縣利用本地優勢資源打造“一文一農”兩大特色產業品牌、做好
小浪底水利樞紐位于黃河中游,豫、晉兩省交界最后一段峽谷的出口處。小浪底工程1991年9月開始前期工程建設,2001年底主體工程全
廠區綠植蔥郁,路旁花樹點綴,貨車來回穿梭——河南桐柏縣博源新型化工有限公司內一派火熱生產景象。這家在河南率先獲得衛生注冊
“黃河寧,天下平”,自古以來,黃河治理歷來都是治國安邦的大事。9月3日,由中央網信辦傳播局、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主辦,河南省委網信辦、河南黃河河務局承辦的“壯美黃河行暨2018網上看河南”網絡主題活動一行走進三門峽水利樞紐、小浪底水利樞紐,感受滔滔黃河水的宏偉壯觀,見證受益于合理治理的黃河的健康生命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