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02日11:02 來源:大眾網
【網傳個稅起征點上調反而“被減薪” 社保專家:假的】修改后的新個稅法于昨天下午正式通過,居民個人所得稅“起征點”調整為5000元。今天,一張有關個稅調整后的“收入表”開始在微博、朋友圈瘋傳,稱“起征點”上調后社保繳費也會變相多扣,許多人將來拿到手的工資還不如調整前多。大眾網記者就此咨詢了濟南從事社保方面工作的專家,專家稱,網傳圖片中的計算方法是錯誤的,社保一直按照工資總額這個繳費基數扣除,不存在也不會變相多扣。
8月31日下午,備受關注的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歷經七次大修后的新個稅法正式亮相。多數網友認為這是件好事,畢竟對于許多工資收入在四五千元徘徊的人來說,上調個稅“起征點”意味著每月都能省下一筆稅款。然而,今天在網上熱傳的一張“收入表”圖卻給網友們潑了涼水,按照這張圖表中的計算方式:同樣是5000元工資,“起征點”上調前個人需納稅45元,社保扣費按照最低工資(1800元)的標準扣除,個人繳納社保330元,最終個人到手工資4625元;“起征點”上調后個人納稅降為0元,然而社保扣費卻變成按照實際工資繳納,個人大約需要繳費920元,這樣一來,到手工資僅剩4080元。
圖片在朋友圈熱傳后,不少網友質疑:為啥降稅了賺錢卻少了?社保扣費憑什么不按照固定的基數,這不是變相多扣錢嗎?
“網上流傳的這個計算方法是錯誤的。”今天下午,大眾網記者就此事采訪濟南一位從事社保工作的專家時得知,網傳圖片“收入表”中,降稅前的社保計算方法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按照法律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社會保險。圖片中所謂的“按照最低工資標準繳納社保”,實際上并沒有這么一種算法。
記者查詢發現,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章第十二條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第四章第三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根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確定的費率繳納工傷保險費。此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的若干條釋義中,也分別對其他幾項社會保險繳費標準作出了規定。例如,釋義第二十三條規定,基本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用人單位繳費率應控制在職工工資總額的6%左右,職工繳費率一般為本人工資收入的2%,具體比例根據各地實際情況確定。
專家表示,社會保險是五險合一、一票征繳,用人單位只能申報一個繳費基數,也就是需要按照職工工資總額繳納社會保險。因此,網傳所謂以前按照“最低工資”扣社保的說法不成立,職工社保費用一直是按照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交多交少,始終都只跟工資總額有關。
12月3日,江蘇省南京市首家“OTO政務客廳”正式對外開放,讓廣大市民和納稅人跑一次、辦成事。” 更高收入額減除、更多專項附加扣除,個人所得稅的一攬子減稅“紅包”,覆蓋了各個收入水平的工薪人群,實現了不同程度減稅。
12月3日,江蘇省南京市首家“OTO政務客廳”正式對外開放,讓廣大市民和納稅人跑一次、辦成事。” 更高收入額減除、更多專項附加扣除,個人所得稅的一攬子減稅“紅包”,覆蓋了各個收入水平的工薪人群,實現了不同程度減稅。
個稅改革全面實施后,該公司個稅納稅人數由303人下降到了158人,其中大部分人都能夠享受到專項附加扣除的項目。兩步改革因素相疊加,截至目前(1-4月份),全國個人所得稅收入(3963億元)同比下降30.9%,累計已有9000多(9163)萬人的工薪所得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
“起征點上調”減稅紅利惠及數億人群,圖為一辦稅服務廳工作人員正在為納稅人辦理業務 供圖/新華社 去年全國兩會,個稅改革成為代表委員最為關心的議題之一。李梅這次工資的“漲幅”緣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
從今年1月1日起,新的個人所得稅法正式實施后,個稅起征點提高到每月5000元,給不少納稅人帶來了減稅福利,如果加上個稅專項附加扣除落地等措施,月入萬元甚至可以零繳稅。
“房東,我的租金要抵扣個稅。在享受到1500元的住房租金扣除后,每月繳納個稅降至(10000-5000-1500)×10%-速算扣除數210元=140元,也就是每個月增加150元到手收入。
6大專項附加扣除涉及面廣,中年工薪族更享優惠 2019年1月1日,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以下簡稱“新個稅法”)將正式實施。如果是家庭負擔比較重的中年支柱,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的減稅效應就更為明顯了。
十月起,一大批新規將實施,關系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社保繳費中,個人繳納比例一般是養老保險8%,醫療保險2%,失業保險0.5%,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個人不繳費,照此計算,需要強調的是,對于一直按照實際工資繳納社保的人來說,在稅前工資沒變的情況下,降稅后,到手工資其實是增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