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22日19:59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近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今年前四個月的全國稅收數據。今年前四個月,在稅收收入同比增長4.6%的情況下,個稅收入同比下降30.9%。那么,個稅新政全面落地后,工薪階層繳納個稅的情況和改革前相比,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在成都這家勘測設計研究院,這位年輕員工正在對比近幾個月來的工資條。
成都某設計研究院項目財務主辦田豐:我的(月)工資收入大概是6、7000塊錢。2018年9月之前,我所繳納的個稅是40多塊錢,在2018年10月之后我就不用再繳納個稅了。
田豐月度應發工資7000元左右。
個稅改革后:減除單位預扣的三險一金、企業年金等共2000元左右,再減除5000元的個稅起征點,余下的應納稅所得額為0,田豐就不需要繳納個稅了。
在廣州,這位月均收入9000元左右的辦公室白領,因為贍養父母、子女教育可以享受每月3000元的專項附加扣除,加上三險一金2000元、起征點5000元,每月稅前扣除額度達10000元,也成為了“零稅一族”。
廣州某公司綜合部員工江姍:現在增加了專項(附加)扣稅以后,其實還是很人性化的,就是如果家庭負擔越重的話,那他可以享受的減稅的那個金額就會越大。
個稅改革全面實施后,該公司個稅納稅人數由303人下降到了158人,其中大部分人都能夠享受到專項附加扣除的項目。
從全國來看:(2018年10月)個稅起征點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就減少了6000多萬名納稅人。今年元旦起,新增六項專項附加扣除,又惠及近5000(4887)萬名納稅人。兩步改革因素相疊加,截至目前(1-4月份),全國個人所得稅收入(3963億元)同比下降30.9%,累計已有9000多(9163)萬人的工薪所得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
“十三五”期間,我國實行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改革邁出實質性步伐。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培勇認為,新一輪個稅改革是由原來完全分類征收向綜合與分類相結合征收邁出的重要一步,也是我國個稅制度向更為公平的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
“十三五”期間,我國實行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改革邁出實質性步伐。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培勇認為,新一輪個稅改革是由原來完全分類征收向綜合與分類相結合征收邁出的重要一步,也是我國個稅制度向更為公平的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
其中僅2019年,我國新增減稅降費就有2.36萬億元,占當年GDP的比重超過2%,拉動全年GDP增長約0.8個百分點。2017年到今年8月底,企業享受到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多項稅費優惠,政策紅利持續擴大,累計算下來減少了超過15億元的稅費負擔。
“十三五”這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決定性成果的5年。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開展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
我國“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建立稅種科學、結構優化、法律健全、規范公平、征管高效的稅收制度。——實施結構性減稅,增值稅改革通過降稅率、擴范圍、調結構作用于產業結構和經濟治理。
夏去秋來,河北省內丘縣北賽村的酸棗種植林里,一株株一人多高的酸棗樹上掛滿了紅彤彤的果實,像一串串喜慶的小燈籠。“十三五”期間,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實施,我國農村居民、中西部居民收入水平持續提升,城鄉居民收入比值由2015年的2.73縮小到2019年的2.64。
題:稅制科學 辦理高效 流程便捷——首次個稅匯算完成彰顯我國稅收治理能力提升 在廣西,南寧市興寧區稅務局設立個稅匯算申報郵寄受理點,5位納稅人采取郵寄方式申報并順利退稅,滿足了納稅人多樣化個性化申報需求。
(記者王觀)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獲悉:今年6月30日,為期4個月的我國首次個人所得稅年度匯算工作順利結束。專家認為,此次個稅匯算不僅讓數千萬自然人納稅人收獲了個稅改革“紅包”,也彰顯了國家稅收治理能力的提升,是稅收治理能力向現代化邁出的堅實一步。
新增的桁架機器人生產線投入使用后,瑞迪的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對下游企業有了讓利空間,部分產品讓利還超出稅率調整幅度。與其下游客戶積極協作,共同降低成本 走進湖南藍思科技公司的瀏陽南園工廠,你一定會被一間間“小房子”吸引。
3月31日,黑龍江、上海、浙江、福建、山東、河南、湖南、重慶、四川、西藏、寧夏、寧波、廈門、青島等14個省市個稅年度匯算手機辦稅功能開通。也就是說,年度匯算申報后,如果你需要補稅,請在2020年6月30日前補繳稅款,否則將面臨每日萬分之五加收滯納金。